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翌日一早,戶部的錢便倒位了。

  徐庶這回沒有拖拉,因為蕭瑾為了防止工部的人渾水摸魚,特意讓新科進士和武舉考生們前來學習。學習是假,監工是真。

  徐庶但凡有混一混的心思,便會看到這幾個年輕人聚在一塊竊竊私語,是不是還會拿眼神瞥一瞥他。不用想。這定然是說他的壞話了,還說的這麼明目張胆。

  顯然是有人撐腰的。

  徐庶心裡別提多隔應了,他只想趕緊把這件事情給完成了,於是一反常態開始主動作為,親自帶著的工部人員前去修路。

  原本幾個月也完成不了的東西,眼下像是故意顯擺似的,不過半個多月就已經建成了。

  且質量還出奇的好。

  最後面是蕭瑾特意叫人在民間傳遞消息的,自那水泥路修成,他們就開始給周遭地親朋好友們推薦起來。

  不僅在家裡推薦,出了家門還會繼續推薦。若是有人不信,還會拉著他去東大街的那條路上親自走一走。

  見過之後,還有誰會不信呢?

  好東西不管多少人見了都還是好東西。

  這一看二看,便有一個富商先坐不住了。

  這水泥路這麼方便,修過一次比平地還要平整,馬車走在上面一點也不顛簸,下雨天更是光滑無比,比他們之前看到的任何一條路都要厲害。他在京城中新買了個宅子,要是能在宅子裡頭修建這樣的路,那宅子往後住得勢必會更加舒心、更加有面子。

  這求人得求對地方,於是他私底下搭上了工部的小官,想問一問他能不能在家裡後院裡頭也鋪上這麼一層水泥?又自己他手裡如今有沒有水泥?

  若是有的話,多少價格都可以談,畢竟他家裡最不缺的就是錢了!

  作者有話說:

  終於放假了,真不容易,這一周我真的過的太苦了≥﹏≤

  第117章 收錢 ◇

  ◎籌錢的速度◎

  徐庶父子倆還是從那個小官口裡聽說了這一樁生意的。

  因聖上之前有個交代, 得知這富戶有意向,父子倆答應的時候格外爽快。

  不僅如此,還暗暗提了價。好在那個富戶的確是個不差錢的, 他只想要自己的宅子是京城裡頭第一個鋪上水泥路的, 至於價錢如何,他並不是很在意。

  再說了,能跟朝廷做上生意, 他還求之不得呢。做生意的,哪個不想跟官府扯上點關係?要是能被上面的官老爺給記住, 那可真是求之不得了。

  於是兩邊的人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給錢的那個給得痛快急了,收錢的也收得心滿意足。

  畢竟是頭一個主動上門的顧客, 徐庶還是挺在意這件事情的,生怕到時候處不好, 惹得這人在外胡說八道斷了他們往後的生意。修水泥路的人是徐庶親手挑出來的班子,不僅如此,最後還讓他親兒子帶隊。

  徐徵到了那富戶家裡頭的時候,驚訝於對方的家底, 這都快趕上他們家了, 不, 是遠要比他們家繁華許多。

  做生意做到這個份上,說不賺錢的都是假的。若不賺錢, 哪能住上這麼好的宅子呢?

  徐征也不過就這么小小地驚訝了一下, 幹活的時候便將這些徹底拋到腦後, 一門心思只在意“快”, 只有趕緊鋪好水泥路, 回去才能繼續改造紡紗機。

  徐征一心求快是不假, 可該注意的地方他也一處也沒落。工部的人在鋪路的時候,要求院子中的人全部都清空,不許一個人留在原地觀摩。

  這畢竟是朝廷剛研製出來的水泥,無論如何也不能叫旁人知道方子。

  若都知道了,那朝廷還怎麼掙錢?

  那富戶倒是挺眼饞的,可他也不敢跟朝廷的人叫板,人家真不讓看他也沒辦法,不僅他不去看,也叮囑府上的人也不得去偷窺。

  連著兩天的大晴天,水泥路修的快,幹得也快。不過幾天的功夫,吳宅的裡頭只要有路的地方,都鋪了一層結實的水泥。

  收工的時候恰逢下雨,為了驗證這條路的結實程度,徐征還讓這位吳老闆坐著馬車圍著府上所有的路都壓過了一遍。

  一圈轉下來之後,車轅上都沒粘上半點泥巴,路面也沒有半點影響。

  吳老闆神清氣爽地從馬車上面下來,心裡滿意極了。

  之前花的可真值!他可從來沒有走過這麼平穩的路,他們家的宅子擁有了這些水泥路,門楣瞬間就高了。

  徐征見他滿意了,這才帶著人慢悠悠地回去。

  第二天他就聽聞,這個吳老闆昨晚上就給京城裡頭的富商廣下請貼,又以家中老人過壽的名義,邀請他們來府中吃一頓便飯。

  吳老闆親自開口相邀,若不滿足他這請求還真有些難辦。

  徐家負責聽說這事之後,又高高興興地進宮說給蕭瑾聽了,說這些無非就是為了聖上高興。聖上若是一高興對他們父子二人改觀,說不定往後工部日子都會好受許多。

  起碼,就算他們敬業程度在六部裡頭是最沒得比的,可倘若聖上能夠稍稍偏向他們這一些,一切都不算事,也沒人敢拿工部裡頭的私事對他們指指點點。

  蕭瑾確實再滿意不過了,他再次表揚其這對父子,這段時間,他表揚這父子倆人的頻次還是有些高的:

  “做得好!以後要再接再厲。”

  總算是落得了一個“好”字了。

  徐征正高興著,就又聽到聖上接著說了一句:“不過這織布機還得持續改進,如今這樣子雖好,卻不及朕心中的水平。這一任務還得交給小鄭大人,夏國可沒有人能人能比小徐大人還懂紡紗機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