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腦筋轉得飛快,乾脆改口稱呼李星回和衛長纓是岳父岳母。

  李星回想起自己當年去尚書府送聘禮也是如此,不禁深有感觸,扶起朱北生笑道:「賢婿不必多禮,春及刁蠻任性,不必與她見識。」

  衛春及重重地跺了一下腳,這朱北生不過叫了父親一聲岳父,他就投向了朱北生,居然還叫起賢婿,真是豈有此理!

  「我不教訓你,我就不是衛春及。」衛春及氣得差點吐血。

  「北生,抱歉,大姨母一直未給春及提起你們的婚事,因為覺得你們尚小,沒想到你這麼早就來了。」

  衛長纓倍覺歉意,因她背井離鄉,心中並不想女兒也如此,再者兒女才十六歲,雖說可以成親,但衛長纓還想把兒女多留一段時日。

  朱北生自從叫了岳父岳母后就表現得異常親熱,握著李星回的手不放,道:「聽說我還有一個表兄,叫王不留行,請問他可在?」

  「你表兄也在,春及,你去叫你阿弟來見北生。」

  李星回眉開眼笑,有女婿的感覺可真是太好了,簡直比自己兒女還要貼心。

  一時便來了一位形容俊逸風流的男子,雖是北狄人裝扮,但感覺更像是中原人,朱北生不覺自慚形愧,他一向自詡外貌出色,沒想到大姨母家的表兄才真是世上罕有。

  「我阿娘常稱表兄長大了必是天下第一美男子,此時一見果然如此,這風采令北生憾顏。」

  衛春及翻白眼,暗罵:「真會奉承!」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王不留行和朱北生也馬上熟絡起來,李星回看著更歡喜。

  衛長纓悄悄推著李星回,笑道:「比你當年會說話,更會討人歡喜。」

  這也難怪,朱律當年就十分會哄衛尊,他的兒子自然要青出於藍勝於藍了。

  「我當年太笨了。」李星回竊笑。

  當下,李星回擺下宴席招待朱北生,言談中得知朱律和王琅琊都晉升為國公,這十六年間又征戰了百越、百夷、新羅、扶餘等國。

  「外公和外婆也很安康,前年外公辭了官,他們常常念起你們。」

  當問起清玉公主時,李星回甚是意外,原來清玉公主當年回中原時,遇到了負傷的格日樂圖,並將格日樂圖帶到了中原。

  昭元帝封格日樂圖為寧安侯,賜名李君重,並將清玉公主下嫁給他,如今倒也夫妻恩愛,生下三子一女。

  衛長纓不語,她並未將當年清玉公主離開北狄時,給自己毒藥的事告訴給李星回,以免破壞清玉公主在李星回心中的印象。

  當然衛長纓也清楚,清玉公主和昭元帝只不過是故計重施,以防李星回有侵犯中原之心,而格日樂圖便是用來取代李星回的人選。

  「其實,清玉公主是不需要愛的,她一樣可以堅強地活著。」

  朱北生還說出了一個令衛長纓高興的消息,就是赤骨娶了小珠,兩人共同經營南街的「織襴」繡坊,如今「織襴」可是京畿最出名的繡坊,裡面的繡娘達到了兩三百人。

  每個人都是需要歸宿的,再鐵石心腸的赤骨也不例外,當他娶了小珠後,他就會明白小珠並不比清玉公主對他差,甚至還要勝出許多。

  人生姻緣有定數,但每個人都尋到了最終的歸屬。

  現在就是這些小輩的姻緣了。

  在王庭住了三天,朱北生便想去看望舅舅舅娘,李星回覺得正好培養這對小夫妻的感情,遂讓衛春及與朱北生一起去。

  衛春及也想路上給朱北生教訓,也欣然同意了。

  兩人才走幾日,朱律和衛長綃、王琅琊和衛長綾兩夫婦便趕到了王庭,原來衛長綃看到兒子的留書說要去北狄退婚,趕緊找朱律商量,決定趕到北狄去找兒子。

  他倆和衛長綾一說,衛長綾也一想自己的女兒也十六了,也是出嫁的年齡,想著當年訂的娃娃親,兩家一合計,便就帶著兒女趕往北狄,一則親人團聚,二家為兒女完婚。

  衛尊辭了官賦閒在家,李元青也是百無聊奈,一聽說他們要去北狄,也決定跟隨前往。而且李元青還惦記著張擊衣,心心念念要見兒子和兒媳。

  朱律和衛長綃除了朱北生這個兒子外,後來又生了朱難南和朱靖兩個兒子,衛長綾則生了兩女一男。

  李星回和衛長纓陡地見到這麼多的親人喜不自勝,只是李星回在衛尊面前仍是訥訥的,並不及朱北生在他面前從容。

  「多學學你女婿。」衛長纓揶揄他。

  李星回訕訕地笑,明明知道朱北生是來退婚的,但朱北生腦筋轉得快,跪在他的面前,叫一聲岳父就把他的心融化了。

  想當初他去見衛尊時,只是單膝下跪,還叫的是世叔,果然不如自己的女婿會來事。

  「大姊夫,怎麼沒看到北生和春及?」衛長綃想著兒子,又急著想見未來兒媳婦。

  「他們去見阿兄阿嫂了,走了幾日。」

  衛長綾的大女兒王狄生和王不留行相差半歲,她見王不留行面貌俊美無儔,風流倜儻,中原竟無男子及得上,才瞧得一眼,一顆芳心便繫上了王不留行,心中直歡喜父母為她訂下如此美滿姻緣。

  王不留行也很滿意王狄生,溫婉動人,有他母親的風範,言語間不禁對王狄生更多愛護關心。

  衛長綾和王琅琊看在眼中,喜在眉梢,這對小兒女真是一對天造地設的璧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