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仲文連連點頭。

  他肯定是不會客氣的,別說拿不定主意了。若是缺少人手,他一樣要找過來。京城的科舉之前,還有府試。兩場考試,意味著要準備兩撥人手,且常試與恩試考核的內容還不太一樣,恩試聖上欽點了算學,須得多加一門課。

  韓仲文盤算了一下目前的人手,覺得夠嗆。

  從蕭瑾那兒出來之後,韓仲文便開始忙起來了,不僅是他,整個禮部都開始忙得暈頭轉向了。韓仲文本來以為自己會手忙腳亂,不想有顧淮南幫忙後,許多事兒都化繁為簡了。

  別看顧淮南年輕,處事起來卻十分老練,一個人可頂十個人用。

  韓仲文自己用著高興,便想著從蕭瑾手裡把這個人才給要過來。結果要了幾次都沒要到,可把他憋屈壞了。

  每次他都還沒開口說什麼,聖上就擺出一副“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但你想得到美”的表情,搞得韓仲文意興闌珊。

  說起來,顧淮南如今的職銜稍微升了升,卻也只升到了正七品,依舊是個微末小官。

  但誰都知道,他這個小官前途無量,每日接觸的不是當今聖上就是六部尚書,可稱得上是御前新晉紅人了。

  他是過的舒坦了,可有人卻見不得他過得好。

  譬如李家那對不知廉恥的母子倆。李廷芳入獄對他們的打擊實在過大,李廷芳子嗣也不豐,只有那麼一個嫡子,還是個立不住的嫡子。拖了李廷芳的福,這位李公子從前不論到哪兒都有一堆人拍馬屁,久而久之他便養成了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尤其是對著顧淮南的時候,覺得自己天生高人一等。

  可就這麼一個不入流的私生子,如今卻攀上了高枝兒,爬得飛快,叫人望塵莫及。興許是出於嫉妒,也興許是走投無路,這母子倆一直逮著顧淮南不放,想拉他下水。

  顧淮南冷眼看著他們鬧了兩日,欣賞夠了他們的醜態,又找上了李家的族人,攛掇他們將家主搶過來。

  顧淮南找准了一個死穴。李家可是大族,族長從前是李廷芳擔著,如今李廷芳倒台,能搶則搶,幹什麼要繼續便宜李廷芳兒子?

  李家又不是李廷芳一個人的。

  顧淮南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幾日過後,這對母子倆就再沒有還手之力。單單是李家那群喪心病狂的族人,也足夠這對母子倆折騰許久了。

  折騰吧,最好一輩子不得安寧。

  料理了李家母子,顧淮南才又聽說聖上打算買茶葉去齊國。

  顧淮南他們都能看得出來,聖上對這次的茶葉貿易很是重視,畢竟科舉完了之後,肯定是要大肆封官的。這麼多的官員要養活,肯定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他們雖有陳家的錢解了燃眉之急,可以後那麼多官員的俸祿,總不能還靠著陳家,須得自力更生才行。

  如何快速賺錢,就成了蕭瑾的心病。

  然而欲速則不達,這批茶葉運進齊國的時候,竟連一半兒都沒賣的出去,徹底砸在手裡。

  朝廷這回可是收購了不少茶葉,若是都賣不出去,那可就虧大了。

  因為這事兒,蕭瑾急的嘴角都起泡了。

  顧淮南跟馮慨之聽聞,不約而同地進了宮。

  顧淮南是出於關心,馮慨之是過來湊熱鬧的。

  蕭瑾一看到馮慨之,當即來了主意,點了馮慨之的名兒:“馮大人,不如此事交由你來處理?”

  被點名的馮慨之後背一緊,不過他機警如他,立馬就想好了甩鍋的對象:“聖上,此事交給微臣只怕不好,不如找個有經驗的?”

  “有經驗?誰?”

  馮慨之捻須一笑:“陳疏材陳大人。”

  作者有話說:

  陳疏材: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第44章 茶葉 ◇

  ◎打通茶葉貿易◎

  陳疏材被叫去宮中的時候, 還兩股戰戰,生怕一個不好小命又不保。

  緊張了半日,去了之後才發現, 原來根本不是掉腦袋的事兒。

  陳疏材激動之餘, 也沒怎麼多想就接下了這個差事。不是他想接,實在是聖上還有馮慨之太會哄人了,陳疏材被他們哄了幾句便不知道天高地厚, 飄飄然地打下包票,志得意滿地出了皇宮。

  出來之後涼風一吹, 把他那發熱犯暈的腦袋吹得陡然清醒。

  陳疏材使勁兒拍了一下腦門:糟糕,中計了!

  與此同時,身處福寧殿中的蕭瑾也尚存一絲猶豫:“讓他負責此事, 行嗎?”

  馮慨之咂了咂嘴巴:“這事兒若是交給別人吧,還未必能起死復生, 但是陳大人不一樣。術業有專攻,陳大人祖上就是經商起家的,以前雖擔著國公這個名頭,但是商場上的事情他也經常摻和。若他解決不了此事, 那這賣茶的路子就真的想不通了。”

  聽他一說, 蕭瑾也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周圍看著不是很靠譜的“老丈人”身上。

  其實馮慨之雖然有些甩鍋的意思, 但卻也不是隨便說說的。陳疏材經商的本事的確過人,他跟馮慨之跟張崇明都不一樣, 這兩人只是頭腦機警, 但是真讓他們做生意那也未必就行。但陳疏材不一樣, 他不僅自己能做生意, 手底下還有一大片能幫著他做生意的人。

  馮慨之覺得, 自己已經找到了一個極好的接盤手, 殊不知那接盤手如今也是一個頭兩個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