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些日子以來, 她要做什麼向來都是親力親為,從來都不會放外人進來, 寧徽到現在多多少少也明白了她的占有欲。

  這次來的人不算少, 聽腳步聲足足有三五人, 寧徽目光一凜,雙手將鏈子一纏再用力一震,兩道一指寬的鐵鏈便被生生扯斷。

  他很快衝破了桎梏,準備向外迎敵,聽見他們竊竊私語聲頗感意外。

  “阿秀,你確定將軍在這兒?”

  “不大確定,但是將軍夫人關我的地方,好像就是這裡。”

  裡面漆黑一片,進來的人也不敢貿然點燈,寧徽確認了身份後,這才憑著記憶從牆上摸到文雪音留在這裡的火摺子,吹亮後向前一照,就看見潘明義茫然的一張臉。

  “將軍!”潘明義看清他,頓時送了一口氣,“您這些日子失蹤,可叫我們好找!”

  潘明義借過寧徽的身子正想往他身後看,寧徽一步將他擋了回去,道:“先出去再說。”

  頓了頓他又道:“你們先出去,我還有事要做?”

  “什麼事啊?我也......”潘明義作勢正要跟著一起去,被阿秀一把拽住了。

  “別煩人。”阿秀冷聲道。

  寧徽很快折回自己的住處,瞥了眼地上斷裂的鐵鏈,想了想用尖端在牆上留了字跡,才轉身出了這座地牢。

  昨夜才圓房,今日他便跑了,寧徽怎麼都覺得心虛。

  只是阿秀他們既然來尋,大概是有什麼要事。

  幾人走出地牢後,寧徽忍不住深吸了口氣,他久不見光,連清晨的光亮都覺得有些刺眼。

  這周圍雜草叢生,一看便是荒僻之地,如此不便,以後還是不要再來的好。

  “何事?”寧徽上了馬,詢問潘明義。

  “文卓養了一窩私軍,正在城外聚集。”潘明義道。

  寧徽眉頭一跳,文卓再怎麼也是陛下的親舅舅,一家人顧忌著臉面也不應該直接撕破,怎麼這就帶著私軍過來了?

  “此事陛下可知?”

  潘明義道:“已經知道了,似乎是有什麼人將陛下對文卓的裁決提前知會了文卓,才至如此。”

  寧徽眉心微蹙,事關文家,將文卓革職罷免一事大臣中只有他和趙永知曉,趙永早就與陛下那邊通了氣,按理說他不可能是高密之人。

  如此一來,那只能又是蛟山的那位長公主攪弄風雲了。

  潘明義不解道:“不知這長公主姬靈與文卓有什麼恩怨?”

  這種事□□關皇室秘辛,潘明義自不可能知曉。

  寧徽卻是淡笑一聲。

  長公主與陛下雖都稱文卓一聲舅舅,但他們的母親卻是不同的兩人。

  當年文氏出了兩個女兒,年齡僅相差五歲,姐姐先被送入宮中封貴妃,每兩年便做了皇后,誕下一女,便是姬靈。

  後來因後宮爭寵,皇后被藥壞了身子無法孕育,文家便又將妹妹送了進來,樂朝素重嫡系,妹妹並非正妻,卻生下了皇子,文家不甘落後於人,便陷害皇后病重,想推妹妹上後位,誰知那年正趕上宮中時疫流行,皇后不幸薨逝,先帝甚為哀痛,稱其年事已高,不欲再立後。

  文家的手段也只能不了了之。

  今日之事,恐怕是姬靈不知以何種方式知曉了當年之事,故意將消息透給文卓,逼文卓出手,臣子豢養私軍乃是重罪,遑論是招兵城下蓄勢待發。

  寧徽心道如此一來倒是簡單了許多,文家自己內鬥,倒要比他抽絲剝繭少用不少力氣 。

  “陛下既已知曉,恐怕很快就會傳召你我,趕快回京罷。”

  寧徽說完又吩咐潘明義去軍營早做準備,一行人這才快馬離開。

  前腳剛走,一輛馬車緩緩在附近停下,一雙素手撩開轎簾,露出一張清艷絕塵的小臉。

  她面上略帶著幾分蒼白,只是眸中笑意不減,拿著一個精緻的食盒下了車,照例讓隨同的幾人在外等候。

  下了樓梯,她掌起一盞燈,緩緩行入地牢深處,卻沒看見她想見的人,只有鐵鏈斷了一地。

  食盒被重重拽在地上,她的眼神驟然陰沉下來.

  等了須臾,秋棠見文雪音立刻便出來了,詫異道:“今日不陪陪將軍嗎?”

  文雪音冷道:“留下兩人,將裡面收拾乾淨。”

  說完便上了馬車,秋棠一怔,漸漸回過味來,這是......裡面沒人了?這可怎麼辦才好?這些日子眼見著夫人的情緒好不容易好轉許多,這若是又憋出什麼病來......

  秋棠臉上一陣變幻莫測,文雪音好似猜中她心中所想似的,道:“回將軍府,等人。”

  既然寧徽說了三日之內會回來,她就去府里等著他,若是他敢食言,等她把寧徽抓回來,他就這輩子也別想逃出去了。

  就這樣,文雪音掰著指頭數了三日,她獨坐府中,並非沒有聽見外面的動盪。

  第一日,文家被軟禁丞相府,任何人不得探視出入。

  第二日,朝廷收繳了一撥私軍,文雪音自然知道那是誰養的。

  第三日,文卓下獄。

  十年了,鎮遠軍一直在外打仗,仗打了多久文卓便做了多久的文臣之首,幾乎是叱吒風雲、束手遮天。

  文雪音能夠理解他為什麼不想讓鎮遠軍回京,甚至不惜埋伏清繳,因為只要鎮遠軍一回京,陛下便有了依仗,相對於兵權來說,文卓手中的那些權勢根本算不得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