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學生冷笑,指著自己溫良恭儉讓的大師兄:“這是我大師兄,本次殿試狀元。”

  餘子謙只道:“僥倖,僥倖。”

  找茬的人:“……”他似乎真的踢到鐵板了。

  學生指尖一轉:“這是我二師兄,二甲傳臚。”

  季讓拱了拱手:“不才,不才。”

  找茬的人:“……”

  這到底是什麼鬼書院?

  方才反擊的學生再次質問:“我等都是夫子教出來的,他既然能教出這麼多進士,還需被旁人質疑那等沒所謂的事兒?自個兒考不上罷了,別以己度人,沒得看輕了別人。”

  話不好聽,可卻沒人敢反駁了。

  這一場爭鋒,致遠書院立馬揚名京城,眼下誰都知道,這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竟然還有一個這樣厲害的書院!就連他們京城裡頭的大書院也比不得呢。

  蕭瑾身處宮中都聽到了動靜。

  彼時他正交代韓仲文好好完善科舉各項流程,他也沒有什麼更好的想法,只是那些明清的科舉流程往上套就是了,考的內容不一樣,但制度可以是一樣的。

  蕭瑾只是動動最皮子,最後受累的都是韓仲文。

  等聽說了致遠書院這件事後,蕭瑾只是覺得穀城縣這地兒好像有點耳熟,自己也仿佛去過,但卻不記得發生了什麼事兒了。

  不過這裡頭有這麼一個書院,接下來的幾年裡都會極熱鬧的。

  一熱鬧,人就多了。

  蕭瑾忽然問道:“穀城縣文風如何?”

  韓仲文剛好也打聽了這些,道:“聽說文風鼎盛。”

  蕭瑾走有了一個好主意,他可以在穀城縣這邊辦一個茶會,藉此推廣夏國的茶文化,順便拉動一下經濟,還能讓南北兩地的百姓都熱鬧一場!

  穩賺不賠的買賣!

  第153章 天真 ◇

  ◎又是一群天真的進士們◎

  傳臚大典時, 蕭瑾終於見到了所有的進士。

  其實為了從簡,之前的皇榜已經發了,如今再唱一遍名次, 只是為了讓進士們上前謝恩, 親眼瞧瞧夏國皇帝與朝中百官。

  官員只是其次,眾人最想看的還是聖上。

  一看之下,都有些驚奇。蕭瑾的相貌跟他們想像中的出入大大, 原以為是不苟言笑,讓人望而生畏的模樣, 不曾想見了面之後,反而是個平易近人且瞧著比他們年歲還要小的青年。長相卻是出奇的好,氣質溫和, 見了進士行禮後會笑著讓他們起身,碰到感興趣的還會問兩句家常話, 態度隨和得過分。

  夏國的進士們驚訝歸驚訝,卻也沒多想,原先出身齊國的一部分人,有如劉夫子之類的, 卻是許久不曾回過神了。齊國畢竟被夏國所滅, 他們本以為夏國都是盛氣凌人之輩, 如今來了之後才發現,這朝堂可算得上是一派祥和, 無論是君還是臣, 俱是一副正氣凜然的做派, 讓人很有好感。

  劉夫子在默默感慨, 齊國真是輸的不冤。

  想起當初齊國朝廷那些烏煙瘴氣的事, 連劉夫子都覺得幸好齊國沒了, 若是再繼續下去,苦的只能是普通百姓。如今國破了,家卻未亡,只是上頭換了一個主子。西邊歸了燕國,他們東邊兒的便都成了夏國人。

  想到一年之前,燕京一帶還有不少人因為茶葉賣得太貴,對夏國人指指點點,意見大著呢,如今自己也變成了夏國人,世上之事就是這麼巧。

  蕭瑾遠遠地見過諸位進士之後,想到外頭的傳言,又特意叫致遠書院的進士們到自己跟前來。

  餘子謙季讓等十一人這才有幸走到御座前,近距離地與蕭瑾見了一番。

  近看時,更顯得聖上可親至極。

  蕭瑾仔細瞧了一眼這次的狀元跟傳臚,剛才一眼看著沒什麼特殊,如今細看,發現兩人都是眉眼清明的端正之人,看來這個致遠書院確實是有幾分本事的。

  他道:“朕雖未曾出宮,卻也聽說了你們書院的事。想不到小小的穀城縣,竟然能出吳山長這樣的有學之士,能出你們這樣的棟樑之才。此番科舉,致遠學院才是當中第一人,若是夏國的書院都如致遠書院一般,那朕又何必為選賢而發愁?”

  餘子謙不卑不亢地回了句:“聖上廣開科舉,新建學校,教化百姓,讓貧民百姓人人讀得起書,識得了字。此乃前所未有之智舉,民間莫不感念聖上恩德,便是貧苦人家亦一心向學,只願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假以時日,天下處處都是致遠學院。”

  馮慨之眼睛一亮,看著後生的目光都透露著讚許。

  這個新科狀元郎瞧著普普通通的,沒想到口才倒挺好,拍的馬屁跟他也不相上下。

  後生可畏啊。

  蕭瑾聽了果然高興,畢竟誰喜歡聽好聽的話呢,他是個俗人,自然不能免俗:“你們山長還真是給朕送來了好大一份驚喜。”

  一句感慨還表達不了蕭瑾對致遠書院的滿意,他甚至開了私庫,賞了不少寶貝給吳良學。

  其實蕭瑾還想直接賞東西給他們的,但是考慮到這一屆的進士有不少,往後幾月他們還要在一起共事,當眾賞賜未免太扎眼,惹人嫉妒就不好了。賞吳良學就沒有那麼多講究了,反正對方也不是進士,更不用做官。

  餘子謙跟季讓等立即上前謝恩,心中感慨他們山長總算是熬出頭了。致遠書院自今日起也能名揚四海,再不會被人輕視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