第3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蕭瑾抽空看過去的時候,發現好幾個人高馬的武將暗暗盯著林檀跟自己,目光複雜。

  蕭瑾打了一個冷顫。

  簡玉衡貼心地問:“聖上可是不舒服?”

  他疑心是蕭瑾見不得人死的慘狀。

  蕭瑾也順勢應了,還吩咐道:“讓他們都關起來吧,蜀皇的屍體也找個地方埋了。”

  人雖然不是什麼好人,但死都死了,還是早點埋了才好。

  蕭瑾吩咐一聲,夏國便立馬有了動靜。

  燕國為不甘寂寞,夏國押人,他們便將蜀國的皇宮給翻了個底朝天。

  從方才開始,燕國便對夏國對林檀起了警惕之心,又或者說他們原本就有警惕之心,只是朱庭玉那一番話,徹底將矛盾激發了。

  一如之前對付齊國一樣,如今蜀國皇室也沒能逃脫被斬殺的厄運。

  司徒恭等向來都遵循斬草除根,未免以後有人借著蜀國皇室的名頭興風作浪,還是都殺了才好。皇室里不論男女,都是一杯鴆酒送他們去見了朱庭玉。如此清理了一番,皇室幾乎一個人不剩了,除了已經逃走的大皇子一家。

  司徒恭等苦尋大皇子無果,又一番打聽才知道,可能那一家人已經逃去了安南。以防萬一,司徒恭讓人家假扮大皇子,率兵前來反抗,結果被燕國捉住,一家幾口當場身亡。

  不管死去的人究竟是不是大皇子一家,可民間都已經知道大皇子沒了,朱家已經都沒了,皇室一個人都沒了。

  司徒恭找的理由都冠冕堂皇,除了大皇子,其餘對外一律說他們追隨朱庭玉而去,後又收攏了蜀國皇室諸多財產。蜀國皇室總有些為非作歹、罔顧王法的,司徒恭照例將他們犯的那些罪行公之於眾,又找出幾個苦主大肆宣揚,再將貪昧下的錢財挪了一些在各地修建學校、祠堂,揚言要免去今年的糧稅,於是迅速穩住了民心。

  只是光有這些還不夠,司徒恭身邊的大將軍蒙陽便始終不安分,見了司徒恭每每都要進言兩句:

  “咱們做了這麼多,夏國卻無動於衷,此事肯定有詐。夏國若不是想跟我們搶成都府,便是有更大的圖謀,陛下,咱們還得早做打算。”

  司徒恭反問:“要如何打算,難不成你還要與夏國開戰?”

  蒙陽梗著脖子:“遲早都是要有一戰的。”

  蒙陽一路以來,收得憋屈也不小。

  他原本以為夷平蜀國會是燕國打頭,結果在陽平關那兒便遇上了阻礙,蜀國地形實在複雜,如果是沒有林檀相助,只怕他們如今還在那破關呢。損失自然是沒有什麼損失的,但是臉面肯定過不去。

  這一路上,燕國都是沖在最前頭的,可這並不代表著攻打蜀國他們的功勞最大,功勞最大的那個,應當是將蜀國已經摸透了的林檀。如今林檀也跟著蕭瑾一動不動,倒叫他一腔火氣沒出發泄,快要憋屈死了。而蒙陽之所以看林檀不爽,也是受了朱庭玉的影響。

  他試探著問司徒恭:“您就真的放得下那金礦銀礦?”

  司徒恭只道:“朕已經派人去探查了,究竟有沒有,不過五六日便能知道。”

  蒙陽這才歇了聲。在他想來,若真有金礦銀礦,不拘多少,那江陵府他們自然也都不能放。這金礦銀礦落在別人手裡,還不如給他們握著。

  蕭瑾這兒也在追問金礦一事。

  報了仇的林檀也沒成想仇人都死了還丟給她這麼大的災禍。面對蕭瑾的話,林檀也沒甚好隱瞞的,直接道:“是有幾座礦山,金礦銀礦也有一些,但是不算多,絕沒有那狗皇帝說得那般誇張。”

  蕭瑾一聽果然有,心道壞了。

  只要有礦,燕國那邊便不會放任不管的。而且江陵府真有金礦,他們也會覺得周邊興許也會有,這就像一個沒有打開的盒子一樣,不握在手裡,實在不知裡頭是什麼。

  也正是不知道,才更不會放任楚國與夏國親近。

  在他們看來,這金礦若不是他們的,早晚都會是夏國的。蕭瑾覺得有些對不住林檀,便說:“這次你怕是要受無妄之災了。”

  林檀也知道其中關竅,雖然擔心,卻也不怕,他骨子裡就有些不畏強權的執拗:“若是燕國打過來,我幾十萬的林家軍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不說讓他有來無回,也勢必會魚死網破!

  蕭瑾知道她不怕,但是也不忍心看到她遭此劫難。但燕國若是出手,他想攔著,兩邊必會起爭執。他的這些大臣們個個都將夏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肯定不願意為了林檀跟燕國兵戎相向。

  蕭瑾想得腦袋都大了。

  晚上回去之後,隨軍的王從武不知何時趕了過來。

  王從武今兒過來是經歷了一番深思熟慮的,他知道自己不會勸人,不過將自己帶入到馮慨之的思維之後,那張嘴忽然就伶俐了許多。

  瞧著聖上似乎是想把他趕回去睡覺,王從武立馬道:“聖上,難道您就不想救林姑娘?”

  蕭瑾心中驚訝,他的朝臣會如此好心?

  王從武訕笑一聲,隨即道:“林姑娘乃女中豪傑,微臣也萬分傾佩於她,況且此次攻打蜀國能如此順利,林姑娘功不可沒。她對夏國有恩,咱們無所如何也不能叫她白白受辱。”

  這些場面話,王從武不知聽馮慨之那個狗東西說了多少遍,熟悉到他自己都能信手拈來了。其實之所以幫著林檀,也是因為他們實在缺一個皇后,夏國也是真的缺皇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