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在利潤的驅使之下,齊國的糧商再次越過朝廷,直接跟夏國人打上了交道。

  這一切都是馮慨之一手促成的,齊國商賈的動向,他也是頭一個知道的。

  得知此事之後,馮慨之便迫不及待地跟蕭瑾炫耀自己的成績:“當初臣怎麼說來著,商人逐利,只要利益足夠大,那些糧商肯定會鋌而走險的。如今這句話就應驗了嗎?”

  馮慨之滿臉都寫著“誇我”兩個字。

  蕭瑾不得不勉為其難地滿足一下他的虛榮心:“這次確實做得不錯,再接再厲。”

  馮慨之自信更甚從前:“這才到哪兒?接下來還有的他們受的。”

  蕭瑾又問:“這些糧商如今過來買糧,你打算怎麼做?”

  “自然是高價賣回去了,反正賺的都不是自己人的錢,不虧心。”馮慨之得意之下,還摸了摸自己的小鬍子,“等到他們買回去,好戲這才開場呢。”

  蕭瑾表示,那他就等著看這一齣好戲了。

  馮慨之得了這句話,更是傲得不行。只可惜,這件事情如今只做到了一半,只有他跟小皇帝知道。哦,顧淮南那個賊精賊精的小子,他肯定也猜到了,但是他不主動說,馮慨之也不好直接過去顯擺。

  出了蕭瑾的住處,馮慨之想了一圈,愣是沒有找到能夠炫耀的人。這個急死他了,好不容易做成了一件大事,連個分享的都沒有。

  他不服氣,憑什麼王從武那廝打了一場勝仗後,整個軍營裡頭的人都在誇他。而他做了這麼大的事,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身邊竟然沒有一個人討論這件事兒。

  難道他的功勞沒有王從武的大,不可能,他這可是兵不血刃、不戰而屈人之兵!

  不服氣的馮慨之轉頭就去狠狠教訓了一番齊國糧商。

  既然他們想買,那賣給他們就是了,按照如今齊國的糧食價格賣給他們,他們想買多少就賣多少,全憑他們的心意。

  不過那些糧商們如今也學精了,簽訂契約的時候還註明了期限,生怕夏國這邊一直拖著不給他們,讓他們錯過了賺錢的機會。

  馮慨之爽快應下,甚至立下規定只要他們將全部的錢款籌齊,當日交錢,當日給糧。

  但因為這裡面的糧食實在是太多,大糧商們還得特意僱船過來運糧。當初馮慨之讓人去買糧食的時候,特意跟朝廷那邊通了個氣,運用自己的權力動用了一些官船。等到這些大糧商們把糧食往回運的時候,可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

  船要一艘一艘地找,單是為了找船,就生生耽誤了好幾日的功夫。

  不過,這些大糧商們並沒有把全部的糧食拿回去。他們也知道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如果齊國的糧食還跟從前一樣多,那麼這些糧食就都不值錢了。他們想做的是把糧食價格繼續維持在高位,這樣他們才能長長久久地賺錢。為此,他們不惜賭上全副的身家。這種穩賺不賠的買賣,就算是把家裡的錢都花光了也值得。

  齊國糧商心滿意足、一身輕裝地帶著幾張的契書回了齊國,同他們一道回去的還有他們花重金購買的糧食。

  這筆交易到如今為止雙方都挺滿意的,馮慨之將原來投入的錢翻了好幾番,賺了個金盆滿缽。齊國糧商終於拿回來了他們心心念念地糧食,準備回城之後就立馬對外售出,狠狠地賺一筆。

  只要賺這麼一筆,那他們這一輩子都不必努力了。

  想像總是美好的。

  等到他們把好不容易運回來的糧食,卻發現,齊國的風向頓時又是一變。

  起因是因為石貴安這些人將之前收上來、沒有賣掉的糧食轉頭,又賣給了齊國的小糧商。這些小糧商們比起那些大糧商比根本不成氣候,又因為家底不夠殷實,沒辦法直接跟夏國做生意。但是馮慨之為了搞垮氣過的這些大糧商,也是費盡了心思,特意讓石貴安他們以更加低廉的價格將,剩下來的全部糧食零零星星地賣給了那些小商販。

  商販們拿到了糧食,自然迫不及待的開始往外賣。

  等到大糧商們帶著兩個是回國的時候,這些小商販們已經把糧食賣得差不多了。

  前前後後也不過才用了無日的功夫。

  起初確實賺了不少,可後來百姓們發現,他們不管買多少,這些小商販們似乎就有多少,仿佛根本不缺糧的樣子。而且之前盛傳的那些流言,這些日子也止住了,再沒有人議論。

  久而久之,以便沒有人願意高價買那些糧食了。本來麼,糧食一多,該買的人都買了,早就不再那麼稀奇緊缺了。

  且大齊朝廷識破了這一切都是夏國的陰謀詭計之後,趕忙讓地方朝廷安撫百姓,讓他們不要驚慌,一切都是夏國人作祟,想要惡意提高糧食價格,掙他們齊國百姓的錢。

  這說法正中馮慨之下懷,他順水推舟,又放出消息,說如今各地糧商們已經從夏國將糧食買回來了,糧食價格很快就會回歸原位。

  這一系列操作下來之後,糧價不可避免地又下降了。

  於是乎,高價買入大船大船糧食的大糧商們傻眼了。

  他們還不信邪地想要散布糧食要漲價的消息,結果前腳剛散布了消息,後腳人就被官府捉住了。

  寧尚書是唯一一個腦子清醒的。也正是因為腦子清醒,他才恨鐵不成鋼。這樣一個明晃晃的陰謀擺在那兒,結果這些蠢貨非得往裡頭跳,如今可好了,不僅錢讓別人賺去了,自己還傾家蕩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