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確實是平平無奇的盤子不假,可盤底卻是白底青花,這顏色他之前竟然從來沒見過!

  洪儒盛從果盤看到了酒壺,那酒壺上面的青花更是好看,大朵大朵盛開的牡丹,擔得起一個國色天香。

  洪儒盛疑心這青花是畫上去的,伸手一摸,卻什麼也沒摸出來,這竟然是真的!真是燒出來的!

  這手藝若是在他齊國手中,定會好生珍惜,絕不會如此濫用。夏國人究竟是沒見過好東西,還是不知道好東西該怎麼用?這般浪費,還不如給他們呢。

  賀辭比洪儒盛還要先注意到這青花瓷,當即驚嘆:“賀某從前只知世上有青瓷白瓷,卻不知還有這等樣式獨特的。”

  蕭瑾矜持道:“這是青花瓷,是我朝市舶司陳大人帶領一眾工匠燒紙而成,因其上有青花,故名青花瓷。”

  賀辭點了點頭:“名字很是應景。”

  就連邊上蜀國那位聽不懂夏國話的段廣基也激動不已,說著只有他們聽得懂的蜀國話。

  蕭瑾猜測,他們應該也看的挺新奇。

  誰不覺得新奇呢?這可是古往今來從未有過的東西。

  殊不知洪儒盛心裡已經哭嚎不止了,這麼好的手藝,結果竟然用在了果盤酒壺上,真是暴殄天物啊!

  洪儒盛心口還在滴血,蕭瑾卻還不放過他,反問:“不知洪大人覺得朕這國寶如何?”

  洪儒盛一僵,這……他本來不想答的,但是周圍人的目光都放在他這兒,他說是刻意迴避反倒顯得底氣不足了。

  洪儒盛雲淡風輕地來了一句:“尚可。”

  “比之貴國的國寶如何?”

  洪儒盛還是嘴硬:“……差不多吧。”

  如果他說這話的時候能夠放下手中的遲遲不肯鬆手的酒壺,興許會更有說服力。

  蕭瑾面露遺憾:“看來洪大人是不喜歡了。可惜了,原本朕還準備了一整套青花瓷器,想讓洪大人轉送給齊皇。眼下看來,是沒有這個必要了。齊國白瓷技藝精湛,自然不喜朕這青花瓷。”

  洪儒盛連把玩的手都頓住了,不是……這夏國的狗皇帝不會客氣客氣再堅持一下?

  蕭瑾轉向賀辭:“若是賀大人不嫌棄,那套青花瓷器單獨贈與您可好?”

  賀辭乾脆應下:“那賀某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賀辭心裡已經想好了今日宮宴過後去市舶司打聽打聽情況了。若是夏國還有這青花瓷的話,買些回去也無妨。

  這樣想的還有蜀國這一大群人。

  唯有洪儒盛錯愕,他死死地盯著蕭瑾,可蕭瑾不搭理他。

  洪儒盛轉而等著賀辭,可是賀辭坐在他前頭,他就是瞪得再厲害,難不成還能把人腦袋瞪出個窟窿?

  一念之差吧,他到底損失了什麼?

  洪儒盛低頭看了一眼手裡的青花瓷,悔之不及。

  蕭瑾看得直樂呵,不過一直看人家出醜可不是個好習慣,蕭瑾又道:“聽聞幾位使臣是來觀我朝稻麥輪作之法,今日時辰已晚,不若明日一早,朕攜諸位前去皇莊觀望可好?”

  洪儒盛還沉浸在失去珍寶的痛苦之中,他不明白,蕭瑾怎麼能這麼快就轉移話題。

  他是說了不要,可夏國皇帝不會懇請一下嗎?一看就知道不是誠心送禮的。

  第81章 下地(一更) ◇

  ◎攻守易形了◎

  宮宴結束之後, 蕭瑾召集群臣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

  新任吏部尚書程長庚還是頭一次參加這樣的例會。他記得,他之前的上峰姜明每每從宮中開完會出來之後,臉色都不是很好。鑑於此, 程長庚一直以為這例會是什麼人見人煩的東西, 可坐在那兒之後他才發現,現場氣氛竟然詭異的和諧。

  雖然也有暗潮洶湧,譬如馮尚書跟王尚書一直針尖對麥芒, 可除此之外,也就沒有什麼大的分歧了。

  只能說, 程長庚來的是個好時候。

  刺頭姜明已被革職,剩下的小刺頭徐庶獨木難成舟,不敢出面挑事兒, 其它的幾位,哪怕彼此之間有過齟齬, 但是在大事上仍能同進共退。

  蕭瑾今日的主要議題就是:如何將他們的青花瓷順利賣出去。

  他今日的確出了一點力,但蕭瑾覺得力度還不夠,所以要集思廣益,爭取徹底拿下齊、燕、蜀三國。

  提到賺錢的事, 眾人可就立馬來了精神, 沒多久便說得熱火朝天。

  程長庚第一次議事兒, 心中踟躕不敢多言,最擔心言多必失, 讓別人看輕了他。只是看著馮尚書跟王尚書慷慨激昂的, 他心裡多多少少還是有些羨羨慕。這就是跟著聖上跟早了的好處了, 情分不同, 連說話都鏗鏘有力, 什麼時候他也能這樣?

  程長庚幻想自己舌戰群儒, 卻不知徐庶何時偷偷摸摸地靠了過來。

  徐庶見程長庚一直不說話,還以為對方是自己這一路子的人,遂起了拉攏之心,竊竊私語道:“程大人是不是不習慣這議事的氛圍?”

  “啊……?”程長庚驚訝不熟的徐尚書為何突然找上自己。

  徐庶眼睛一眯,開門見山:“不瞞你說,老夫我便是參加了這麼多次,也還是覺得彆扭。所以這樣的例會,我是一個字也不說的,只由著他們發揮去。前面有能幹的人在頂著,咱們何必出頭呢?倒不如輕輕鬆鬆,什麼都不管,來得自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