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對著黃禧再拱手一次,只聽不做,瞪著李善長道:「丞相,我還以為你這次出招是為了自己呢,沒想到啊,是給胡惟庸那蠢才鋪路,他為人焦躁輕浮,淮西遲早斷在他手上,我看你老的命,只怕也是要給他的,頤養天年?夢裡還差不多!」

  「你!」李善長捂著胸口,假病險些氣成真的,「住口,休要妄言。」

  吵架吵什麼最讓人生氣?問候祖先還是次要的,罵完了直接走人,那才是上道。這就讓對方有氣撒不出來,只能憋住火不知道往哪裡發。

  楊憲理也不理李善長,扯著楊希聖徑直又走了。

  黃禧見狀攙緊李善長,半拉半架把他停住,語帶深意:「消消氣,消消氣,丞相,您老身體不好,說不了太多話,不要再與他辯了,走吧,我送您出宮。」

  李善長回過神來,低眉道:「……黃公公說得是,老夫身體不好,不與他吵。」

  「哎,這就對了。」

  一臣一奴貼在一處朝宮外走去。

  楊憲這邊進了殿,還沒看清朱元璋的臉,就與楊希聖跪了下去,結結實實磕了兩個頭,趴在那裡不動了。

  朱元璋雖看不見、聽不見外面怎麼了,但清楚楊憲這麼久不進來,一定是和李善長撞上了,至於他們說了什麼,心裡猜出八九分。

  「為了咱納妃的婚事來的?」

  「回陛下,是。」

  「怎麼,你也來請罪?」

  「回陛下,臣有罪,臣弟也有罪。」楊憲懇切道,「臣弟與熊氏的婚約是多年前定下的,父輩們隨口一說,互換了約書,這麼多年一直沒人提及,也無人知曉,臣父以這是玩笑話為由,叫臣弟進京退婚,沒想到此子頑劣,見到京中繁華,什麼都忘了,連熊氏許給了聖上都不知道。」

  話里的意思,雖然責罵了弟弟,主要還是將責任推向熊家。

  「聽你的話,這是誤會一場,那依咱看也不要退婚了,咱已經把自己的聘禮要回來了,他們的嫁妝也退回去了,熊氏還嫁給你弟弟。」

  楊憲急了:「這怎麼能行呢?臣弟絕無謀害聖上的意思,他是……」

  朱元璋打斷了他的話:「你剛才說他頑劣是不是?」

  今天發生的事都太快了,楊希聖本不是什麼機靈的人,有些小聰明罷了,猛然扯上這麼大的變故,六神無主,被楊憲拉著來到武英殿裡,不尿褲子就算對得起年齡,此時哪敢說什麼,連求饒表忠心的話都說不出來。

  朱元璋是什麼人,一看就知道地上跪著是個的膽小鬼,沒有膽子算計自己。

  早在楊高孟見過朱標的那天晚上,父子兩個就隱隱有了猜測,只是他們本來就要制衡兩派,故而對這些都是默認的,朱元璋雖因他們算計到自己頭上而憤怒,但他本來也不太想娶熊氏,礙於面子不得不去做而已,將計就計,配合著李善長走到今天這步棋,倒也有點皆大歡喜的意思。

  「既然你說他頑劣,那咱幫你管教管教,省得他日後為非作歹,再把你害了,你看怎麼樣啊,楊大人?」

  楊憲緊閉雙眼,砰的一聲磕下頭去,額頭立刻青紫,既是在懲罰自己,也是在用這疼痛替弟弟哀悼:「臣謹遵聖意。」

  楊希聖慌了,膝行幾步,爬到楊憲身邊:「大哥,大哥……」

  楊憲頭也不回:「閉嘴,這裡是在御前,在陛下面前!沒有什麼大哥,只有大明的臣子。」

  朱元璋為他的識趣感到滿意:「好,咱也不是什麼暴君,你的弟弟,就刺字發配吧,經此一事,讓他長點教訓。」

  「……臣領旨。」

  楊憲顫聲道。

  第205章 閒暇時光

  除了李善長和楊憲,其餘的大臣們,誰也不知道那天在武英殿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年節過後,正月十六,百官們上朝後,才發現李善長竟然請了辭,而且皇上已經恩准,只等收拾收拾東西,他就能回鄉。

  這是朝局前所未有的大動盪,京城裡亂了半個月才靜下來,胡惟庸徹底上了位,他一上位,以楊憲為首的浙東就瘋了似的,找御史彈劾淮西的人,淮西這邊的人有幾個知道內幕,不知道的也無所謂,哪有挨了打不還手的道理,也找來御史彈劾回去。

  一番爭鬥下來,處理的人比軍需案還多些。

  朱元璋坐在殿裡樂開了花,每天收到的摺子像雪片似的那麼多,這時他還意識不到天下的貪官是殺不盡的,滿心滿眼為自己的成就高興,覺得家國有望。

  又過了幾個月,盛夏到了,楊憲的人頭落地。

  胡惟庸搖身一變成了宰相,汪廣洋被召回京,重新進入中書,用以制衡。

  有平衡就有失敗,這是天下的至理,誰也沒有辦法打破。

  ———

  陽光無遮無擋地傾灑,幸好昨夜剛下了雨,還算涼爽,道路兩旁的柳樹藏著一些夏蟬,唧唧哇哇地鳴叫。

  方孝孺駕著馬車進入應天府的城門。

  他跟隨父親的調任,在杭州生活了許多年,那裡雖然不差,到底沒有京城繁華出彩,抬頭望見高大巍峨的城牆,那種身感渺小的情緒,讓他忍不住讚嘆出聲。

  遠遠的,他還能看到宮門與旁邊的屋舍,那朱紅色的邊牆,還有上面的琉璃瓦,是整個大明最美的建築,透著一種通天的雍容華貴。

  車裡的方克勤道:「孝孺,怎麼樣,京城好不好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