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虛長皇貴妃幾歲,又是皇子的生母。還望皇貴妃從此將我和裕妃一體視之,裕妃有的協理六宮之權,也分與我一份。」

  秋雪在後面眼睛都瞪圓了。

  方才娘娘還說她白日做夢呢,她瞧著熹妃才是發痴夢!她與裕妃娘娘怎麼一樣,裕妃娘娘是最早就幫過自家娘娘的妃位,十餘年來從未算計過永和宮,更別提五阿哥打小就跟四公主這樣兄妹和睦。

  熹妃娘娘憑什麼要直接分一份協理六宮之權?憑會做夢不成?!

  姜恆轉了轉腕上的鐲子:「既然熹妃說是交換,那你要拿什麼換?」她其實大約有了猜測,但還是想聽熹妃自己說出來。

  熹妃沉聲道:「臣妾會給皇貴妃一個承諾:若是弘曆做了儲君,臣妾保證會勸說他,絕不為難皇貴妃,更不為難公主這個妹妹。」她意味深長:「皇貴妃必是知道,公主與皇子還不同,最是經不起為難的。」

  熹妃話音未落,便見皇貴妃笑了,接著冒出來一句她沒怎麼聽懂的話:「原來是來賣保險的啊。」

  在姜恆心裡,熹妃這話就像是賣保險一樣。是,弘曆當然有登基的可能。熹妃提前來販賣危機感,然後給姜恆一個兜底的承諾,想換取現在的利益。

  挺好的推銷套路,但是……

  「不必了。」姜恆斷然回絕。

  熹妃想過皇貴妃會猶豫會拿捏人會想要更多實在的保證,但真沒想到她一口拒絕。

  不由色變:「難道娘娘是覺得自己兒子一定能夠做皇儲嗎?」

  姜恆搖頭:「儲位事是天子事,除了皇上誰能定準。我不應,不過是你不可信罷了。」

  「一來,熹妃你從前面上平和無爭,私下卻三番兩次傳散流言更早早收買永和宮人,可謂為人外磊落實陰窄,不可與謀。」

  熹妃完全怔住,她實沒想到皇貴妃會這麼不給她面子。

  對姜恆來說這不給面子才剛開始:熹妃回宮後,她沒有去翻舊帳,已經是看在宮裡兩樁喪事的份上了。

  熹妃卻主動上門來PUA她,那就不好意思了。

  姜恆對熹妃的臉色恍如不見,繼續淡然道:「二來,熹妃對四阿哥並沒有那麼大影響力——四阿哥哪怕真做了皇上,熹妃想來也只能是後宮耳聽不見眼看不見的婦人而已。譬如現在朝上安南戰事,四阿哥就此事上了什麼摺子?心內是什麼主意?如今又在哪一部學著辦差?」

  「熹妃知道嗎?只怕熹妃知道的還不如前朝隨便一個臣子多。」

  被熹妃緊緊盯著,姜恆也沒什麼感覺:年氏當年以南海神鱷的造型揮舞大剪刀都不過如此,何況熹妃眼神殺。

  而熹妃,不知是猛然破防呆住了,還是她腦子不如年氏反應快。姜恆說完話後都開始端茶杯喝茶了,熹妃才驟然起身:「你……」

  姜恆淡然截斷:「你?熹妃去圓明園多年,竟連位份敬稱都忘了?」

  「說來,熹妃與其來本宮這裡販賣焦慮,倒不如回去彌補下生疏多年的母子關係。」

  時間改變了許多事,不只有兩人位份的改變,還有人的情感。弘曆這些年是怎麼孤自一人在宮裡掙扎的,姜恆想也可知。母子親情固然存在,但眼見生母栽的這樣大跟頭,讓他再信任熹妃的處事水準那是不可能了。

  母子二人應該交流很少,否則以現在朝上的形勢,弘曆絕不會贊同生母來永和宮。

  熹妃來時的打算和信心,此刻完全粉碎。她眼前一陣發花,自己也分不清是被氣的頭暈眼花,還是畏懼。

  這樣的模糊中,她卻還將皇貴妃鬢邊一隻東珠釵看的清清楚楚。

  她知道該怎麼樣反擊了!

  熹妃扶了扶桌子,站直了冷道:「皇貴妃口舌鋒利,早十幾年於年氏的生辰宴上,臣妾就見識過了!但口舌再利又如何,皇貴妃應當也心知肚明,如今這個皇貴妃的位份就是皇上能給的最好的位份了!皇上這一朝,娘娘想來是做不成皇后的。」

  似乎是覺得終於抓住了姜恆的痛腳,熹妃的聲音有些失真,像是一把碎珠子落在瓷盤上一樣帶著破碎感。

  「皇上要平衡朝局,就不會立皇后,免得哪位皇子成了嫡出,成了名正言順的儲君,重蹈先帝爺時先太子驕縱失矩拉攏朝臣的禍事!」熹妃看著姜恆鬢邊的釵,東珠是皇后的專屬飾品,內務府不會送錯。那應當是皇上私下送了來安慰皇貴妃的。

  可給了她東珠又如何?專寵多年又如何?

  熹妃冷道:「哪怕有東珠釵也不過只能私下戴一戴,大典之上依舊只能穿皇貴妃的朝服,帶琥珀朝珠,而不是東珠朝珠!」

  姜恆還真是第一次見熹妃這樣鋒芒外露。

  應該是破防挺厲害的。

  熹妃的破防,忽然讓她想到了中秋前皇上與她說的話。

  皇上神色很平靜,跟聊家常一般說起:「皇后的周年祭禮已然過了。朕讓欽天監為你算個好日子,好下封后的聖旨。」

  姜恆原本在對著鏡子梳發,聞言不由轉頭看皇上。

  皇上就順手接過她的梳子慢慢梳著,並不在乎方才的話若是傳出去會是多麼地震的效果一般,似乎冊封皇后就是這麼順理成章,就像犀牛梳穿過柔順的髮絲一樣。

  他繼續道:「聖旨先下,冊封禮要等皇額娘滿三年孝期後。」

  姜恆下意識點頭:這是正例,譬如先帝爺駕崩,皇上登基後也是先擬封后的聖旨,雍正三年補行的冊封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