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當割肉給狗吃了。

  又幾日,齊國終於認輸,答應了夏國的要求,並且遣使與夏國議和。

  與此同時,夏國幾個愛搞事的也嚴陣以待,準備“迎接”齊國使臣大駕光臨!

  作者有話說:

  明天就上夾子了,激動!

  第32章 降書 ◇

  ◎割地賠款取消關稅◎

  寧尚書帶著鴻臚寺一眾官員踏入夏軍駐地。

  這裡是許州, 再往北就是開封府了。本該是齊國的國土,結果幾個齊國官員進入軍營的時候卻心中發毛,一點底氣都沒有。

  除了寧尚書。他對夏國憎惡至極, 哪怕如今踏入夏國的軍營也是怒火中燒, 看什麼都不順眼。

  不過他們一眾人還是被一個年輕將軍給和和氣氣迎進了軍帳中。

  剛走進去,寧尚書便跟張崇明幾個迎頭碰見。

  幾個大臣一字排開,見到他們過來時一齊地都轉過身, 鴻門宴的感覺撲面而來。

  馮慨之挑剔地看了看寧尚書,隨即不屑, 這齊國的丞相原來就這德行,還不如他呢。

  寧尚書匆匆掃過他們,心道:原來這些奸詐小人生得這般模樣。長見識了。

  兩伙人各自打了個照面, 臉上不約而同地掛起“溫和”的笑意。

  張崇明主動過說了兩句客氣話:“這位便是寧大人啊,久仰久仰。”

  “不敢當不敢當, 張丞相才是百聞不如一見。”

  兩個人寒暄一陣,像是經年老友一般,等說夠了,張崇明這才引著寧尚書等人去見了蕭瑾。

  寧尚書早就對夏國這位新皇好奇無比。一介新皇, 竟敢孤注一擲親自鎮守臨淮關, 不得不說, 這位多少還是有些能耐的。寧尚書本以為自己看到的會是一個精明厲害的君主,不想進去之後才發現, 這新皇年紀是真小, 生得是真好。除此以外, 也沒看出什麼精明睿智的模樣, 倒像是很好欺負的樣子。

  寧尚書眼神一閃, 決定先從這位新皇入手, 主動遞過了國書。

  蕭瑾接過一看,就看到開口寫道:“大齊皇帝謹致書於大夏皇帝闕下……”

  之後便是正常的公文套話,沒甚看頭。

  “勞煩寧尚書親自送過來,尚書大人請坐。”蕭瑾將文書遞給馮慨之,給了他一個彼此心照不宣的眼神。

  馮慨之懂了。可他還記得,齊國人來之前小皇帝跟自己說過要先禮後兵。

  於是他衝著寧尚書鞠了一個躬。

  鞠躬鞠得莫名其妙。

  寧尚書摸不著頭腦,可他站起來後忽又問道:“文書在此,這麼說來,貴國是來投降議和的?”

  原來是在這裡等著他呢,寧尚書不得不底下頭顱:“正是。”

  馮慨之捻了捻短須,拿腔作勢:“聽聞貴國早已遣使同燕國投降,怎麼如今才來同我夏國商議?”

  寧尚書攥緊了手心,這叫他怎麼回,為什麼過來今日投降難道你們一個個的不知道?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寧尚書假笑著回道:“這是齊國君臣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緩些時日,方顯慎重。”

  “哦,原來貴國同燕國的議和是意氣之舉啊。”

  寧尚書忍了:“並非如此,同燕國議和也是慎而又慎的決定。只是夏國與燕國不同,我朝君主同夏國先皇神交已久,對待夏國自然禮讓三分。”

  馮慨之陰陽怪氣:“這可真是禮讓了,咱們一路過來,齊國的士兵一路避讓,都已經讓到許州了。這還得多虧了貴國的好客又大方,給咱們一路讓過來,倒是省了不少事兒。要是像以前一樣見了面便兵戎相向,還不知要死多少兵呢。原本我還以為,兩國要繼續開戰不死不休,原來這就結束了?”

  張崇明接茬:“馮大人,你真錯怪人家了。”

  寧尚書一腦門的虛汗。

  馮慨之探了探身,語氣賤兮兮的:“是我想錯了?真不打了?”

  寧尚書深吸一口氣:“您放心,齊國是誠心誠意議和。”

  “喲,真有遠見卓識!”

  寧尚書臉都黑了。

  王從武聽著一陣痛快,他是知道自己說不出什麼好話的,要不然他也想跟著摻合兩句。馮大奸臣這張嘴雖然討厭了些,但是用在別人身上正正好!

  蕭瑾也滿意了。

  兩邊議和,自然要分出勝負來。唯有逼得齊國服低做小,這和談才有的談。

  蕭瑾給幾個人使了個眼色,告訴他們差不多得了。

  馮慨之直起了腰,立馬開始說起來正經事:“也罷,貴國既然誠心誠意過來議和,那這議和一事咱們也不端著。自古勝者為尊,臨淮關一戰是貴國先挑起的,如今貴國說不打就不打,總該給出些誠意吧。”

  寧尚書笑不動了,端起茶盞做掩飾:“貴國的意思是……?”

  張崇明幾人互相看了一眼,隨即讓馮慨之代為傳達:“黃河以南的一片整地,不大不小,正好足夠。”

  “咳咳——”寧尚書一口茶水沒咽下去,反倒把自己給嗆了個紮實。

  齊國鴻臚寺卿洪儒盛直接怒了:“黃河以南的地橫跨幾個府州,你們也真敢要!”

  就不怕被噎死?

  張崇明不咸不淡地來了一句:“一百年前,這也是夏朝的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