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行,還是得調派士兵過去!

  蕭瑾讓陳侍衛先行離開,自己苦思冥想也沒能想出什麼絕妙的點子來,最後還是召了張李兩位丞相,外加六部尚書入宮。

  雖然蕭瑾不確定他們其中有沒有內奸,但這種生死存亡的大事只他一個人知道肯定是沒有意義的。總得把大家都召集到一塊,才能商議出一個對策來。

  最重要的是,他沒錢,但是這些大臣有。

  幾個人很快便被叫進了宮,請他們進宮的內侍腳步都比平常快了許多,行走時也不敢張望,見人問話也不答。張崇明見狀,便知道今日發生的應該是一件大事,且還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等進了福寧殿,聽蕭瑾提及邊境異動一事,張崇明竟然有種塵埃落定的感覺。

  ——張真人說的亡國總算是來了。

  蕭瑾看向馮慨之:“如今齊國有異動,且派了百萬大軍壓境。咱們夏國在臨淮關的兵力只有三萬,如今要緊的是趕緊調派士兵,準備物資軍器。”

  馮慨之一聽,明白這是過來要錢了,他看向張崇明。

  張崇明眉頭都沒動一下,一副事不關己的尊容。

  馮慨之狠狠心:“聖上,微臣也知道如今要緊的是對敵,可是戶部實在是沒錢了。”

  方才蕭瑾開口要軍費的時候,馮慨之確實有那麼一絲絲的動搖。但是見張丞相態度堅決,一時又想起那位張真人的預言,想著這些錢若是都用作軍費的話,往後可就沒有什麼後路了。

  他不能不為自己跟家人著想。

  又是這個態度!蕭瑾氣得胸口疼,這兩個人實在太可惡了,都這個時候了還執迷不悟:“沒錢沒錢,偌大一個戶部一點錢沒有,你糊弄鬼呢?!”

  “是真沒有。”馮慨之狡辯:“若是不信,您大可以去查一查,這等要事微臣還會騙您嗎?”

  “馮慨之!”蕭瑾拍了桌子,忍無可忍,“都這個時候了,你還要給朕耍心思,朕不是先皇,你們也從未效忠過朕一天,你當真以為真不敢要你們的腦袋?”

  餘下人自覺同這兩人拉開了距離。

  馮慨之還有這掙扎,張崇明卻是一動不動,他們苦心籌備,其實就是為了這一天。張崇明從來不覺得他們夏國能在武力上戰勝任何一個國家。他並非不愛國,這是比起愛國他更愛他自己,比起盲目自信,他更有自知之明。與其打註定贏不了的仗,要他說還不如直接投降,明哲保身來的更有用。

  最好是直接投,既能節省軍費,還能保住更多的百姓。

  張崇明裝了一會兒,終於還是開了口:“聖上要打要殺,悉聽尊便。不過,就是殺了老臣,也不會憑空變出錢來。”

  蕭瑾咬了咬牙,他懂了,錢根本不在張家,也不在馮家!

  他抄家都沒處抄!

  這兩人早就把錢給弄到別處去了。

  張崇明見蕭瑾愁眉不展,還說了跟馮慨之一模一樣的話:“聖上若不信,也可派人查一查張家。”

  查個屁!

  蕭瑾腦袋疼,再對著這張臉他怕是要氣出病來,於是怒斥:“滾吧!”

  他是真的頭疼。

  平常人沒錢就已經夠痛苦了,他一個一國之君沒錢,那真的是致命一擊。

  張崇明走得乾淨利落。

  李廷芳目睹一切,卻始終沒有開口,轉身回望了兩眼,終究還是離開了。

  唯有馮慨之心裡百轉千回。他跟蕭瑾一樣,都沒想過這件事情會來的這麼快。要是從前,馮慨之說不定還會拍手叫好,等著看蕭瑾倒霉,可是眼下,他實在沒有幸災樂禍的勁頭,反而漸漸開始擔憂。

  馮慨之望向蕭瑾,要是真像張真人說的那樣,他們夏國會在這場戰爭中亡國,那這個小皇帝估計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齊國那群人心眼兒比針還小,容不下別的人,他們城門一破,蕭瑾這個小皇帝估計就會被齊國人當場滅口。

  意識到這點之後,馮慨之心情忽然又沉重了許多,他甚至不敢多觸碰蕭瑾的目光。

  他也不求別的,只想用這些錢買自己,後半生富貴無虞罷了,他有什麼錯呢?誰不想自己過得好一些,自私本就是人的天性。

  罷了罷了,馮慨之眼睛一閉,也裝起了傻子,大不了的齊國占領夏國之後,他給小皇帝留一條生路就是了。

  至於出錢,那是不會出的。戶部早就已經只剩一個空殼子,不過每年的帳本都做得漂漂亮亮,要是真查起來就拿他們沒轍。他只是不想跟著一起過苦日子,本來也算不得錯。

  君臣幾人不歡而散。

  不久,宮外的蕭元渙也收到消息。先皇葬禮之後,他就從宮裡搬了出來。不是為了別的,只是不想讓人看到他跟陳善吾站在一塊兒。他如今剛把那些流言推到別人身上,若是再碰面,只怕又會引起爭論。

  離了宮,蕭元渙收到的消息卻一點沒少,今日福寧殿裡頭發生的事情,也有人親自跑到他這兒來告知他了。

  來人說完之後,踟躕著說道:“我家主子說,此番齊國來犯,正是王爺立功的好機會,還請王爺以大局為重,放下往日的糾葛。倘若聖上請您出兵,王爺務必率兵援助,莫要讓臨淮關失陷、讓夏國的百姓遭受戰火。臨淮關決不可破,一旦臨淮關破了,旗鼓的大軍便能長驅直入,王爺切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