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留給她的只有一襲背影和依舊吵鬧的聲音。

  --

  裴婼一路上心緒不寧,幾乎是馬不停蹄的趕回了府,回了府後又吩咐綠衣去找龍五。

  她隱隱地抱有些希望,昨天龍五來過,帶來了他的信卻沒有跟她說起這個事,那是不是說明寧暨沒有事?

  又或者,出事只是寧暨傳的假消息?

  她在臥房裡找到了溫氏,推門進去即問,「娘,寧暨是不是失蹤了?」

  溫氏正愁著呢,他們也是昨晚才得的消息,今日裴婼前腳剛離開裴國公就去了寧王府,至今還沒有新的消息傳來。

  溫氏見她這麼問,心知她多半已經知曉,「婼婼,你別擔心,你爹說雪崩的那處一個人也沒見著,說不得人已經出來了,只是這冰天雪地的迷了路而已,再者消息傳遞也要幾天,說不定這會兒人已經好好的了。」

  是真的,平樂說得不錯,寧暨失蹤了。

  裴婼覺得有些冷,剛剛一路回來都沒有發覺這樣冷。

  她身子微微顫抖,問:「爹爹去哪了?」

  「寧王府,應當很快就回來了,婼婼你先坐下來。」溫氏扶著她的肩膀,把她按在椅子上,繼續安慰:「你現在想太多也沒有用,世子此前可是在戰場上殺敵的,哪會那麼容易出事。」

  裴婼不言一語,只是臉色一下冷了下來,不知在想些什麼。

  溫氏陪著坐了一會,不斷往外頭張望,希望裴國公能帶回來些好消息。

  寧暨雖還不是她的正經女婿,可這三番兩次的她也看出來這倆人間不簡單,要是他出事了那難過的除了自己女兒還有誰?

  但是撇開這些不說,單就寧暨救了自家女兒這幾回,心裡也是不希望他出事的。

  裴國公沒回來,綠衣先到了,一頭的雪,額上卻還有汗,明顯是跑著回來的。

  綠衣大喘了幾口氣,道:「姑娘,龍五不見了。」

  綠衣還在繼續說:「我按著姑娘給的法子去了那間小屋,給了信號,可是無人應答。後來我便大著膽子進去,發現裡頭一個人都沒有,又問了隔壁大嬸,說是昨夜就一直沒見人回來過。」

  裴婼當下一凜,手裡帕子攥得緊緊。

  真出事了。

  --

  寧王府里早就坐滿了人,除了昨夜聽聞消息暈過去的老太太在屋子裡歇息,其餘人都繃著臉坐著。

  沈青秋是個急性子,捏了拳頭道:「爹,將軍,要不我帶人去找,這樣干坐著也不是辦法。」

  「胡鬧!」沈相斥了一聲。

  沈青秋看著主位上一臉愁容的老寧王與寧王,明白他們比自己更急切,緩和了語氣:「將軍,這好好的怎麼就失蹤了呢,是不是消息有誤?」

  不會有誤。

  外頭傳聞寧暨只是失蹤,可寧振戚私底下得的消息可不是失蹤那樣簡單,

  出事的地方是北城一處靠山的地方,北城已經靠近邊關,大多是胡人和漢人雜居。

  胡人蠻橫、性子沖,早就不服漢人管教,平日裡沒少惹事。

  這回碰上雪災更是將矛盾激化,寧暨帶著糧食和兵馬到時當地胡人已和官府為了糧食產生衝突,鬧得不可開交,打殺劫掠之事時有發生。

  寧暨去後,帶兵把鬧事的人統統抓了起來,又按著人頭把糧食一一分發下去。

  可胡人依舊不滿,眼中只盯著寧家軍帶去的糧食。

  其中細節知曉不多,可後來便有了雪崩一事。

  那山只是座小山,雖說積雪深厚,可萬萬也沒到雪崩的程度,因此這事是不是人為一眼就能分辨。

  若是人為,那現在寧暨應當就是在那胡人手中。

  按道理寧振戚也不該擔心太多,畢竟這次寧家軍跟過去的就有幾千上萬人,雖然分布各地,但一天內召集在一塊不是難事。

  可問題在於綁了寧暨的是胡人……若他們知曉不過半年前就是寧暨帶兵將進犯的胡人殺了個片甲不留,那說不得會做出什麼事來。

  寧振戚想到這又重重嘆了口氣。

  「將軍,現在我們該如何是好?」沈相問道。

  「我昨夜已經安排了林衛過去,快馬加鞭明日應該就能到了。」

  這也是寧振戚擔憂的另一點,寧暨這次出去帶的都是校尉,千夫長,他怕若是失了寧暨這群人變成一盤散沙,到時候即使人再多也是無用。

  「世子福大命大定不會出事的。」當下也不能做什麼,眾人只好這樣安慰自己。

  「我看當初世子就不應該接下這個活,吃力不討好不說還惹得一身騷。」沈青秋在一邊憤憤不平,「說得好聽是賑災,誰不知道不過是太子一黨早就看寧家軍不順眼了,這才迫不及待把世子給推了出去。」

  「我看啊,這事說不定就是太子聯合胡人一起謀劃的。」沈青秋口不擇言,又被沈相狠狠一記眼刀:「青秋!慎言!」

  沈青秋到底沒再說,可幾人都不免想得遠去了。

  這事,不到最後真不知是不是太子或者長安的勢力摻和在裡面。

  沈相道:「現在太子與端王都在禁足,昨夜消息送到宮中的時候我恰好也在,聖上的意思是盡全力施救,讓當地刺史配合。」

  「此事不能排除太子與端王的嫌疑,我們派些人守著兩邊,若是真與兩人有關也好順藤摸瓜。」裴國公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