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蕭章遠不知在想什麼,聞言呵呵一笑,「世子如今也管上這內政之事了?本王若是沒記錯的話,長安外還有三萬寧家軍吧?如今可還安好?」
「好是挺好的,寧家軍肚量小,不吃朝廷的霉米也能養活。」寧暨緩緩一笑,語氣淡然。
陳岫在一邊冷汗涔涔,目光在倆個高大男人間來回巡視。
「寧世子你.......」陳岫就要開口,被蕭章遠抬手打斷:「你來找父皇到底為何?」
「太子多疑了,不過是寧暨初回長安,想為寧家軍謀些好罷了,今後寧家軍還望太子殿下與陳尚書多加關照。」
都是虛話,倆人自然懂。
「太子殿下近期倒是與裴國公走得近。」寧暨挑了挑眉,不經意間說著。
「裴國公清廉持政得民心,本王確應虛心學習。」
寧暨呵呵一笑:「是,太子有此覺悟,天啟朝必將長盛不衰。」
寧暨話語諷刺,蕭章遠正欲發作,宮人來報:「寧世子,聖上宣召。」
等人離開後,陳岫問:「太子,這寧暨到底是什麼意思,他知道鸞山的事了?」
蕭章遠看著剛關上的門,眼神漸漸陰鷙,手捏著酒杯緊緊不放。
「無論他知道不知道,無論他所求為何,這個人不能多留。」蕭章遠發著狠道。
陳岫大驚失色,趕緊勸說:「太子不可,現如今天啟朝邊境線布的都是寧家的兵,而且三萬寧家軍就在邊上,要是寧暨沒了,這長安城怕也是危啊。」
「寧家軍難道就不是我天啟朝的兵了,為何要為他寧家所獨有?父皇竟也任由他們,實在是養虎為患!」
陳岫嘆息一聲,「寧家軍自老寧王一輩就開始為國效力,如今勢力哪是能收回就收回的,太子切莫著急,總得慢慢來,何況我們如今給寧家軍的軍器......」
蕭章遠厲眼掃去,陳岫不再說話。
--
寧暨進了殿後未拐彎抹角,直接說明來意。
建成帝沉了臉不言一語,可那怒氣已經磅礴而出了。
按說林家一族是宮中受寵的妃子母家,明面是又是依附著太子的,如若不是天大的過錯都不至於被處理。
可寧暨呈上來的證據實在讓人氣憤。
林家仗著自己是烏城地頭蛇,公然霸占公家財產,將鸞山礦產據為己用。
而這事又連著前些日子工部與兵部報上來的鸞山封禁一事,細細一查竟是林家與工部駐守鸞山的頭目合計,想將鸞山剩下的礦產私有。
堂堂皇室這樣讓人欺負到頭上來,皇位上的人怎能安坐。
證據所列詳實,讓人找不到一絲遺漏。
裡頭雖只列了林家犯法的經過,可建成帝豈會不知這背後是誰在為林家撐腰,林家又是為誰在辦事。
所以建成帝氣歸氣,只是這裡頭到底是在氣林家的藐視王法還是氣太子的大膽作為就無人可知了。
龍椅上的人放下那沓厚厚的紙張,一隻手撫著額頭,看得出極為憂慮。
寧暨與皇帝稱不上熟識,不過建成帝愛才,招了寧暨單獨見過幾回。但與從小寵愛著長大的太子比起來,建成帝心裡總有一桿稱。
「這樣詳盡的證據,就連大理寺都未必能搜集全,你個二十出頭的小兒又是從哪裡來的?」建成帝問。
寧暨拱手:「回聖上,微臣也只是機緣巧合下得了這份東西,此前回長安途中途徑烏城邊上一小鎮,正好遇上了那烏城裡的典史,聊了幾句才知小小烏城竟能如此藏污納垢。」
「聖上,天子腳下豈容他人這般放肆,此事牽連甚廣微臣並未宣揚,可聖上,今日有一個林家,明日就會有一個陳家,殺雞方可儆猴。」
什麼巧遇都是假的,烏城典史倒是不假,如今正扣在某個角落呢。
何況這些事哪是聊幾句就能聊出來的。
建成帝本也不在乎他到底是怎麼拿出這份證據的,接著問:「那以你之見,林家應如何處理?」
「微臣不敢妄言。」
偌大宮殿裡靜了下來,建成帝一臉疲態的揮揮手,「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寧暨躬身,離開。
殿外此刻太陽正烈,曬在青石板上仿佛有層熱氣冒出來,廊下伺候的宮人衣內早已大汗淋漓。
秋老虎最是兇猛。
第27章 他急了他急了
回府路上, 寧暨問徐白:「父親祖母可在府中?」
「在的。」
「國公府如何了?」
「裴國公與裴公子倒沒什麼,按著常日上朝去書院,只是國公夫人有些謹慎, 寸步不離裴姑娘。」徐白明白世子想問什麼, 接著道:「裴姑娘看著好些了, 手上的傷也按時換了藥,大夫說日後注意不碰著水不提重物便會慢慢恢復,只是好似心情尚是不佳,還要反過來安慰國公夫人。」
徐白說完, 悄悄隱匿在馬車一角,也不指望世子會說些什麼。
寧暨是沒說什麼, 只是回府之後說的做的卻讓人出乎意料。
前院裡寧梧洗正在寧老太太跟前玩,一片喜樂融融。
寧暨進屋來,先是吩咐了人把寧梧洗帶下去,又讓徐白去叫書房裡的寧振戚和寧老爺子。
寧暨正襟危坐, 一向和善的老太太也不敢說話, 直到寧振戚來了才驀然一松。
「阿暨, 發生了何事?」老太太問。
「好是挺好的,寧家軍肚量小,不吃朝廷的霉米也能養活。」寧暨緩緩一笑,語氣淡然。
陳岫在一邊冷汗涔涔,目光在倆個高大男人間來回巡視。
「寧世子你.......」陳岫就要開口,被蕭章遠抬手打斷:「你來找父皇到底為何?」
「太子多疑了,不過是寧暨初回長安,想為寧家軍謀些好罷了,今後寧家軍還望太子殿下與陳尚書多加關照。」
都是虛話,倆人自然懂。
「太子殿下近期倒是與裴國公走得近。」寧暨挑了挑眉,不經意間說著。
「裴國公清廉持政得民心,本王確應虛心學習。」
寧暨呵呵一笑:「是,太子有此覺悟,天啟朝必將長盛不衰。」
寧暨話語諷刺,蕭章遠正欲發作,宮人來報:「寧世子,聖上宣召。」
等人離開後,陳岫問:「太子,這寧暨到底是什麼意思,他知道鸞山的事了?」
蕭章遠看著剛關上的門,眼神漸漸陰鷙,手捏著酒杯緊緊不放。
「無論他知道不知道,無論他所求為何,這個人不能多留。」蕭章遠發著狠道。
陳岫大驚失色,趕緊勸說:「太子不可,現如今天啟朝邊境線布的都是寧家的兵,而且三萬寧家軍就在邊上,要是寧暨沒了,這長安城怕也是危啊。」
「寧家軍難道就不是我天啟朝的兵了,為何要為他寧家所獨有?父皇竟也任由他們,實在是養虎為患!」
陳岫嘆息一聲,「寧家軍自老寧王一輩就開始為國效力,如今勢力哪是能收回就收回的,太子切莫著急,總得慢慢來,何況我們如今給寧家軍的軍器......」
蕭章遠厲眼掃去,陳岫不再說話。
--
寧暨進了殿後未拐彎抹角,直接說明來意。
建成帝沉了臉不言一語,可那怒氣已經磅礴而出了。
按說林家一族是宮中受寵的妃子母家,明面是又是依附著太子的,如若不是天大的過錯都不至於被處理。
可寧暨呈上來的證據實在讓人氣憤。
林家仗著自己是烏城地頭蛇,公然霸占公家財產,將鸞山礦產據為己用。
而這事又連著前些日子工部與兵部報上來的鸞山封禁一事,細細一查竟是林家與工部駐守鸞山的頭目合計,想將鸞山剩下的礦產私有。
堂堂皇室這樣讓人欺負到頭上來,皇位上的人怎能安坐。
證據所列詳實,讓人找不到一絲遺漏。
裡頭雖只列了林家犯法的經過,可建成帝豈會不知這背後是誰在為林家撐腰,林家又是為誰在辦事。
所以建成帝氣歸氣,只是這裡頭到底是在氣林家的藐視王法還是氣太子的大膽作為就無人可知了。
龍椅上的人放下那沓厚厚的紙張,一隻手撫著額頭,看得出極為憂慮。
寧暨與皇帝稱不上熟識,不過建成帝愛才,招了寧暨單獨見過幾回。但與從小寵愛著長大的太子比起來,建成帝心裡總有一桿稱。
「這樣詳盡的證據,就連大理寺都未必能搜集全,你個二十出頭的小兒又是從哪裡來的?」建成帝問。
寧暨拱手:「回聖上,微臣也只是機緣巧合下得了這份東西,此前回長安途中途徑烏城邊上一小鎮,正好遇上了那烏城裡的典史,聊了幾句才知小小烏城竟能如此藏污納垢。」
「聖上,天子腳下豈容他人這般放肆,此事牽連甚廣微臣並未宣揚,可聖上,今日有一個林家,明日就會有一個陳家,殺雞方可儆猴。」
什麼巧遇都是假的,烏城典史倒是不假,如今正扣在某個角落呢。
何況這些事哪是聊幾句就能聊出來的。
建成帝本也不在乎他到底是怎麼拿出這份證據的,接著問:「那以你之見,林家應如何處理?」
「微臣不敢妄言。」
偌大宮殿裡靜了下來,建成帝一臉疲態的揮揮手,「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寧暨躬身,離開。
殿外此刻太陽正烈,曬在青石板上仿佛有層熱氣冒出來,廊下伺候的宮人衣內早已大汗淋漓。
秋老虎最是兇猛。
第27章 他急了他急了
回府路上, 寧暨問徐白:「父親祖母可在府中?」
「在的。」
「國公府如何了?」
「裴國公與裴公子倒沒什麼,按著常日上朝去書院,只是國公夫人有些謹慎, 寸步不離裴姑娘。」徐白明白世子想問什麼, 接著道:「裴姑娘看著好些了, 手上的傷也按時換了藥,大夫說日後注意不碰著水不提重物便會慢慢恢復,只是好似心情尚是不佳,還要反過來安慰國公夫人。」
徐白說完, 悄悄隱匿在馬車一角,也不指望世子會說些什麼。
寧暨是沒說什麼, 只是回府之後說的做的卻讓人出乎意料。
前院裡寧梧洗正在寧老太太跟前玩,一片喜樂融融。
寧暨進屋來,先是吩咐了人把寧梧洗帶下去,又讓徐白去叫書房裡的寧振戚和寧老爺子。
寧暨正襟危坐, 一向和善的老太太也不敢說話, 直到寧振戚來了才驀然一松。
「阿暨, 發生了何事?」老太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