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為有城牆隔阻,後方的齊軍需要爬梯子上城牆,到了城牆上以後,又只能順著樓梯往下,而樓梯只有兩米多寬,宛若閘口,將上了城牆的齊軍堵住,使得他們無法像在平原上那樣一窩蜂地全部壓上來,人數優勢受到極大扼制。

  賴瑤退下城牆後,又上了主將大帳,調動騎兵把下城牆的樓梯口奪回來。

  一個個千總營軍陣、佰長營軍陣將所處範圍內的齊軍斬殺後,再在騎兵的掩護下重新回到樓梯口,對齊軍進行截殺、分流。

  沐瑾在大營中聽到喊殺聲,提著長刀,帶著衛隊,殺進了戰場。

  姜承下令全力進攻之後,便聽到有探子來報,長嶺山上的守軍下來了,要抄他們的後路。他當即下令禁軍集合,全力攔截追過來的長嶺山下來的守兵,把姜祁也交給了他們。

  明明大軍都已經拿下城牆,卻久不開城門,再聽到城樓里喊殺聲震天,顯是情況不太好。他不放心戰場,帶著衛隊爬上城樓,抬眼望去,只見城牆後方的軍陣森嚴、攻守有序,進入戰場的齊軍便如同入了屠宰場的羔羊。

  那些兵卒子們以力奮力殺開的口子,實則是對方放開的閘口,為的是讓後方的淮軍收拾他們。

  那一個個軍陣就像鋒利的屠刀,不斷地絞殺攻進城中的齊軍。可是,都已經拿下了城牆,打進了長嶺關內,大軍陷在交戰中,這時候想撤都已經晚了。

  他們要是撤,會遭到追擊,許多人會陷在戰場上,最後活著回去的,只怕連十萬之數都不到。

  姜承看著對方的軍隊,心頭髮狠。既然沒法撤,那就最大限度地消耗掉沐瑾的兵力。沐瑾只有十三郡之地,而齊國占據半壁江山,在兵力補充上占據絕對優勢。

  他當即撕下裡衣,用手指醮著地上的血,寫了一封血書,讓親信帶著血書、護送姜祁回京,交到他大哥太子姜乾手裡。

  之後,姜承親自帶著人,沖開了樓梯口,又把城門通道占住,讓人把堵城門的沙袋石頭搬開,放城外的大軍進來。

  賴瑤哪能讓他們把城門打開,調動衛侯嵐鏗率人親自去把城門搶回來。

  嵐鏗跟姜祁可是老對手,也認識姜承,帶著殺過去,將死守在城門口不退的姜承斬於馬下,奪下城門口以後,親自帶兵守著。

  下午,嵐樟帶著五千從山裡下來的投石營隊軍到了。

  他們從後方殺向齊軍,頓時齊軍亂了起來。

  城裡的人聽到外面的喊殺聲,知道是嵐樟到了。

  嵐鏗當即讓人搬開城門口的沙袋、石頭,親自帶著人殺出去,接應嵐樟。

  城門一開,騎兵也趁機衝出城去,殺入了齊軍中。

  城裡城外陷入大混戰。齊軍不知道姜祁被落石砸中已是危在旦兮,記著攻城的命令,死戰不退,一直激戰至入夜,戰場上已經不剩不一兵一卒才結束戰鬥。

  沐瑾的軍隊遇到這樣一支拼死作戰的軍隊,哪怕仗著兵甲武器軍隊之利,傷亡亦是不少,許多人在戰鬥結束後,累得直接虛脫在地,一動也不想動。

  騎兵的馬在戰場上來回奔跑,好多都累得開始吐白沫了。

  長嶺關城牆上、樓梯上、城牆內外堆積滿屍體、滿地鮮血。樓梯上、水溝旁,血水匯成小溪流。

  全軍上下一個個累得連清點戰功的力氣都沒有了,在歇了口氣緩過來後,便又掙扎著起身,先送傷兵去醫治。

  盔甲再厚,防禦再嚴實,遇到拼了命的齊軍,傷亡亦不算少。

  賴瑤、楚尚麾下的長嶺山守軍,沒經歷過東安關那樣的慘烈戰事,也沒見過像齊軍這樣死戰不退的悍兵,根本沒有想到,對方被砍翻後,胳膊都沒有了,還會爬起來往人身上撲,用牙咬,握住斷掉的長戟杆、矛頭撲到人身上,往眼窩裡扎、往脖子裡扎,但凡有一口氣,都還要反抗。

  衛侯麾下的兵,別看都是一群半大的孩子,拼起命來比齊軍還要兇猛,一個個跟餓狼似的,能一刀子砍翻絕不用第二刀,不給齊軍半點喘息之機,不留任何活路的打算,傷亡反而是最小的。

  騎兵習慣了跟草原人在馬背上作戰,一直不停地來回奔襲,根本沒有停下來跟步兵慢慢耗的時候,齊軍想找他們拼命都逮不著,傷亡也不大。

  賴瑤清點完麾下人數,得知傷亡過半,心疼得心都在滴血。

  她痛定思痛,深刻反省,她跟楚尚,以及所領的兵還是有點手軟,下手不夠狠絕。這是戰場!你死我活的戰場。東陵齊國的人兇狠,他們養出的兵也兇狠,與打不贏就投降的西邊諸郡不一樣。

  沐瑾是真沒想到,齊國的軍隊打進攻都能打到不剩一兵一卒死戰不退,不僅是底下的兵將,連姜祁的兒子也都這樣。

  軍情部將軍齊仲來見沐瑾,身後還抬著一具蓋著布的屍體。

  沐瑾看了眼齊仲,又將目光落在屍體上,問:「誰的?」

  齊仲掀開布。

  沐瑾先看到的是一張帶有血污的臉,上嘴唇留著鬍子,看起來約有四十來歲的模樣,隱約有點眼熟,像是在哪見過。隨即,那男子盔甲上的龍頭肩章印入眼帘,驚得他「噝」了聲,頓時想起,這人姜祁那一母同胞的親弟弟睿王特別像。

  他問道:「這是姜祁?」

  齊仲道:「在戰場上讓嵐樟用投石機砸了,之後姜承派人繞山道想把他送回去,叫我們斥侯給截了。逮著的時候,他已經斷氣,腿骨斷了,肋骨、腰脊都斷了。」他說完,又把收繳到了血書、姜祁隨身帶的玉璽交給沐瑾,道:「瑞王姜承給太子姜乾的親筆血書,字字泣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