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夫人一向對顧淮南恨之入骨,恨不得除之而後快。如今過來求他,也不敢低下頭,連說話都夾槍帶棒。她此行無非就是一個目的——想讓顧淮南在蕭瑾面前替李廷芳求情。

  “你之所以能在聖上跟前露臉,也不過仗著你父親的勢。如今你父親蒙冤入獄,你不想著如何替他脫罪,倒是有空在外頭鬼混!”

  顧淮南已經忘記自己那時候什麼表情了,只是想到這位尊貴的李夫人從前在他身上加諸的痛苦,顧淮南便不想再多看他們一眼。

  直接關門,攆人出去。

  門一關,這對母子像是受了好大的委屈一樣,在外面叫囂了一陣,什麼難聽話都放出來了。狗急跳牆也不外如是。

  顧淮南沒搭理,晾了他們一會兒,他們也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養尊處優了這麼多年,一朝被人關在門外,自然會受不了,要是被外人看到他們被掃地出門,李家的臉豈不更被丟盡了?不過顧淮南也知道,他若他繼續留在京城的話,那母子倆定然不會放過他。即便李廷芳本來就意圖謀反,最大惡極,可他只要沒死,自己就不得安寧。

  於是顧淮南便出來了,出來圖個清淨。至於回京之後李廷芳會不會人頭落地,那也只能聽天由命了。做了錯事,自然就得承擔後果。從前平安無事的時候,李家人把他當做眼中釘肉中刺,如今出了意外,又想讓他出力,世上哪有這麼好的事?總不能天底下的便宜都叫他李家占光了。

  李家的事還是其次,眼下最要緊的還是襄陽城的三十萬叛軍,顧淮南問王從武:“尚書大人覺得,眼下襄陽城情況如何?”

  “現在不好說,不過要不了多久估計就亂了。等到安王身死的消息傳過去,軍心必定不穩。”

  顧淮南手持韁繩,徐徐道:“這裡頭應該可以做些文章。”

  王從武立馬轉過頭來:“怎麼做?”

  “那就要看丞相大人在襄陽城可有人手了。”

  王從武來了興趣:“人手倒是有,你先說說看。”

  ……

  王從武一行人還沒有抵達襄陽城,從路上傳過來的指令就已經先到一步了。

  安王府中,王妃已經不知多少次下令讓蔣浩之起兵了。

  蔣浩之也深知速戰速決的道理。他何嘗不想給王爺報仇呢?但是三十萬大軍挺近臨安城,期間他們吃什麼用什麼?

  這些都需要提前準備著,如今想要快速出兵,蔣浩之也忙得一個頭兩個大。其實以襄陽城的兵力和財力,只需三天他就能把物資給籌齊。屆時到了京城,他再以高官厚祿相誘,就不信會有人不動心。但即便如此,即便他已經費盡了心力,王妃還嫌他不夠快。

  王妃雖說管理內宅有一手,但是軍營裡頭的那些事情她是一概不知的,蕭元渙同她感情一般,也不大愛跟她說起這個。所以在王妃看來,起兵本就是一件簡單幹脆的事。可到現在還不見動靜,除了蔣浩之故意拖拉、不願意入京替蕭元渙報仇之外,她想不出別的原因。為了這個事情,王妃不斷給蔣浩之施壓。

  蔣浩之真是有苦說不出。

  好不容易等到他把軍糧全都籌備齊了,結果軍中忽然有了異動。

  手下人同他說起這件事的時候,蔣浩之立馬察覺不對,急忙趕回軍營。

  然而等他到時,已經來不及了,軍營裡面徹底鬧開。

  也不知消息是從誰的嘴裡泄露出去的,如今人人都知道安王已經被斬首了,且頭顱還掛在城牆上,日日被人取笑。這也就罷了,還有人說,不僅安王死了,連小世子也中毒身亡了。

  而這些事情本就應該傳開,卻因為蔣浩之等人刻意隱瞞,才導致他們到現在都還被蒙在鼓裡。這打仗看的不就是主將嗎?如今別說是主將了,連少主都完了,他們還打什麼打?

  更有人在傳,小世子的死跟蔣浩之一行人脫不了干係。這幾人雖是王爺的心腹大將,但如今王爺都沒了,他們忠不忠心還是一說,王爺一死,小世子也死了,如今權力落在誰的手中,不言而喻。

  古往今來但凡涉及權力之爭,便少不了要流血殺人。

  王爺能背叛朝廷,蔣浩之這些人難保不會背叛王爺。

  蔣浩之回來之後聽到這些話,氣的一佛升天,二佛出世,他恨不得敲碎這些人的腦袋看一看,裡面塞的是不是漿糊?

  他質問:“這般挑撥離間的謠言究竟是誰傳出來的?這種話你們也信,腦子呢?”

  可底下那些小將們卻管不了那麼多了,直接將人圍住:“少說這些有的沒的,你直接告訴我們,王爺究竟是不是被斬首了?”

  蔣浩之臉色奇差無比。

  見他如此眾人信里哪,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呢?原來王爺真的已經沒了。

  眾人心裡涼了半截,心道原來那些話都是真的,若沒有取而代之的心思,蔣浩之幾個何必遮遮掩掩呢?

  “何時的事?”

  蔣浩之深知大勢已去,心中荒涼:“□□日前的事了。”

  □□日前?他們竟然被瞞了這麼久!有人又質問:“那小世子如今是不是也沒了?”

  蔣浩之看了一眼身後,不確定到底是誰泄露的消息。

  “別看了。”其中一個小將道,“天下哪有不透風的牆?人沒了你們還能瞞得住?王爺之死是新皇乾的。但是小世子中毒身亡,總該給我們一個交代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