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馮慨之沒有與他爭鋒,只是想想齊國,覺得他們夏國卻是蒸蒸日上:“咱們夏國如今的確遠勝齊國。假以時日,齊國便徹底不成威脅了。”

  陳疏材接著感慨:“國富民強,海晏河清,這都是聖上您的功勞。”

  蕭瑾眯著眼睛笑了笑,他還沒糊塗,不至於被他們幾句話給哄了過去。

  不過被人這麼誇讚,也確實挺高興的。蕭瑾終於知道那些昏君是怎麼回事了,若有人一天到晚在他耳邊這麼拍馬屁,他不昏也得昏。

  就在馮慨之跟陳疏材得意於夏國國力之強盛的時候,蘇仿與段正浩一行已經抵達了福州城外。

  既然是開荒,肯定不會在城裡開,選的也都是城外的點。

  來此之前,人卻都已經被分成了好幾隊。蘇仿他們來得還算是稍好一些的地方。他們這幾日上都在趕路。如今終於望到頭了,蘇仿心裡多少鬆了一口氣,想著待會兒可以去鄉親家裡借個宿休整片刻。

  想法是好的。

  但到了那兒,看到雜草遍地、一片荒蕪、連個人影都看不見的鄉野,蘇仿心裡還是升起了一絲不可名狀的錯愕跟窘迫。

  蘇仿與段正浩看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難以置信。他們也想過條件艱苦,但卻沒想過能艱苦到這個份兒上。

  看慣了臨安城的繁華,如今再看這蕭條落寂、不聞人聲的地方,一時間都有些接受不了。

  第59章 開工 ◇

  ◎兩地都在建房子◎

  事已至此, 蘇仿只能安慰眾人:“事在人為,況且,朝廷並沒有丟下咱們。”

  一句話, 立馬安撫了人心。

  不過這也是實話。

  他們來得早, 沒過兩日,朝廷的物資便從水路運過來了。除了糧種,更有個各式各樣的農具以及幾架水車。

  水車是福州官府造的, 就近運來。

  蘇仿此番統轄兩廣農事,蕭瑾給他的權利也是巨大的, 必要時候,可以支派官府做事兒。兩廣的官員也都聽得了令,對蘇仿頗有些發怵。

  蘇仿只在這荒野之地留了一日, 等到第二天,府城的官員便都過來了, 且誠惶誠恐。

  蘇仿來的時候不動聲色,他們連一點動靜都沒聽到。得知蘇仿已經來了福州郊外,都已經是昨兒晚上的事情了。那麼晚前來打擾實在是不好,所以今兒早上, 他們便早早地趕過來了。

  眾人唯恐這位京城來的大官惱了他們, 不曾想, 對方竟然一點不介意,甚至態度還十分的和善。

  蘇仿畢竟不了解這周邊的事情, 所以仔仔細細地把該問的事情都問清楚了, 包括這附近的山水、人文, 以及州縣人口。

  寥寥幾句, 他便對這周邊有了個大概的印象。府州官員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從他們的話裡頭, 蘇仿更添了一層擔憂:這地方,比他想像中的還要窮許多。

  要錢沒錢,要人沒人,甚至連像樣的路都沒有。至於地方官府,那也沒什麼好指望的,可以說是一貧如洗了。

  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任君主想過要在兩廣一帶開荒,這地方對於京城的人來說,唯一的印象便是流放之地。那些犯了事兒的,一說起流放,大多都是被流放到這兒來。久而久之,也就更沒有什麼人願意來這兒了。

  且這地方的天氣,也實在是不宜居。如今都已經是深秋了,這兒卻仍舊熱得緊,太陽火辣辣地在上面烤著,烤得人口乾舌燥。不過好就好在,這地兒不缺水。

  蘇仿想了一下,見那幾個官吏還都提心弔膽的看著他,便哂笑道:“此番前來匆忙,雖說帶了些士兵,但人手還是不足,不知貴地可否派些人手,先幫咱們把棚子給蓋了?”

  “大人您放心,我等今兒回去之後便去安排。”

  蘇仿不安排,他們反而懸著心;蘇仿提了一點要求,他們反倒鎮定了不少。

  還行,蘇仿暗自評價。雖然地方比不上北方,但是這些官員卻都是實誠人,往後打起交道也算便利。

  如今要緊的,便是安撫百姓,穩定軍心了。

  蘇仿本以為見識到兩廣的貧困後,會有不少人打退堂鼓,但實際上,還真沒有多少人會放棄。

  來都來了,自然先住上再說了,再者說來,他們其實早就知道這地兒不好了。

  這日過後,蘇仿便帶著人造起了棚子。聽當地人說,這裡冬日也不冷,但是蘇仿覺得,還是在冬日之前蓋好棚子、有個落腳處才行。似他這麼想的還有許多,他們此番帶過來的百姓從前大多居無定所,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住處,哪怕只是個不大的棚子,也比之前好了太多。

  這小棚子往後就是他們的家。他們在原本的故鄉中沒有家,卻在千里之外的福州擁有了家。

  這感覺實在是奇妙。

  而且,他們還將擁有自己的地!蘇大人可是都說了,等棚子蓋好之後,他們便可以開荒了!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更加拼了命地做工,誰都想早日開荒拿到地。

  同樣的事兒,還在多地發生。

  無地的百姓對於土地的渴望,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對他們來說,有了地才有了生的希望。況且他們不止有地,還有一口吃的、有一個落腳點,甚至還有朝廷派發的農具。

  這地方窮是窮了點兒,可日子也不是過不去。

  蘇仿這兒在熱火朝天地蓋棚子,遠在臨安城中,馮慨之跟徐庶也正加緊造房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