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沒死。”

  第125章 番外與吹雪(一)

  天,涼了。

  秋日漸進,紅楓漫飛落遍地。風起,葉揚又落,如火又非火,如蝶卻非蝶。

  吹雪站在樹下,抬目看著空中飄落的葉,無聲靜立了許久許久。

  這是近些日子裡他練完劍後新添的日常,再也不是看著太陽。

  他看著遍地的紅葉,臉上的深情依舊是一如既往的淡漠。但無人知曉,在這不變的冷麵下,他的心卻已被恍然瀰漫。

  兩年,不過是阿鈞離開了兩年,一切似乎都已變成了久遠的曾經。

  在近日,在今時。

  阿鈞消失了,阿城也遠在南海。曾經的紫禁之巔也變回了那令人備感窒息的冷寂和肅然。

  肅然得,就好像他和阿城的月圓之約完全沒有發生過一樣。

  不,不是好像,就是沒有。

  吹雪,他穿越了。

  是的,穿越。

  就像是晉江縣前段時間大火的文學一樣,不過是一覺醒來,吹雪就來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

  這裡有萬梅山莊,有劍仙葉孤城,有江湖,卻沒有阿鈞。

  阿鈞不見了,徹底的。

  沒有在江湖中流浪,沒有在天南地北闖蕩,更沒有在年少時帶著阿城送的玉佩鴨子來到北域與吹雪相識。

  阿鈞無了。

  從他的人到他的魂再到他的劍,就像是一場黃粱夢,連帶他的家業一齊消散在了這個世間,成了一場空。

  是的,大禹也無了,變成了大行,一個完全不存在於吹雪記憶中的朝代。

  這,難道就是阿鈞上天的代價嗎?就像是阿福喜歡的無數話本中所說的那樣,神凡有別。

  神,註定會被凡人忘卻。

  吹雪想了想,覺得不可能。

  先不提阿鈞和大禹的關係,就說吹雪自己的後山小花園。

  那是吹雪小時候在山上練劍找到的冰洞,裡面的花都是他自己在山上撿到種子種下的。阿鈞最多也就住在他家時進來看過幾次,都沒有碰過什麼花花草草。

  可現在倒好,洞沒了。

  別說他在比劍前辛辛苦苦重新種下的冰花草了,就說洞裡的一塊碎冰都沒給他留下。

  這總不能是又有人來偷他的花吧?還連冰洞都一起掘走。

  不可能。

  吹雪冷靜地心想。

  這不可能是阿鈞帶來的改變,應該是他自己不知怎的來到了另一個世界。

  畢竟,山頂上那塊裂開的玉羅剎之碑都不見了,誰又會去偷人渣的墓?

  晦氣。

  更為佐證這一猜想的是吹雪的年齡。

  吹雪和阿城相約阿鈞家房頂那年,吹雪二十有三,可現在的他卻是剛過及冠,與他發現天地大變的那一覺前相比足足差了有五年。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此時的他未曾與阿城相見,未曾去過南海,不過才剛剛在金鵬王朝一事中助陸小鳳一臂之力。

  只是此世的他幫陸小鳳對付的不是青衣樓,而是獨孤一鶴。

  由於過於優良的記憶,時隔多年,吹雪都還能憶起那日那夜那個屹立的老頭,記得他的臉,記得他那古樸的劍,記得他的嘴硬和倔犟。

  吹雪尊敬他。

  他是劍修,擁有令人敬佩的心境和堅毅的靈魂。

  他的劍是為大禹劍修之宗師,但莫非必要,吹雪不會與其動手。

  無論是五年前的那一夜,還是因經歷過和阿城比劍、見證過阿鈞飛升而境界大增的吹雪如今。

  因為吹雪不喜歡趁人之危。

  危,是五年前那夜獨孤一鶴的實力下降,是五年後老頭被雷劈過的次數不夠。

  阿鈞上天后的兩年內,吹雪和阿城各自又被劈了三次。

  用阿鈞家那隻長不大的白狐的話來說,那就是阿鈞的飛升打破了仙凡隔閡,靈氣遍布天下,為凡間那些心境足夠卻因靈氣不足而難以突破的凡間修者打開了登仙的大門。

  吹雪和阿城也正是受得此益,又因承受過阿鈞的飛升天劫,益上加益,在短短兩年間從築基一路奔上化神,直逼合體。

  而獨孤老頭就不一樣了。

  他的心境和劍的確已至宗師之境,但其修行之天賦和運道顯然不足劍神劍仙一流。雖已踏上修行之路,但其雷劫不夠,又因身負峨眉掌門之位受門派事物所擾,至今才至金丹。

  金丹啊,和吹雪的化神期差了足足兩個境界。

  雖然對於大禹劍修來說跨級挑戰的確是常事,但這跨級跨得太大未免有點浪費時間。

  還是體內靈氣不夠導致體力和劍法威力都無法到達最佳狀態的那種。

  但若是不帶靈氣,那他們的比試又和沒有被雷劈過的曾經有何差別?

  無聊至極,萬一控制不好還容易變成放水。

  劍修才不要。

  吹雪不拒絕旁人的挑戰,但同樣不欲主動與獨孤老頭比劍。

  獨孤一鶴也明白這個道理。他見過阿城和吹雪的驚天對決,也極想親身體驗一下。

  為了獲得最佳的體驗,他閉關又是出關,左思右想,終是決定和其他宗師們一起挑上那新出現的蜀山,去見識一下傳說中的修仙劍宗以刺激自己,早日突破,拉近和吹雪間的境界差。

  直至吹雪誤入大行朝之時,大禹的獨孤老頭勇闖蜀山之旅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