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溫氏淡淡瞥她一眼,加重了語氣道:「從明日起,你隨你阿兄去書院上學。」

  晴天霹靂,裴婼驚得咳嗽起來,連忙用帕子掩了,而後又動作熟練地去看那純白帕子,心裡驀然放下心來。

  那上頭沒有血。

  溫氏沒注意到她的細小動作,只因一直忘不了先前那些傳進她耳中的閒言碎語,說什麼裴家女兒只有張臉能看,其他什麼也不會,就是個空瓶子。

  還說什麼這樣的姑娘誰家會要,娶進來還得伺候著,敗壞家風,更有甚者,說她不知整日裡幹些什麼,拋頭露面一點沒有大家閨秀的樣子。

  溫氏當時氣得心肝疼,可又不能發作,只好將這幾個長舌婦記在心裡,往後遇見了有她們好受的!

  說起來如今裴婼這個性子也是他們一家寵出來的。

  當年溫氏生裴婼時早產,好是一番驚險,溫氏再不能有孕,裴婼也從小孱弱,大夫都讓做好準備了,誰知她竟活了下來。

  從此以後,溫氏事事順著裴婼,不求她大富大貴,不逼著學那些琴棋書畫,只盼她能平平安安長大,順心順意的就好。

  可是她的婼婼越長越好,容貌自不必說,這長安城裡怕是沒幾個能與之相較,性格爽朗,一點沒有閨閣人家的嬌氣,尤其會哄人開心。

  十四五歲的女孩子正是好年華。

  溫氏近來本來就愁得緊,及笄過後就要給她議親,要是還是這樣……

  溫氏一肚子氣,卻偏偏又明白她們說的有幾分道理,這會裴婼撞槍口上了,又是一記眼風掃過去。

  裴婼霎時不敢辯駁,弱弱道:「可是娘親,我都十五了……」

  天啟朝民風開放,女子也可入學堂,只是與男子所學不同,大多是些琴棋書畫之類。

  尋常百姓自不會費此心機,因此學堂里的女子大多是長安勛貴人家出身,小的七八歲入學,大的也就十四五歲,不過少數人罷了。

  裴婼十五歲入學,在她看來,確實丟人。

  「十五又如何,那禮部侍郎的女兒不也十五才入學。」溫氏到底心疼女兒,拉著她的手說:「娘親也不是非要你學成歸來,只是該會的還是要會,要不將來帳都算不清楚還怎麼管家?」

  剎那間,裴婼想到了什麼,而後一反常態的靜了下來。

  未嫁前,邱芊芊那些人就老愛說太子才不會喜歡她,人家太子要娶也會娶御史家丞相家知書達理的姑娘,她就算硬黏著也無用。

  她以前沒覺得自己那樣不好,起碼活得比那些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暢快多了。

  至於以後嫁了人管家這回事也壓根不在她的考慮範圍內,有他爹她娘阿兄在誰能欺負得了她去?

  於是裴婼偏不信,最後自己打自己臉。

  上輩子蕭章遠那般不喜她,說到底也是因為她不夠溫柔賢惠吧,彈琴不會作畫不會,胸無點墨只愛看些雜書,她後來看開許多,可胸中總憋著一口氣。

  那口氣在林采兒入宮後更甚,人人愛拿她與林采兒比,堂堂太子妃被比得一無是處,流言蜚語處處縈繞。

  重來一世,她就算不嫁蕭章遠,可也不能再荒廢人生了。

  裴婼握了握拳,「好,娘親,我明日就和阿兄去書院。」

  溫氏驚了,她原以為要費一番唇舌才能說動女兒的,同時也做好了她會撒潑攪鬧拒絕的後手,可是怎麼……這麼簡單?

  「當真?」

  「嗯!」裴婼重重點頭,想到了什麼,復又狡黠道:「可是娘親你得答應我一件事。」

  「何事?」

  「你先答應。」

  「好,我應了你。」

  裴婼偷偷笑了,那看來去書院也不是件什麼為難的事了,挽著溫氏的胳膊撒嬌:「上學太累了,婼婼想每天晚上都能吃到娘親做的菜。」

  溫氏沒好氣瞪她一眼,就知道這人不會做虧本的買賣。

  --

  國公府。

  裴國公和裴玦都未睡下,在廳堂里一邊對弈一邊等娘倆回來。

  「爹!阿兄!」裴婼人未至聲先到。

  父子倆對視一眼,停下手中棋子,等人進門。

  等到人跨過門檻,裴國公開始擺臉:「咋咋呼呼的,沒一點姑娘氣質。」

  裴婼還不知道自己的爹,壓根不當回事,甜甜笑著來到跟前,「一日未見,想父親與阿兄了」

  不是一日未見,是中間已經隔了一輩子。

  裴婼忍著的淚在撲到裴國公懷裡那一刻默默流了下來,又想著上輩子父親與阿兄遭遇的苦難,一時更加難以控制,只好拼命忍著。

  裴玦在一邊笑了開來,問她:「今日寧王府可好玩?見著『小戰神』了嗎?」

  「嗯,就那樣吧。」裴婼悶悶說。

  倒是溫氏挑了些重點跟兩人講,隨後兩人又是一陣關心問候。

  「阿玦,婼婼明日要與你一同去學院,你帶著她去夫子那邊辦個入學。」溫氏又道。

  裴國公與裴玦瞬間睜大了雙眼,「婼婼要去上學?」

  溫氏點點頭,「嗯。」

  裴玦仍是有點不敢相信,戳了戳妹妹:「你同意了?」

  「要不是娘親答應每天晚上給我做菜,我才不同意呢。」 裴婼又哭又笑。

  裴國公聽完朗聲大笑, 「那婼婼這學你必須得上,你爹也想沾沾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