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讀書也是,管家也是。

  她學不會像方惟彥這樣,天生不立崖岸,做什麼事情都是寬容。

  方惟彥見她不好意思了,反而夸道:“這才是好事,讀書就是這樣,若吃不了提不起興趣來,就是延請再好的名師也沒用。”

  他自家反而是很滿意的,因為前世兒子在娘膝下就是太寵了,這才導致他被溺愛。當然,溺愛只是一個原因,再有就是你不得不承認遺傳很重要。

  雖然孔子說有教無類,但是到底有所不同。

  兒子都像母親,蜜娘最是堅毅不過的人了,羨哥兒也是如此。

  從羨哥兒開蒙後,新的登州同知也上任了。

  此時,正是夏至,新來的登州同知是無錫人,不過湊巧的是這位同知的夫人竟然也是湖廣了,兩下說了幾句,居然還真是沾親帶故的。

  洛秋君當年嫁到漢陽袁家,袁家也是名門,這位夫人正是袁家族人,她年紀約莫二十五六,正是洛秋君的大姑子,長輩們定下的婚事,這位同知三十五歲,二十八歲中的進士,官兒做的還算不錯。

  因為敘了關係,大家比先前要熟稔,袁氏笑道:“再也沒想到在這裡竟然碰到了熟人。”

  “這大概就是人生何處不相逢吧。”蜜娘捂嘴笑道,又問起洛秋君如何,袁氏倒也不瞞她:“我那個小弟素來是個最不喜進學之人,她卻會時文,如今倒是把我小弟扶上正路,我娘家人不知道多滿意她。”

  就是不滿意也沒辦法,洛秋君的哥哥已經進了翰林院了,散館後留任翰林院,洛父老而彌堅,如今在九江做了推官,雖然袁家也是官宦人家,但洛家也不差。

  蜜娘也為好姐妹作臉:“當年我們在女學時,她就是頭名,如今更是了不得了。”

  袁氏也暗自打量起來這位知府夫人,她衣裳穿的寬鬆,掛著一抹淺笑,禮數周到,相貌倒是其次,主要是氣質最為平靜寧和,一看就是日子過的極其舒心的。

  她身下唯獨一個女兒,進門好幾年沒動靜,丈夫年紀比她大十歲,那時候他爹去無錫參加文會,和丈夫的爹十分要好,便把剛落地的女兒,也就是她和十歲的丈夫許配了。

  她進門時,丈夫就二十五了,尋常人家早就兒女成群了,因此她進門壓力十分大,她進門就有了身孕,如今也在十歲上,只是之後再也沒有動靜,她倒也賢惠,給丈夫納了兩三個妾,抱了妾的兒子在身邊,只當親生兒子看。

  她兒子也五歲的年紀,比羨哥兒大一歲,知曉羨哥兒已經開了蒙,就動了心思,要讓孩子附學。

  蜜娘笑道:“我且去問問先生,如若先生答應,那這事兒我作主定下來了。”

  多個人,也是好事,你只一個人不好學,偶爾偷偷懶,但有人比著也就好了。

  這同知因為蜜娘這層關係,二人本來不熟也彼此拉近了距離,方惟彥辦起事情來順手多了,有些佐貳官雖然面上屈服長官,但若是有背景的也不怕,不說鬧成什麼樣,使絆子也不是不可能,這回因了蜜娘讓他和同知的關係頗好,方惟彥在登州辦的事兒,那同知也是協同輔助,不敢有二心。

  故而,方惟彥夸蜜娘:“你真是我的福星。”

  福氣這個詞兒,蜜娘曾經以為不屬於她,她前世爹娘早亡,親事也是不退而退,進宮差點被人害死,因此不喜歡聽別人說福氣二字,因為她根本就沒福氣。

  福氣大概屬於周福柔,天生福氣……

  沒想到這輩子竟然也被人稱為福星,她不禁笑道:“我不是福星,不過湊巧罷了。其實我也並不喜歡說我有福氣……”

  方惟彥倒像是聽懂了似的:“我知曉,你今日的這一切也是你自己得來的。”

  到了七月中元節,俗話說百鬼夜行,蜜娘肚子也很大了,她懷這一胎常常不舒服,聽人說有可能懷的是個女兒,蜜娘倒是心有靈犀覺得也是,讓人置辦了不少粉的、鵝黃的這等顏色好看些的。

  方惟彥還許諾,等她誕下孩子,就帶她去蓬萊的九仙閣玩兒。

  就因為方惟彥要建這個九仙閣,登州熱鬧起來,上頭撥錢也撥的快,聽聞他還請了風水大師過來,建的無比精妙,但有不少大人攻訐他勞民傷財。

  可其實也沒花什麼銀兩,尤其是和登州通商做海商生意,拿出這點錢來,簡直九牛一毛,再有開墾荒地,讓流民開墾,但那些地只有一部分是給流民,再有其餘的,全部都賣了,本來登州府衙帳上那是空空如也,現在卻是盆滿缽滿,人人高興。

  這就是方惟彥的本事了。

  蜜娘很為丈夫驕傲:“玩,自然是要去玩兒的。”

  她還笑:“你的政績這般突出,將來考評肯定頗好,回京也是指日可待了。”

  卻見方惟彥莫名的看了她一眼,“回去也未必好,在外邊雖然比不得京中,但做什麼也自在,可在京里……”

  “如何?近來京中是有什麼大事發生嗎?”蜜娘問道。

  方惟彥搖頭:“春江水暖鴨先知,聖上踐祚時年歲還小,很受了輔政大臣們的氣,因此對權利慾望看的很重。大皇子你也知道是郭瑾妃生的,並不受寵,先皇后又沒有嫡子,如今大臣們哪個不想早立國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