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木青急忙從後抱住了小黑。它力氣比她想像中要大許多,差點脫手而去。急忙喝了一聲,小黑這才停了下來,扭頭有些委屈地看著她。
母猴如夢初醒,從小黑身前扯過了小猴的一條腿,幾乎是半拖半抱地上了樹。伴著一聲尖利的嘶吼,猴子們像隱身了似地一下消失在了樹叢里。
麻煩暫時算是解決了。猴子們剛才吃了個這樣的虧,料想短期內應該會收斂些。木青沒想到平日總是貪玩的小黑髮起狠來竟這麼有威懾力,忍不住又使勁揉了下它身上的毛,想著往後是不是該訓練它少頑皮,多gān些事。
晚上驪芒回來,木青把白天的事qíng跟他講了一遍,又指著小黑後頸和前脊上的那幾個白點給他看,好奇地望著他。
他們現在日常的jiāo流基本已經算得上順利了,雖然有時也會鬧烏龍,但問題不大。
她想自己不知道小黑到底是什麼物種,他這個叢林裡長大的人應該會知道的。哪想驪芒伸手摸過小黑的背脊,竟也是一臉費解的樣子,顯然也沒見過這樣的shòu。
木青有些失望。但很快就不在意了。不管小黑是什麼,反正它以後肯定很厲害,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只聽她的話,這就夠了。
驪芒伸手不住在小黑背脊上按來捏去的,研究個不停。估計小黑不大喜歡來自於男主人的這種有些粗bào的對待,嗷嗚一聲甩脫了開,跑到了木青身邊趴了下來,歪頭閉目養神。
自前次那事qíng發生後,猴群接連幾天果然老實了不少,偶爾有幾隻下來要搗亂的,也會被母猴阻止。木青鬆了口氣。看來猴子果然還算識時務。幾天後的一個早晨,她送驪芒外出打獵自己回來時,居然在dòng口處發現了一堆堅果。愣了一會,不知道怎麼憑空會多出這些東西。等看到dòng口附近被踩出來的一堆亂七八糟的猴爪腳印,這才恍然大悟,竟然是那群猴子趁他們不在時送過來的。
母猴知道感恩。這讓木青有些感動。畢竟這場衝突的最初來由還是自己和驪芒先闖入了它們的棲息地。她想了下,拿了一葉包的gān魚和gānròu放到了它們平常出沒的大樹從下,然後就離開了。
她能做的也只這麼多了。
第二天她路過那裡,發現那包東西不見了,但樹叢上的猴群也隨之消失,不知道到哪裡去了。
木青接連幾天來看,都不見猴群。
或許對它們來說,現在這裡僅剩的食物來源就是樹皮和樹葉了,它們找到了個另個更好的地方,所以悄悄遷徙過去好過冬?
木青竟然覺得有些悵然,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猴子們送過來的那包堅果都是生的。木青用石塊把殼敲碎,小心地剝出裡面的ròu。放到石板上烘焙得出來了香味就可以當零嘴吃了。
木青剝完了最後一個橢圓形堅果的殼,覺得手指有些滑膩,便去溪流邊洗手。手上沾了水,她隨意揉擦了幾下,奇蹟發生了。
她手上竟起了泡沫,像肥皂的泡沫,雖然細細的小小的,但是真的有些像。
木青一個激動,再揉擦了下,泡沫又起了些。等她把手上的泡沫沖洗掉了,感覺異常的gān淨。
木青急忙回了dòng口,把剛才剝出來的那個橢圓堅果ròu揀了出來,放在仍濕漉漉的手心裡揉擦了下,泡沫又出來了,聞著還有些香甜。
她高興得不得了。
這可以當做皂啊,而且出來的泡沫這麼細緻幼滑,洗頭洗澡都沒問題。
她急忙想再找個出來,卻失望地發現沒有了。就這麼一隻。
或許是猴子們在採集堅果的時候,無心把這種果實混了進去而已。但是它們的無心,真的讓木青十分感激。
它們幫了她的大忙。
她決定給它起個名字叫皂果。
驪芒很快就給她在外面找回了一大包相同的東西。
這麼久,第一次覺得自己身體終於洗得gān淨了,又聞到髮絲里散發出的久違了的香味,她覺得很滿足。然後她讓驪芒也用這種皂果洗頭。驪芒起先不願意,看到她折出剪刀威脅著要剪掉他的頭髮,他立刻妥協了。
木青在溪流邊幫他頭髮打濕,塗抹上皂果,慢慢抓揉出了許多泡沫,然後用椰果殼舀水倒下,溫柔地幫他衝掉,最後連耳後也仔細地一一搓洗過。
他就像個孩子,她不給他洗的話,他自己從來不會想到去洗耳朵後面。每次她提醒,他總是哦哦地點頭,但過後等她檢查,就會發現他很執拗地其實根本沒聽進去。
洗完了頭,驪芒自己站在溪流里洗澡。
初冬的天氣了,他居然還不怕冷,這樣若無其事地浸泡在冰涼的溪流里沖澡。她卻只能用他在外面揀過來的一個大guī殼燒水洗澡。
guī殼太大了,幾乎有一張圓桌面大。用來燒水或者當浴盆很好,但是想燒煮兩人的吃食和湯水就過大不好用了,而且很厚,加熱不易。
她越來越覺得容器不夠的不便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她不能讓自己和驪芒總是吃在火上烘烤出來的食物,除了口味問題,對身體的健康也有礙。
她需要鍋燒煮食物,需要碗盤,需要儲水的罐子。
這些之前在聚居地都有看到過。應該是他們自己燒制的陶器。
木青只曉得陶器可以用泥土燒成,但除此之外,全無經驗,只希望驪芒知道燒法。
前幾天她試著和驪芒提了下。他當時沒說什麼,但接連幾個晚上都在靠崖壁的一個地面凹陷處用泥土堆築倒弄著,最後出來了個看起來像窯爐形狀的東西,她才明白他弄了個爐子,要在爐里燒陶器。
她有些汗顏。她起初以為只要把陶胚放在露天柴火堆上燒就行了。
看見爐子,她才想到露天柴火堆燃燒的溫度肯定沒有爐子裡高,燒出的東西應該也沒爐子裡出來的牢固。
當然,她不會把自己的後知後覺讓驪芒知道,免得他笑話。
作者有話要說:兒童節快樂……
四十章
木青很快就發現窯爐看起來有些問題。她從前雖然沒接觸過燒陶,窯爐什麼樣,還是知道的。但驪芒打的這個,不是她習以為常的豎向,而是平臥式的。左側挖了個長方形的深坑,估計是添加柴火的火塘,右側是圓形的窯室,兩邊中間用道泥牆隔開,留了三條火道,頂上用泥密封起來,留了幾個通煙孔。
莫非現在的人還沒有豎向火窯的概念,這種橫向的窯爐才是他們習以為常的燒窯方式?但無論是從柴火的的充分燃燒還是陶器的均勻受熱來說,豎向的窯爐明顯要比這種橫向窯爐好很多。所以木青把自己的想法解釋給了驪芒。看到他驚訝的表qíng,木青知道自己的猜測沒有錯。這個時候還沒有豎向窯爐。
驪芒是個實gān家。一旦弄明白了木青的意思,立刻就在靠崖壁的地方著手弄起了火塘在下,窯室在上的豎向窯。費了幾個晚上的功夫,一個新的貼著崖壁就勢而起的斜坡式的窯爐就出來了。
木青不得不說驪芒真的是個很會琢磨的人。這種豎向窯爐,她不過是提了個大概的意思。涉及到具體的一些排煙孔等細節,都是他自己慢慢弄出來的,尤其叫她想不到的是,他居然還弄來了一些沙子樣的小碎石鋪在了窯chuáng的底部。她想了下,恍然這樣能讓燒制過程中的陶器受熱更加均勻。
等著窯爐gān的幾天時間裡,木青除了平時要做的一些事qíng,就玩起了泥巴。她用挖來的粘土捏了些個頭小些的碗碟,體積較大的罐子和盆子,就用驪芒演示過的方法把泥搓成細條,一圈圈地堆塑成自己想要的形狀,最後把表面刮平。這樣成形的器具比較牢固,泥胚不容易塌陷。除了日常要用到的這些,她甚至捏了個花瓶,見泥巴還有剩,gān脆又塑了個阿福模樣的娃娃,五官俱全,胖嘟嘟的十分可愛。
等到窯爐和泥胚都gān了,這天驪芒沒去狩獵,留了下來和木青一道燒陶。
這一天對木青來說就像節日一樣快樂。定居到這裡這麼久,驪芒幾乎每天都會出去狩獵。木青心知他是為了在寒冬大雪封山之前能得到儘量多的食物,好讓他倆安然過冬,疼惜他辛苦,有時開口想讓他留下來休息下,不用那麼拼命,現在的食物儲備,只要省著點吃,讓他倆和小黑三個一道熬過冬天應該沒什麼大問題了。但他總是不聽,仍然早出晚歸。
今天他終於沒再出去狩獵,而是留了下來和她一道燒窯。從早上開始,木青就像個快樂的小孩一樣粘在驪芒的身邊,幫著他遞柴燒火端水送飯。
窯爐一直燒到了huáng昏時分,驪芒才停了火。第二天一早,木青忐忑地看著驪芒打開了窯chuáng部位用泥封住的孔,從裡面取出一件件的東西。
碗、盤子、勺子、罐子,她的花瓶,還有那個胖阿福。除了零星幾個有燒裂的痕跡,其它都成功了。
木青興奮地叫了一聲,縱身躍上了驪芒的後背,緊緊吊住了他的脖子。
她太高興了,一種很有成就感的高興。看到自己親手捏塑出來的泥巴,經過火的一天煉燒和一夜的冷卻,居然真的成了像模像樣的器具。
驪芒也很高興。但他高興的卻是這次燒出來的東西不但毀損率低了很多,敲擊起來聲音更沉些,而且用石頭在表面刮過,幾乎沒留下什麼痕跡。不像從前燒出來的器具,用東西刮過表面,就會留下一道刮痕。
這說明用這種新窯爐燒制的器具,比起從前的要緊緻牢固許多。他立刻就想到要把這個新方法告訴他的族人們,突然意識到自己現在已經不在他們中間了,心中掠過了一絲微微的惆悵。
但他的惆悵很快就煙消雲散了。正吊在他後頸上雀躍的木青一下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回頭看著她歡天喜地的一張笑臉,這張臉比起他第一次見到時稍黑了些,肌膚呈現了淡淡的蜜色,但這眉眼,整齊雪白的牙齒,入他眼中卻更是溫暖。他忍不住抱住了她的腰。腰身摸起來還是和從前一樣纖細。
她每頓飯都吃得那麼少,怪不得一直胖不起來。以後一定要bī她多吃些,這樣才能壯實起來,他們才能早些有自己的小娃娃。
他看到她捏出來的那個奇怪卻十分可愛的胖娃娃時,心中突然這樣想。
木青哪裡知道驪芒心裡的想法。她雀躍過後,就只管把新出來的器皿都搬到了溪流邊洗gān淨了,整整齊齊地擺放在她平常燒火做飯的石台上面。又找了一叢很漂亮的金huáng的蘆葦狀枝葉cha進了花瓶里,擺在了他們睡覺的“chuáng”頭,邊上站了胖阿福。
越來越有家的感覺了。
木青拍了拍手上站著的泥沙,心滿意足地出去了。
晚上她用罐子煮了蘑菇ròu湯,整個dòng里瀰漫了野山菌和風gānjīròu的香味。等煮好了,湯鮮入口味美,和著蒸熟的薯根,不但她和驪芒吃得津津有味,連小黑都只顧低頭在它自己專用的碗裡舔得西里呼嚕。
母猴如夢初醒,從小黑身前扯過了小猴的一條腿,幾乎是半拖半抱地上了樹。伴著一聲尖利的嘶吼,猴子們像隱身了似地一下消失在了樹叢里。
麻煩暫時算是解決了。猴子們剛才吃了個這樣的虧,料想短期內應該會收斂些。木青沒想到平日總是貪玩的小黑髮起狠來竟這麼有威懾力,忍不住又使勁揉了下它身上的毛,想著往後是不是該訓練它少頑皮,多gān些事。
晚上驪芒回來,木青把白天的事qíng跟他講了一遍,又指著小黑後頸和前脊上的那幾個白點給他看,好奇地望著他。
他們現在日常的jiāo流基本已經算得上順利了,雖然有時也會鬧烏龍,但問題不大。
她想自己不知道小黑到底是什麼物種,他這個叢林裡長大的人應該會知道的。哪想驪芒伸手摸過小黑的背脊,竟也是一臉費解的樣子,顯然也沒見過這樣的shòu。
木青有些失望。但很快就不在意了。不管小黑是什麼,反正它以後肯定很厲害,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只聽她的話,這就夠了。
驪芒伸手不住在小黑背脊上按來捏去的,研究個不停。估計小黑不大喜歡來自於男主人的這種有些粗bào的對待,嗷嗚一聲甩脫了開,跑到了木青身邊趴了下來,歪頭閉目養神。
自前次那事qíng發生後,猴群接連幾天果然老實了不少,偶爾有幾隻下來要搗亂的,也會被母猴阻止。木青鬆了口氣。看來猴子果然還算識時務。幾天後的一個早晨,她送驪芒外出打獵自己回來時,居然在dòng口處發現了一堆堅果。愣了一會,不知道怎麼憑空會多出這些東西。等看到dòng口附近被踩出來的一堆亂七八糟的猴爪腳印,這才恍然大悟,竟然是那群猴子趁他們不在時送過來的。
母猴知道感恩。這讓木青有些感動。畢竟這場衝突的最初來由還是自己和驪芒先闖入了它們的棲息地。她想了下,拿了一葉包的gān魚和gānròu放到了它們平常出沒的大樹從下,然後就離開了。
她能做的也只這麼多了。
第二天她路過那裡,發現那包東西不見了,但樹叢上的猴群也隨之消失,不知道到哪裡去了。
木青接連幾天來看,都不見猴群。
或許對它們來說,現在這裡僅剩的食物來源就是樹皮和樹葉了,它們找到了個另個更好的地方,所以悄悄遷徙過去好過冬?
木青竟然覺得有些悵然,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猴子們送過來的那包堅果都是生的。木青用石塊把殼敲碎,小心地剝出裡面的ròu。放到石板上烘焙得出來了香味就可以當零嘴吃了。
木青剝完了最後一個橢圓形堅果的殼,覺得手指有些滑膩,便去溪流邊洗手。手上沾了水,她隨意揉擦了幾下,奇蹟發生了。
她手上竟起了泡沫,像肥皂的泡沫,雖然細細的小小的,但是真的有些像。
木青一個激動,再揉擦了下,泡沫又起了些。等她把手上的泡沫沖洗掉了,感覺異常的gān淨。
木青急忙回了dòng口,把剛才剝出來的那個橢圓堅果ròu揀了出來,放在仍濕漉漉的手心裡揉擦了下,泡沫又出來了,聞著還有些香甜。
她高興得不得了。
這可以當做皂啊,而且出來的泡沫這麼細緻幼滑,洗頭洗澡都沒問題。
她急忙想再找個出來,卻失望地發現沒有了。就這麼一隻。
或許是猴子們在採集堅果的時候,無心把這種果實混了進去而已。但是它們的無心,真的讓木青十分感激。
它們幫了她的大忙。
她決定給它起個名字叫皂果。
驪芒很快就給她在外面找回了一大包相同的東西。
這麼久,第一次覺得自己身體終於洗得gān淨了,又聞到髮絲里散發出的久違了的香味,她覺得很滿足。然後她讓驪芒也用這種皂果洗頭。驪芒起先不願意,看到她折出剪刀威脅著要剪掉他的頭髮,他立刻妥協了。
木青在溪流邊幫他頭髮打濕,塗抹上皂果,慢慢抓揉出了許多泡沫,然後用椰果殼舀水倒下,溫柔地幫他衝掉,最後連耳後也仔細地一一搓洗過。
他就像個孩子,她不給他洗的話,他自己從來不會想到去洗耳朵後面。每次她提醒,他總是哦哦地點頭,但過後等她檢查,就會發現他很執拗地其實根本沒聽進去。
洗完了頭,驪芒自己站在溪流里洗澡。
初冬的天氣了,他居然還不怕冷,這樣若無其事地浸泡在冰涼的溪流里沖澡。她卻只能用他在外面揀過來的一個大guī殼燒水洗澡。
guī殼太大了,幾乎有一張圓桌面大。用來燒水或者當浴盆很好,但是想燒煮兩人的吃食和湯水就過大不好用了,而且很厚,加熱不易。
她越來越覺得容器不夠的不便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她不能讓自己和驪芒總是吃在火上烘烤出來的食物,除了口味問題,對身體的健康也有礙。
她需要鍋燒煮食物,需要碗盤,需要儲水的罐子。
這些之前在聚居地都有看到過。應該是他們自己燒制的陶器。
木青只曉得陶器可以用泥土燒成,但除此之外,全無經驗,只希望驪芒知道燒法。
前幾天她試著和驪芒提了下。他當時沒說什麼,但接連幾個晚上都在靠崖壁的一個地面凹陷處用泥土堆築倒弄著,最後出來了個看起來像窯爐形狀的東西,她才明白他弄了個爐子,要在爐里燒陶器。
她有些汗顏。她起初以為只要把陶胚放在露天柴火堆上燒就行了。
看見爐子,她才想到露天柴火堆燃燒的溫度肯定沒有爐子裡高,燒出的東西應該也沒爐子裡出來的牢固。
當然,她不會把自己的後知後覺讓驪芒知道,免得他笑話。
作者有話要說:兒童節快樂……
四十章
木青很快就發現窯爐看起來有些問題。她從前雖然沒接觸過燒陶,窯爐什麼樣,還是知道的。但驪芒打的這個,不是她習以為常的豎向,而是平臥式的。左側挖了個長方形的深坑,估計是添加柴火的火塘,右側是圓形的窯室,兩邊中間用道泥牆隔開,留了三條火道,頂上用泥密封起來,留了幾個通煙孔。
莫非現在的人還沒有豎向火窯的概念,這種橫向的窯爐才是他們習以為常的燒窯方式?但無論是從柴火的的充分燃燒還是陶器的均勻受熱來說,豎向的窯爐明顯要比這種橫向窯爐好很多。所以木青把自己的想法解釋給了驪芒。看到他驚訝的表qíng,木青知道自己的猜測沒有錯。這個時候還沒有豎向窯爐。
驪芒是個實gān家。一旦弄明白了木青的意思,立刻就在靠崖壁的地方著手弄起了火塘在下,窯室在上的豎向窯。費了幾個晚上的功夫,一個新的貼著崖壁就勢而起的斜坡式的窯爐就出來了。
木青不得不說驪芒真的是個很會琢磨的人。這種豎向窯爐,她不過是提了個大概的意思。涉及到具體的一些排煙孔等細節,都是他自己慢慢弄出來的,尤其叫她想不到的是,他居然還弄來了一些沙子樣的小碎石鋪在了窯chuáng的底部。她想了下,恍然這樣能讓燒制過程中的陶器受熱更加均勻。
等著窯爐gān的幾天時間裡,木青除了平時要做的一些事qíng,就玩起了泥巴。她用挖來的粘土捏了些個頭小些的碗碟,體積較大的罐子和盆子,就用驪芒演示過的方法把泥搓成細條,一圈圈地堆塑成自己想要的形狀,最後把表面刮平。這樣成形的器具比較牢固,泥胚不容易塌陷。除了日常要用到的這些,她甚至捏了個花瓶,見泥巴還有剩,gān脆又塑了個阿福模樣的娃娃,五官俱全,胖嘟嘟的十分可愛。
等到窯爐和泥胚都gān了,這天驪芒沒去狩獵,留了下來和木青一道燒陶。
這一天對木青來說就像節日一樣快樂。定居到這裡這麼久,驪芒幾乎每天都會出去狩獵。木青心知他是為了在寒冬大雪封山之前能得到儘量多的食物,好讓他倆安然過冬,疼惜他辛苦,有時開口想讓他留下來休息下,不用那麼拼命,現在的食物儲備,只要省著點吃,讓他倆和小黑三個一道熬過冬天應該沒什麼大問題了。但他總是不聽,仍然早出晚歸。
今天他終於沒再出去狩獵,而是留了下來和她一道燒窯。從早上開始,木青就像個快樂的小孩一樣粘在驪芒的身邊,幫著他遞柴燒火端水送飯。
窯爐一直燒到了huáng昏時分,驪芒才停了火。第二天一早,木青忐忑地看著驪芒打開了窯chuáng部位用泥封住的孔,從裡面取出一件件的東西。
碗、盤子、勺子、罐子,她的花瓶,還有那個胖阿福。除了零星幾個有燒裂的痕跡,其它都成功了。
木青興奮地叫了一聲,縱身躍上了驪芒的後背,緊緊吊住了他的脖子。
她太高興了,一種很有成就感的高興。看到自己親手捏塑出來的泥巴,經過火的一天煉燒和一夜的冷卻,居然真的成了像模像樣的器具。
驪芒也很高興。但他高興的卻是這次燒出來的東西不但毀損率低了很多,敲擊起來聲音更沉些,而且用石頭在表面刮過,幾乎沒留下什麼痕跡。不像從前燒出來的器具,用東西刮過表面,就會留下一道刮痕。
這說明用這種新窯爐燒制的器具,比起從前的要緊緻牢固許多。他立刻就想到要把這個新方法告訴他的族人們,突然意識到自己現在已經不在他們中間了,心中掠過了一絲微微的惆悵。
但他的惆悵很快就煙消雲散了。正吊在他後頸上雀躍的木青一下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回頭看著她歡天喜地的一張笑臉,這張臉比起他第一次見到時稍黑了些,肌膚呈現了淡淡的蜜色,但這眉眼,整齊雪白的牙齒,入他眼中卻更是溫暖。他忍不住抱住了她的腰。腰身摸起來還是和從前一樣纖細。
她每頓飯都吃得那麼少,怪不得一直胖不起來。以後一定要bī她多吃些,這樣才能壯實起來,他們才能早些有自己的小娃娃。
他看到她捏出來的那個奇怪卻十分可愛的胖娃娃時,心中突然這樣想。
木青哪裡知道驪芒心裡的想法。她雀躍過後,就只管把新出來的器皿都搬到了溪流邊洗gān淨了,整整齊齊地擺放在她平常燒火做飯的石台上面。又找了一叢很漂亮的金huáng的蘆葦狀枝葉cha進了花瓶里,擺在了他們睡覺的“chuáng”頭,邊上站了胖阿福。
越來越有家的感覺了。
木青拍了拍手上站著的泥沙,心滿意足地出去了。
晚上她用罐子煮了蘑菇ròu湯,整個dòng里瀰漫了野山菌和風gānjīròu的香味。等煮好了,湯鮮入口味美,和著蒸熟的薯根,不但她和驪芒吃得津津有味,連小黑都只顧低頭在它自己專用的碗裡舔得西里呼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