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朝廷明知如此,還是留著他們。
「姐姐,我知道的,律法並不公平,若受害人是女人,那律法便會偏向男人,因為寫律法的人是男人,若受害人是窮人,那律法便會偏向富人,因為寫律法的是富人,若受害人是平民,那律法便會偏向官身,因為寫律法的是朝廷。即使真有這麼一部絕對公平的律法,依然不會被絕對公平的執行,因為執行者是男人、富人、朝廷,」金滿憤憤不平,本來她被救了出來,娘爹喜不自勝,但立馬要將她帶回老家去,省得被人議論,金滿打小就有主意,寧死不肯跟娘爹去鄉下,「為什麼執行律法者、書寫律法者不能是女人呢?」
蘇辭訝然,她沒有想到金滿年紀不大,說的話卻振聾發聵,讓人羞愧不已。
誰說不是呢?
……
蘇辭送走了陸子怡,留下了金滿。
姜晴回來的時候,朝歌城正好入夜。
姜晴住在長安街,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除了早朝和大臣議事,姜晴是在長安街批閱奏章。
蘇辭一進門,就聽到教習嬤嬤恨鐵不成鋼似的,嚴厲地說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這麼不聽話的家人子,即使是未來皇后,也不該如此肆意妄為,而應該穩重端莊,為天下女子做好表率。
姜晴一開始還聽著,看見蘇辭進屋後,便笑意盈盈地看著她。
教習嬤嬤說到一半,意識到什麼,倏地住了口。
姜晴笑道:「吃過飯了麼?」
蘇辭道:「沒有,等你呢,今天回來這麼晚?」
教習嬤嬤默默退到一旁。
宮女們將飯菜一一端上了桌。
姜晴道:「今天的事有點多,以後不用等我了。」
姜晴用過晚膳,就要批閱奏章。
蘇辭看一眼堆積如山的桌面,皺眉道:「你每天都要批閱奏章,不頭痛才怪。」
姜晴笑道:「有你在,頭就不疼了。」
蘇辭隨手拿起姜晴放在桌上的奏章,忍不住笑出了聲。
姜晴沒有阻止她,一旁的素見和妹如,還有阮安倒是嚇個半死。
教習嬤嬤更是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神色嚴厲:「奴婢該死,都是奴婢教導不周,姑娘不懂事,還請陛下恕罪!」
教習嬤嬤一跪,素見和妹如也跟著跪,喊著請陛下恕罪。
蘇辭莫名其妙,她看看教習嬤嬤,又看看姜晴,後者正一臉含笑地看著她。蘇辭道:「她們怎麼都跪下了?」
姜晴道:「別理她們。阿辭,為何笑?」
蘇辭道:「這趙知府不知是哪裡的知府?居然特意上奏章問你好不好,難道不好笑麼?」
姜晴也跟著笑起來:「他隔十天半個月就要呈個奏章問安,真是讓人無語。」
蘇辭道:「真是夠閒的,老來問你好不好,難道就沒有正事做嗎?」
姜晴笑道:「說起來,有人在奏章上提到了你。」
蘇辭奇道:「說我什麼了?」
姜晴掃一眼奏章,立馬會意的阮安就從放在左邊的奏章中抽出一本,呈在蘇辭的面前。
寫得簡單明了,就是蘇辭在清水縣被拐一事,按律法,那拐子和那家人要被處以極刑。
蘇辭道:「原來是這事,我還以為他們早被判刑了。」
姜晴道:「沒那麼容易。」
姜晴解釋道,凡是涉及判死刑的案件,地方官員不能直接執行。地方官員擬寫奏章提交至州官,州官同意後將意見交到刑部審查,若是更嚴重的案件,還需備案大理寺。如果都沒有異議,刑部會將結果報告給國主,由國主決定。
清水縣縣令和州官都認為那拐子和那家人本應該被處以極刑,但刑部侍郎認為,傳宗接代是人倫首要大事,那家人因害怕香火斷絕買下女人,情有可原,應當輕判。
蘇辭很生氣,當時要不是她豁得出去,哪還有機會回到朝歌城,恐怕一輩子都被關在清水村,被人侮辱生子,這刑部侍郎說得輕巧,看似句句有理,其實屁股早歪到一邊去了!
蘇辭心裡有了計較,道:「陛下怎麼想?」
姜晴莞然:「有事就是陛下,無事就是姜晴?」
蘇辭哼道:「按我朝律法,他們就應該受極刑!結果你的刑部侍郎倒好,說他們也是逼不得已,為續香火,應當從寬,他那麼好心,怎麼不去給人當孫子!」
姜晴哈哈大笑:「阿辭,你總是能讓我感覺驚喜。」
笑罷,姜晴又道:「侮辱皇后,自然是死罪。阿辭不必生氣。」
兩人三言兩語就決定了清水縣這幾人的性命。
確定以後,姜晴重新擬詔書,由心腹內侍送往刑部。
蘇辭看得新奇,連在一旁的素見和妹如不停地眼神示意也沒有發現。
姜晴笑道:「你想什麼呢,想得這麼入神?」
蘇辭嚴肅地道:「我想到一件事。」
姜晴道:「你又有什麼稀奇古怪的想法?」
蘇辭指著即將被送往刑部的詔書,道:「我在想,萬一這詔書在半路上被掉包,或是有人在路上打開修改,那豈不是糟了?」
剛接過詔書的內侍手一抖,差點將詔書摔在地上,他忙跪下道:「奴婢不敢!」
姜晴大笑起來:「你真是杞人憂天!」
蘇辭這才知道詔書有統一和詳細的規格,且用作詔書的絹布由織造局提供,凡發布正式詔書前,詔書還會被送往織造局驗證真假。
「姐姐,我知道的,律法並不公平,若受害人是女人,那律法便會偏向男人,因為寫律法的人是男人,若受害人是窮人,那律法便會偏向富人,因為寫律法的是富人,若受害人是平民,那律法便會偏向官身,因為寫律法的是朝廷。即使真有這麼一部絕對公平的律法,依然不會被絕對公平的執行,因為執行者是男人、富人、朝廷,」金滿憤憤不平,本來她被救了出來,娘爹喜不自勝,但立馬要將她帶回老家去,省得被人議論,金滿打小就有主意,寧死不肯跟娘爹去鄉下,「為什麼執行律法者、書寫律法者不能是女人呢?」
蘇辭訝然,她沒有想到金滿年紀不大,說的話卻振聾發聵,讓人羞愧不已。
誰說不是呢?
……
蘇辭送走了陸子怡,留下了金滿。
姜晴回來的時候,朝歌城正好入夜。
姜晴住在長安街,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除了早朝和大臣議事,姜晴是在長安街批閱奏章。
蘇辭一進門,就聽到教習嬤嬤恨鐵不成鋼似的,嚴厲地說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這麼不聽話的家人子,即使是未來皇后,也不該如此肆意妄為,而應該穩重端莊,為天下女子做好表率。
姜晴一開始還聽著,看見蘇辭進屋後,便笑意盈盈地看著她。
教習嬤嬤說到一半,意識到什麼,倏地住了口。
姜晴笑道:「吃過飯了麼?」
蘇辭道:「沒有,等你呢,今天回來這麼晚?」
教習嬤嬤默默退到一旁。
宮女們將飯菜一一端上了桌。
姜晴道:「今天的事有點多,以後不用等我了。」
姜晴用過晚膳,就要批閱奏章。
蘇辭看一眼堆積如山的桌面,皺眉道:「你每天都要批閱奏章,不頭痛才怪。」
姜晴笑道:「有你在,頭就不疼了。」
蘇辭隨手拿起姜晴放在桌上的奏章,忍不住笑出了聲。
姜晴沒有阻止她,一旁的素見和妹如,還有阮安倒是嚇個半死。
教習嬤嬤更是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神色嚴厲:「奴婢該死,都是奴婢教導不周,姑娘不懂事,還請陛下恕罪!」
教習嬤嬤一跪,素見和妹如也跟著跪,喊著請陛下恕罪。
蘇辭莫名其妙,她看看教習嬤嬤,又看看姜晴,後者正一臉含笑地看著她。蘇辭道:「她們怎麼都跪下了?」
姜晴道:「別理她們。阿辭,為何笑?」
蘇辭道:「這趙知府不知是哪裡的知府?居然特意上奏章問你好不好,難道不好笑麼?」
姜晴也跟著笑起來:「他隔十天半個月就要呈個奏章問安,真是讓人無語。」
蘇辭道:「真是夠閒的,老來問你好不好,難道就沒有正事做嗎?」
姜晴笑道:「說起來,有人在奏章上提到了你。」
蘇辭奇道:「說我什麼了?」
姜晴掃一眼奏章,立馬會意的阮安就從放在左邊的奏章中抽出一本,呈在蘇辭的面前。
寫得簡單明了,就是蘇辭在清水縣被拐一事,按律法,那拐子和那家人要被處以極刑。
蘇辭道:「原來是這事,我還以為他們早被判刑了。」
姜晴道:「沒那麼容易。」
姜晴解釋道,凡是涉及判死刑的案件,地方官員不能直接執行。地方官員擬寫奏章提交至州官,州官同意後將意見交到刑部審查,若是更嚴重的案件,還需備案大理寺。如果都沒有異議,刑部會將結果報告給國主,由國主決定。
清水縣縣令和州官都認為那拐子和那家人本應該被處以極刑,但刑部侍郎認為,傳宗接代是人倫首要大事,那家人因害怕香火斷絕買下女人,情有可原,應當輕判。
蘇辭很生氣,當時要不是她豁得出去,哪還有機會回到朝歌城,恐怕一輩子都被關在清水村,被人侮辱生子,這刑部侍郎說得輕巧,看似句句有理,其實屁股早歪到一邊去了!
蘇辭心裡有了計較,道:「陛下怎麼想?」
姜晴莞然:「有事就是陛下,無事就是姜晴?」
蘇辭哼道:「按我朝律法,他們就應該受極刑!結果你的刑部侍郎倒好,說他們也是逼不得已,為續香火,應當從寬,他那麼好心,怎麼不去給人當孫子!」
姜晴哈哈大笑:「阿辭,你總是能讓我感覺驚喜。」
笑罷,姜晴又道:「侮辱皇后,自然是死罪。阿辭不必生氣。」
兩人三言兩語就決定了清水縣這幾人的性命。
確定以後,姜晴重新擬詔書,由心腹內侍送往刑部。
蘇辭看得新奇,連在一旁的素見和妹如不停地眼神示意也沒有發現。
姜晴笑道:「你想什麼呢,想得這麼入神?」
蘇辭嚴肅地道:「我想到一件事。」
姜晴道:「你又有什麼稀奇古怪的想法?」
蘇辭指著即將被送往刑部的詔書,道:「我在想,萬一這詔書在半路上被掉包,或是有人在路上打開修改,那豈不是糟了?」
剛接過詔書的內侍手一抖,差點將詔書摔在地上,他忙跪下道:「奴婢不敢!」
姜晴大笑起來:「你真是杞人憂天!」
蘇辭這才知道詔書有統一和詳細的規格,且用作詔書的絹布由織造局提供,凡發布正式詔書前,詔書還會被送往織造局驗證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