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齊皇見他們越說越不像話,連忙呵斥:“行了,有什麼好爭的?洪愛卿,你既說了不是贈予,那此物究竟是怎麼來的?”

  洪儒盛有些忐忑,但轉念一想,他完全沒有忐忑的理由,畢竟這花的可都是他的錢,所以洪儒盛心一橫,張口便道:“乃是微臣買的。”

  方丞相問道:“這價錢只怕不低吧。”

  “那是自然,若是價格低了,我還不樂意買呢。”都說了是國寶,自然該有國寶的價格。

  雖然洪儒盛買回來之後有些心疼,但他心疼的是自己當初那麼痛快地把錢給付了,沒有討價還價,而不是心疼自己花了錢買了這隻青花瓷瓶。

  寶貝確實是好寶貝,他拿到手之後便好生鑑賞了一番,結果越看越滿意。

  “足足花了兩千貫呢。”洪儒盛有點心疼,又有點自豪地說道。

  “你說什麼?”齊皇看洪儒盛的眼神都不對了:“你花了兩千貫,就為了買這麼一隻瓶子?什麼破爛玩意兒也敢這麼漫天要價,你腦子糊塗了不成?”

  洪儒盛被吼得一愣一愣的。

  齊皇攥緊拳頭,才忍住沒罵人,他又看向邊上的那些冤大頭:“老實說來,你們在夏國到底買了多少東西?”

  後頭的冤大頭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只能坦白。

  他們在夏國買的東西可真是太多了,滿打滿算,能夠塞滿五輛馬車。這次去夏國的都是不缺錢的主,而夏國那邊的人又格外會做生意,往往三兩句就把他們給套牢了,一旦被忽悠住,再想醒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誠然,這些人是被宰了,但卻被宰的心甘情願,甚至還覺得自己賺了。

  哪怕眼下被齊皇質問,他們也不覺得後悔。

  畢竟這些玩意兒若是轉手賣出去,那掙的可都是真金白銀呢。

  齊皇聽聞之後更痛心疾首:“真是一群糊塗東西,就這麼著了夏國人的道,你們是嫌他們在齊國賺的錢不夠多,還得巴巴給他們送去不是?事到如今你們還不知道,他們這是借著你的手把瓷器送到齊國!蠢貨,朕快被你們給氣死了,不行,絕不能讓他們奸計得逞。”

  洪儒盛大著膽子問:“那您……準備怎麼做?”

  “自然是要禁止青花瓷入齊。”

  方丞相提醒:“聖上三思,齊國夏兩國原本是簽過文書的,貿然毀約,豈不是將齊國的面子放在地上踩?屆時旁人該如何看待齊國?”

  齊皇惱羞成怒:“那你說怎麼辦?”

  方丞相沒辦法,夏國人做事雖然計謀不斷,但是大致都是明謀。就好比這次,他們就是借著洪儒盛的手,給青花瓷打了一場漂亮勝仗。一個新奇東西面世,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趨之若鶩。

  若是他們禁止青花瓷入齊,只怕最後的結果是屢禁不止。

  齊皇也想通了這個癥結,越發生氣:“還不都怪你們這些不中用的東西?!”

  這話罪名可大了,洪儒盛知道不能放任事態發展,想起夏國拆除坊牆以至臨安城內工商迅速發展一事,便起了鬼點子,道:“聖上,微臣等並非是被人蠱惑,而是借著搜羅瓷器的名字仔細考察了一下臨安府。這臨安府已非昔比,街中行人如流,商鋪星羅棋布,各種商品鱗次櫛比,當真是繁華至極,比咱們的都城還要熱鬧許多。微臣觀察了兩日,發現臨安城能有如今這樣的造化,完全就是因為拆除了坊牆,讓坊市不分,晝夜不禁。我朝地大物薄,底蘊深厚,沒能一飛沖天,完全是因為方法不對。若是咱們也能學著這樣,一兩年之內,必能將那臨安城徹底比下去。”

  “臨安城,真有那般繁華?”

  “那是自然。”洪儒盛開始煞有介事地描述。

  齊皇一聽,火氣果真消了大半:“若真能如此,多少還有點用處。”

  齊皇對抄夏國的治國理政之道完全沒有任何的羞愧之心。這都是夏國欠他的,拿來用又怎麼了?

  他拿來,那是對夏國的恩賜。

  洪儒盛欣喜不已,知道聖上這是放下了火氣,於是趕忙把這些日子的所見所聞通通說一遍,好讓聖上聽著開心。

  為了拍馬屁,洪儒盛幾乎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

  鑑於他畫的餅太大,齊皇當真被釣上鉤了。

  當即下令要拆除坊牆,又讓丞相下去準備一道聖旨,預備著今年冬天舉行科舉。

  方丞相蹙著眉,心頭浮出些許憂慮。

  他不信事情如洪儒盛說得那般簡單,但他也知道,自己說話沒人願意聽。

  罷了罷了,且行且看吧。

  一切都安排妥當就,而洪儒盛在一番救場後,見氣氛好了過來,心裡也有些驕傲,以至於驕傲太過一時不察,將自己的寶貝瓶子都給落在了皇上的的宮殿。

  凌雲殿中,該走的人都已經走乾淨了。

  此時,齊皇才給自己沏好了一杯雨前龍井,坐在榻上慢悠悠地欣賞這個四愛梅瓶。

  一邊欣賞,一邊還念念有詞:

  “真不愧是兩千貫買回來的國寶,也不知是怎麼做的,若是知道的話,齊國豈不是也能做了?可惜可惜……”

  然則青花瓷進入齊國那是早晚的事,若非這一批被訂的太快,沒有什麼存貨,蕭瑾恨不得立馬開拓齊國市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