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也要自力更生了,不能總依靠朝廷撥款。

  如今占城稻的稻種已經種下去了,長勢良好。可往後要怎麼推廣,怎麼省錢,還得徐徐圖之。

  蘇仿沉吟良久,最後讓胡威通知附近州縣的長官,讓他們來此開個會商討商討。

  推廣糧種,光靠他一人之力肯定是不行的。

  顧淮南那邊,恰好也是幾位知州、幾十位知縣齊聚一堂。

  顧淮南在臨安城的時候,就經常見蕭瑾將朝中要臣叫到一塊兒議事,不論事情大小,只要是蕭瑾覺得重要的,都會眾人一起前來商議。顧淮南有幸得賞識,雖身份不高,卻也時常能在殿中旁聽,他深知這議事的好處,所以到了許州之後便立了規矩,讓五州的知府知縣隔兩月便過來議事。

  這年頭舟車不便,哪怕許州隔的不遠,可一來一回一也需幾日功夫。顧淮南也擔心議事會成為他們的負擔,所以才定的是兩月一會。

  謝明月等這批新科進士來了,也是一樣的規矩。

  眼下正好議完了事,外頭就有人傳了消息,說是皇宮裡頭有封信正好過來了。

  謝明月跟周宜等人都伸長了脖子,迫切地想要看到那封信。

  餘下五位知州百思不得其解。宮裡來信,顧大人著急也就罷了,咱們這幾個黃毛小子也激動成這樣?

  顧淮南一目十行看完,等看到蕭瑾在信中大罵徐家父子是廢物點心,一點小事都干不好,還要他來幫忙想辦法時,忍不住抿嘴笑了笑。

  這話也就他們聖上會說,不用看,他也能想像聖上說這話的語氣。

  謝明月等人更著急了,伸頭問道:“顧大人,聖上的信里寫的什麼呢?”

  顧准南自然不會將這些話告訴他們,只說:“聖上之前讓本官多留心東京路的礦產,如今寫信過來,也是為了礦產一事。”

  話雖如此,但謝明月等還是半信半疑。要只是問了礦產,顧大人又怎麼可能會發笑呢?

  聖上肯定還說了別的。

  可惜他們在京城時只跟馮大人關係親近一些,對這位顧大人卻沒有接觸過。如今也不好覥著臉問他信中細節了。

  從顧准南處離開之後,幾個從京城來的小知府們開始懷念起了京城的日子。真是恍如隔世啊,不知不覺,他們已經離開京城這麼久了。若是可以,他們也想寫信給聖上,只是他們年紀輕輕又沒有什麼政績,實在是羞於提筆。

  如今也就只有好好做事兒,等有了成績之後,才有臉給聖上寫信。就是不知道,聖上在京城會不會太惦記著他們?雖然知道這種可能性不高,但萬一呢?

  蕭瑾還真念過一回,有且只有一回。不是他無情,而是他每天要惦記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根本顧不上來。

  今兒又多到了一個。

  說來也是巧。

  蕭瑾正領著韓攸巡視天街呢,忽然看到街市巷口有一群混混正在打人。為首的那個生得滿臉橫肉,一看就不是好惹的,且招招狠辣,幾乎是想把人往死里打。

  只怕他們再晚一點,那人就要被人生生打死了。

  “兔崽子,讓你多管閒事,今兒就讓你知道知道老子的厲害!”

  依稀間,還能聽到施暴者的叫囂。

  蕭瑾火冒三丈:“光天化日就敢行兇,來人,去把他們給送進臨安府好好審一審!”

  話音才落,便有侍衛上前將幾個打人的混混拿住。

  那幾個還想反抗,結果還沒動手呢,人就被打暈了,扭送了下去。

  蕭瑾走近幾步。

  被打的那個已經奄奄一息了,蕭瑾過來的時候他一動不動。

  出於擔心,蕭瑾伸手戳了一下。這一戳,對方終於有了動靜,無力地翻了一個身,露出了正臉。

  約莫十八歲左右的少年。

  雙目緊閉,瘦骨嶙峋,已經脫了相了,臉上青一塊兒紫一塊,只有進的氣,沒有出的氣。

  “可憐見的,被打成了這樣,也不知道救不救的活。”

  蕭瑾動了惻隱之心,於是乎,他又撿了個人回去。

  韓攸看得眉頭直跳,他見蕭瑾是出於善心不敢多勸。事後卻找來王從武詢問。

  王從武已是見怪不怪了:“你不知道,咱們聖上跟先皇都喜歡在路邊撿人,且都只挑厲害的撿,一撿一個準,說不定這回撿到的也是個深藏不露的。”

  王從武直覺一向很準。

  韓攸頭疼:“萬一是別國的細作呢?”

  “細作?”

  “是啊,路邊不知底細的人,怎麼能隨便撿呢?沒準人家就是故意讓你碰上的。”

  “這……”王從武心神一震,過了一會兒他道:“你說的也不無道理。被你這麼一提醒,我還真冒出了一身冷汗。”

  都怪這對天家父子的運道太好,連王從武都麻痹大意了,仔細想來,這隨便在路邊撿人的習慣確實不太好。

  不過,暫時應該出不了什麼事:“這回聖上也就是看他奄奄一息的份兒上才把他帶到宮裡來,宮裡的太醫醫術精湛,不是民間能比得上的。等這人醒了之後,我便讓聖上將他放出宮去。這個來路不明的人,確實不適合呆在宮裡的。”

  韓攸這才作罷。

  王從武本來還擔心蕭瑾心軟,不想蕭瑾聽他這麼一說,完全沒反對:“本來就該送出去的,難不成還讓他一直住在宮裡?豈不是亂了規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