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就這麼打鬧著,聖誕悄然而至。
這對於兩人——尤其是紀宵——來說,是個值得銘記的日子。在高一的聖誕他初次遇見了楚瀾,隨後以“摯友”的身份陪伴,而感情也在潤物無聲地滋長;剛在一起的那年聖誕,楚瀾驚喜地出現在他面前,他給楚瀾買了一朵玫瑰花。
見到外灘洶湧人潮時,紀宵正盤算著要不要買個愛心氫氣球,讓楚瀾拴在小指上,把那些被少年少女們嚮往過的浪漫都重演,楚瀾拍了拍他的手背:“我想到那次咱們在維港了。”
被紅白兩色的聖誕標識裝點得節日氣息濃厚的街道,摩肩接踵,而江對面是標誌性的夜景,令人想起了許多有關上海的代名詞。
在這座城市待了快四年,紀宵第一次有了關於上海的切身體驗。
他像他們初吻的那個夜晚一樣,從身後抱住楚瀾,問他:“維港怎麼了?”
“去年聖誕,我在做課題就沒回家。聽韓靄說維港聖誕有音樂會,便跟他們幾個一起乘車去了,那天人真的很多,後來我們就走散,我也不知道他們去到哪裡。於是我自己閒逛,最後擠到了舞台邊。”楚瀾拿出手機,語音備忘錄裡面有一條很長的消息,“當時有個小姐姐在唱歌,我覺得很好聽,就錄下來了——你聽。”
耳機一人一隻,前奏響起的那一刻,紀宵心念微動,竟不自覺地酸了眼眶。
他想起了在五中的日子,那時他們是好友。午休時間楚瀾睡不著,跑去洗衣服,紀宵便跟著他去,楚瀾不會做家務,肥皂泡搓得到處都是,他接手了那盆校服,兩件襯衫彼此交纏在一起。
楚瀾戴著一隻耳機,站在他旁邊哼歌,哼到一半時,紀宵默契地接上。
那是《晴天》,楚瀾最喜歡的歌之一。
裡面在唱,“從前從前,有個人愛你很久。”對那時懷著滿腔的暗戀無處訴說的紀宵,不吝於情感的最佳表達。
“聖誕快樂。”楚瀾說,嘴唇開合間一點點白霧呼在紀宵的側臉,溫暖濕潤,更加是萬分親密,“我會愛你很久。”
至於後來紀宵趁機把辛巴縮在房間外,終於將楚瀾就地□□後,如何因為虐待小貓挨了一頓訓,那又是一件啼笑皆非的事了。
他的畢業論文總算通過了開題報告,紀宵得以被教授放行,回到了錦城。
這個寒假他見了楚瀾的父親,是個嚴肅的人,本質卻有些天然呆。在聽說紀宵是學金融的之後,楚先生熱情地詢問他是否需要幫忙解決工作的事,又誇他做飯好吃,去哪兒都帶著兩個人,和樊繁父母的聚會上更是笑呵呵地說“我有兩個兒子”。
樊繁嚇了一跳,戳楚瀾問:“你爸知道了?”
楚瀾冷靜道:“我爸聽說了阿宵悽慘的家事,父母離婚、不受繼父待見、家中不願他繼續念書,頓時同情心泛濫,爭著要資助他讀研,還要替他安排工作……這他媽要是被他知道我們倆的不正當關係,可能會把我打出家門。”
樊繁額邊三條黑線:“那你打算什麼時候坦白啊?”
楚瀾:“管他的呢,有我媽在,他不敢把我怎麼樣。等紀宵找到工作,羽翼豐滿,我就不怕他了——他年紀大了,新觀點接受不來,願意自己怎麼想就怎麼想。”
樊繁嘆了口氣,望向酒席中與自己老爸談笑風生的楚先生,莫名有點無語。
至始至終,楚瀾沒見過紀宵的家長。他說沒必要,去了也是給紀宵親媽添堵,好比他們總算強迫自己遺忘兒子是個同性戀,快要成功時,驀然將男朋友帶了回去,不僅打臉,還有點不識趣,實在不是好事。
既如此,寒假與年節,紀宵便留在了楚家。
大四開學晚,楚先生帶著夫人大年初三剛過,便出去彌補他們的什麼“銀婚紀念日”,跑去日本度蜜月了。楚瀾與紀宵終日廝混,在家看“辛巴大戰布丁”解悶,不時將姜星河與樊繁幾個好友拉出來調戲一番。
姜星河最近同時被兩個人追,好不鬱悶,紀宵玩笑道:“從前都是你被甩,現在輪到你甩人了,不要大意,上吧哥們兒!”
他鬱悶地嗑瓜子:“我才不招惹直男呢,又不是你,我是個有節操的小基佬……何況考研成績快出了,終日寢食不安、徹夜難眠,我還去談戀愛,談個屁。”
楚瀾:“你真的不考慮那個大你兩歲的啊?我看他人挺好的。”
姜星河:“不考慮。”
楚瀾:“……那你昨天還去吃人家請的烤串。”
姜星河:“管得著嗎你?”
眼看這兩個總是一言不合就互懟,翟辛恩連忙息事寧人道:“對了,我聽說五中的那棵紫藤好像要被移植了,打算重新種別的,要不改天咱們回去看看?”
紀宵連忙望向楚瀾,他一笑:“何必改天,擇日不如撞日,就現在唄?”
正是剛開學的日子,幾人回校時又是黃昏。當五中古樸的校門出現在視野里,身邊偶然走過一兩個穿著熟悉的麻袋款校服的小男生小女生時,紀宵捏了捏楚瀾的手。
轉眼間過去六年了,重遊故地,還好身邊都是故人。
愛情固然值得銘心刻骨一輩子,可人生中擁有這麼幾個能推心置腹、遇到困難必定義不容辭的好友,更加珍貴。
這對於兩人——尤其是紀宵——來說,是個值得銘記的日子。在高一的聖誕他初次遇見了楚瀾,隨後以“摯友”的身份陪伴,而感情也在潤物無聲地滋長;剛在一起的那年聖誕,楚瀾驚喜地出現在他面前,他給楚瀾買了一朵玫瑰花。
見到外灘洶湧人潮時,紀宵正盤算著要不要買個愛心氫氣球,讓楚瀾拴在小指上,把那些被少年少女們嚮往過的浪漫都重演,楚瀾拍了拍他的手背:“我想到那次咱們在維港了。”
被紅白兩色的聖誕標識裝點得節日氣息濃厚的街道,摩肩接踵,而江對面是標誌性的夜景,令人想起了許多有關上海的代名詞。
在這座城市待了快四年,紀宵第一次有了關於上海的切身體驗。
他像他們初吻的那個夜晚一樣,從身後抱住楚瀾,問他:“維港怎麼了?”
“去年聖誕,我在做課題就沒回家。聽韓靄說維港聖誕有音樂會,便跟他們幾個一起乘車去了,那天人真的很多,後來我們就走散,我也不知道他們去到哪裡。於是我自己閒逛,最後擠到了舞台邊。”楚瀾拿出手機,語音備忘錄裡面有一條很長的消息,“當時有個小姐姐在唱歌,我覺得很好聽,就錄下來了——你聽。”
耳機一人一隻,前奏響起的那一刻,紀宵心念微動,竟不自覺地酸了眼眶。
他想起了在五中的日子,那時他們是好友。午休時間楚瀾睡不著,跑去洗衣服,紀宵便跟著他去,楚瀾不會做家務,肥皂泡搓得到處都是,他接手了那盆校服,兩件襯衫彼此交纏在一起。
楚瀾戴著一隻耳機,站在他旁邊哼歌,哼到一半時,紀宵默契地接上。
那是《晴天》,楚瀾最喜歡的歌之一。
裡面在唱,“從前從前,有個人愛你很久。”對那時懷著滿腔的暗戀無處訴說的紀宵,不吝於情感的最佳表達。
“聖誕快樂。”楚瀾說,嘴唇開合間一點點白霧呼在紀宵的側臉,溫暖濕潤,更加是萬分親密,“我會愛你很久。”
至於後來紀宵趁機把辛巴縮在房間外,終於將楚瀾就地□□後,如何因為虐待小貓挨了一頓訓,那又是一件啼笑皆非的事了。
他的畢業論文總算通過了開題報告,紀宵得以被教授放行,回到了錦城。
這個寒假他見了楚瀾的父親,是個嚴肅的人,本質卻有些天然呆。在聽說紀宵是學金融的之後,楚先生熱情地詢問他是否需要幫忙解決工作的事,又誇他做飯好吃,去哪兒都帶著兩個人,和樊繁父母的聚會上更是笑呵呵地說“我有兩個兒子”。
樊繁嚇了一跳,戳楚瀾問:“你爸知道了?”
楚瀾冷靜道:“我爸聽說了阿宵悽慘的家事,父母離婚、不受繼父待見、家中不願他繼續念書,頓時同情心泛濫,爭著要資助他讀研,還要替他安排工作……這他媽要是被他知道我們倆的不正當關係,可能會把我打出家門。”
樊繁額邊三條黑線:“那你打算什麼時候坦白啊?”
楚瀾:“管他的呢,有我媽在,他不敢把我怎麼樣。等紀宵找到工作,羽翼豐滿,我就不怕他了——他年紀大了,新觀點接受不來,願意自己怎麼想就怎麼想。”
樊繁嘆了口氣,望向酒席中與自己老爸談笑風生的楚先生,莫名有點無語。
至始至終,楚瀾沒見過紀宵的家長。他說沒必要,去了也是給紀宵親媽添堵,好比他們總算強迫自己遺忘兒子是個同性戀,快要成功時,驀然將男朋友帶了回去,不僅打臉,還有點不識趣,實在不是好事。
既如此,寒假與年節,紀宵便留在了楚家。
大四開學晚,楚先生帶著夫人大年初三剛過,便出去彌補他們的什麼“銀婚紀念日”,跑去日本度蜜月了。楚瀾與紀宵終日廝混,在家看“辛巴大戰布丁”解悶,不時將姜星河與樊繁幾個好友拉出來調戲一番。
姜星河最近同時被兩個人追,好不鬱悶,紀宵玩笑道:“從前都是你被甩,現在輪到你甩人了,不要大意,上吧哥們兒!”
他鬱悶地嗑瓜子:“我才不招惹直男呢,又不是你,我是個有節操的小基佬……何況考研成績快出了,終日寢食不安、徹夜難眠,我還去談戀愛,談個屁。”
楚瀾:“你真的不考慮那個大你兩歲的啊?我看他人挺好的。”
姜星河:“不考慮。”
楚瀾:“……那你昨天還去吃人家請的烤串。”
姜星河:“管得著嗎你?”
眼看這兩個總是一言不合就互懟,翟辛恩連忙息事寧人道:“對了,我聽說五中的那棵紫藤好像要被移植了,打算重新種別的,要不改天咱們回去看看?”
紀宵連忙望向楚瀾,他一笑:“何必改天,擇日不如撞日,就現在唄?”
正是剛開學的日子,幾人回校時又是黃昏。當五中古樸的校門出現在視野里,身邊偶然走過一兩個穿著熟悉的麻袋款校服的小男生小女生時,紀宵捏了捏楚瀾的手。
轉眼間過去六年了,重遊故地,還好身邊都是故人。
愛情固然值得銘心刻骨一輩子,可人生中擁有這麼幾個能推心置腹、遇到困難必定義不容辭的好友,更加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