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人上了岸,在岸邊看完日出之後,這才往回走,一起回到了粵省團。門衛還以為喬楚是從家裡回來的,誰也沒有看出端倪,還熱情地跟兩人打了招呼。

  因為楊東旭之前也幫忙做舞美相關的設計,有時候跟著大家一起弄到很晚,粵省團的人也都知道他為人可靠,粵省團乾脆也給他安排了個臨時住宿的位置。

  儘管他住的時間並不多,因為還要兼顧生意上的事情,但偶爾派上用場時就非常方便了。

  就像這個時候,他和喬楚兩人各自回宿舍,大家也都陸續起床,他們剛好可以洗澡,也不用擔心吵到其他人。

  在這次難得的休息之後,兩人又重新回到忙碌的工作當中。

  *

  1982年8月8日,終於到了萬眾期待的《趙姬》首演當天。

  粵省歌舞劇院前有許多人,劇迷們早早就來到了,其中不乏從其他省趕過來的,甚至不少人在宣傳海報前拍照留念。

  “哎呀,這海報真好看!”

  “這好像照片哦,跟以前的海報都不一樣!”

  “聽說是找朱江電影廠拍的吶。”

  “咱也排隊拍照去,難得來一趟!”

  ……

  在羊城裡留學、做生意的外國人也不少,也有很多外國人在國外看到了《香風麗影》、接觸到陶瓷文化,特地過來看的舞劇,所以大家對於外國劇迷也是見慣不怪了。

  因此,三輛人力車載著幾名看似普通的華國人、外國人過來,誰也沒有多看一眼。

  舞劇將在十點開始,從九點半就開始有人陸續進入表演廳,記者們已經架好相機,所有人都既激動又期待。

  九點五十五分,所有觀眾進場完畢,各自坐在座位上,現場秩序井然。

  十點整,燈光漸漸暗下來,提示音響起,全場安靜,帷幕拉開,序幕背景樂是輕快的鼓點,舞劇正式開始。

  與《碧波耀陽》《香風麗影》《秦王破陣》等不同,《趙姬》有男女主角,主角的愛情線貫穿全劇。

  時期,魏國重兵把守邊關,女主角趙姬是軍中謀士的女兒,男主角夏侯睿是一名將軍的兒子,謀士與將軍都在同一主帥手下,於是兩家的兒女自小就是。

  少年時期,兩人成了歡喜冤家,舞劇里其中一場就是兩人約好偷偷出去玩,但趙姬想要作弄夏侯睿,於是在其他出來與情人相會的姑娘中躲起來,又用小石子丟他,最後才出來朝他做鬼臉。

  就是在這一個場景中,趙姬跳的是盤鼓舞——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山有橋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注]

  這是一支群舞,由趙姬和其他扮演約會情人的姑娘一起,邊唱邊跳。趙姬一邊看著夏侯睿,一邊用歌聲擠兌他,滿臉明艷嬌俏,將青春期少女的姿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是詩經里的《山有扶蘇》,扶蘇是桑樹,荷華也就是荷花,橋松是高大的松樹,游龍是一種水草的代稱,而子都和子充都是帥哥的意思,狂且是自大笨蛋,狡童是小壞蛋。

  所以,這段舞蹈結合劇情,就是趙姬故意逗夏侯睿,說她連美男子的影子都沒見著,只見到一個大笨蛋。

  盤鼓舞的動作與之前所有舞劇中的動作都不一樣,舞蹈演員配合著鼓舞蹈,穿著珠履擊打鼓面和邊緣,和著彈奏的音樂,動作剛柔並濟。

  舞劇的序幕和第一幕都是輕快的,除了這段盤鼓舞之外,還有兩人去遊玩時,遇到百姓踏歌慶祝豐收,兩人一起加入,前後搭著肩膀,載歌載舞。

  比起前面的盤鼓舞,踏歌的動作更簡單,但也十分有美感,以至於觀眾們在看的時候,都沒關注動作難度,因為台上歡慶的氣氛,實在是跟大家生活里的場景太像了,讓人忍不住想跟著手舞足蹈。

  舞劇從第二幕起,劇情開始變得緊張起來,戰事吃緊,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與第一幕的歡快形成鮮明對比。

  兩位主角在亂世中被迫成長,從無憂無慮的少年人,繼承父業投入軍中,最終兩人卻因為戰爭的殘酷而陰陽相隔。

  舞劇結束的時候,台下都是淚崩的聲音,觀眾們一邊哭一邊鼓掌。

  “太慘了,怎麼結局這樣啊!”

  “嗚嗚嗚我都不敢看第二遍了!”

  “唉,要是趙姬和夏侯睿出生在這個年代,他們就能在一起了。”

  ……

  就連採訪時,記者們也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提問題,其中還有一位記者紅著眼睛問:“喬楚同志,請問後面會像《碧波耀陽》在京市演出時那樣,安排一個彩蛋嗎?”

  這話一出,附近的劇迷和記者也都反應過來了,有人馬上就說:“對對,哪怕是讓他們在黃泉相遇也行啊!”

  這年代其實已經不禁神話傳說,像《寶蓮燈》就是神仙打架,所以這位劇迷提出來的內容是不會被禁的,只是喬楚並不想這樣安排。

  喬楚婉轉地說:“我們後面也會考慮做彩蛋的,但是內容還沒定下來,到時候隨機安排在演出里,給觀眾們驚喜。”

  從謝幕到散場,足足花了將近一個小時,演出圓滿成功,整個劇組成員都非常高興。

  第二天,相關報導鋪天蓋地,贊聲一片,又因為舞劇是悲劇結尾,比起大團圓結局,觀眾們的議論也更多樣化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