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若是林老將軍知道,他守了一輩子的國最後被自己的親女兒給賣了,只怕他棺材板都壓不住!”

  “好個林檀,她竟沒有一點敬畏之心,就不怕遭到天下人的唾棄嗎?”

  朱庭氣得仰倒。他不敢對付司徒恭,也不敢對付蕭瑾,但是對付對付林檀卻還是手到擒來的。如今林檀與夏國燕國勾結在一塊兒,他暫時不能拿她也麼樣,但是林檀的名聲朱庭玉是一定要搞臭的。

  於是不過一日,蜀中幾乎人人都知道他們的陽平關是被林老將軍獨女林檀所破。

  外面幾乎都是一片罵聲,這裡頭多是朱庭玉叫人帶頭掀起的罵戰。林家軍在蜀國境內的名聲原本極好,哪怕林檀自立為王、占據了蜀國大片土地,可民間對林家軍依舊心存好感,總是默默的覺得錯不在她。這也是朱庭玉最恨得一點,如今他要做的,就是讓百姓們將這份好感變成憎惡。

  然而,罵聲高,也並不代表人人都不恥林檀。

  總有些頭腦清醒的,知道事情發展成如今這般不過是因果報應罷了。倘若林老將軍沒有含恨而終,林檀又怎麼可能會對蜀國人拔刀相向呢?說到底,還是朝廷有錯在先,人家林檀不過就是報復而已,哪條法律規定,被人欺負了還不能還手?

  這樣想的人大有人在,雖說說他們並不高調,但偶爾聽人罵林檀罵得那麼凶,還是會說幾句公道話。

  且他們心中隱隱覺得,林檀不會對蜀國的普通百姓們下手。

  朱庭玉對此毫無所知,滿心以為如今外頭人人都像他一樣對林檀恨之入骨。他不僅自己罵,還讓段廣基每日跟他匯報外頭的人是如何罵林檀的。

  聽了那些人罵林檀,他就感覺通體舒坦。

  段廣基知道外頭真實情況如何,但面對已經有些痴狂的朱庭玉,段廣基也不敢讓他知道實情。

  如今這情況,能拖一時就拖一時吧,都已經破了最緊要的關口,段廣基並不確定他們還沒撐多久,如今都是拿命在撐著。

  滿朝文武都指望著朱庭玉能拿個主意,然而朱庭玉在叫人失望這點上從來就沒讓人失望過。倘若他真的有什麼雄才大略,蜀國也不會走到如今這一步了。

  一日又一日,朱庭玉始終想不到任何的應對之策。

  他們如今這般境況,與當初的齊國君臣十分相似,都是守著搖搖欲墜的江山,數著一眼就望到頭的日子,在一日勝過一日的絕望當中苦苦掙扎,想要尋求出路,最後等著他們的卻是是無望。

  不僅僅是臣子們無望,蜀國皇室更是無望。

  大皇子甚至請朱庭玉先去別逃難。

  朱庭玉心動是心動了,但卻也知道眼下並沒有什麼逃難的好去處。若是直接出了邊境,那倒是可以逃過夏國跟燕國,可那豈不是要過顛沛流離的苦日子?

  朱庭玉可吃不得苦。

  大皇子見他猶猶豫豫,已經是急在心裡了。他並不打算在這等死,回去之後便收拾了細軟行囊,隨時準備逃命。

  大皇子妃還有些不願意逃,主要是半個月前他們還在為了爭奪皇位險招頻出,如今才過去多久,皇位也不要了,江山也不要了,竟然一心只想著逃走?她勸道:“如今還沒打進來,怎麼就到了非逃不可的地步了?”

  “你怎的這般糊塗,若真是打到跟前來了,哪還有你逃跑的機會?那夏國的火炮威力有多大?,想來你也是聽過的,若他一炮轟過來,咱們豈不是都得死?不如現在收拾齊整,過些日子就逃命。有銀錢傍身,去哪兒都不愁吃喝。”

  留下來等著他的就只有一個死字,看齊國皇室是什麼下場就知道的,燕國絕對不會對他們網開一面的。

  大皇子是個雷厲風行的,說了要逃命,不過三日便真的逃了,且還是攜著一家八口兼幾千侍衛,連宮中的賢妃都一道帶著逃命了。

  朱庭玉聽聞之後,忙讓人去追,結果還是沒有追回來。

  這事兒對朱庭玉打擊不小,他原本還覺得有一絲勝算,眼下被自己親兒子這麼一鬧,連最後一點指望都沒了。

  唯恐宮裡剩下的幾個皇子有樣學樣,朱庭玉連忙讓侍衛嚴加看守,絕不能讓他們再有可趁之機。

  於是等剩下來的幾個皇子反應過來想要效仿大皇子時,已經晚了。他們父皇寧願把他們在宮裡關到死,也不願意放他們出去另謀生路。

  真不愧是他們父皇,對忠臣狠,對親兒子也這麼狠。

  且說吳兆帶兵北上,卻依舊沒能組織蕭瑾他們挺進的步伐。

  有了林檀帶過來的藥,夏國的士兵雖稱不上滿血復活,但也終於不再像是從前那樣蔫噠噠要死不活了。

  簡玉衡率兵沖在前線,配合著燕國的幾位老將軍,還有林檀的指點,可謂是所向披靡。

  後面哪怕不用火炮,蜀國的城池在他們的進攻下也依舊一個接著一個被破了。

  林檀看著這麼多城池被迫,心裡越發複雜。

  這是她父親守衛一生的地方,但是也是交接害了他父親被朱庭玉那狗賊記恨的癥結。如今城被破了,林檀既覺得痛快,又覺得痛心。

  唯一讓她覺得安慰的是,這些城中的百姓都沒有受到牽連。蕭瑾跟她保證,夏國的軍隊絕對不會傷普通百姓一分一毫,更不會在城中胡作非為,掠人財產。

  在管束軍隊這件事,夏國說第二,當今世上就沒人能說第一。蕭瑾一聲令下,軍中還真沒有什麼人敢違背君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