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羲和放下奏摺,看了眼睜著黑亮眼珠的蕭鈞樞:「請宜王來陪伴陛下。」

  宜王是蕭長鴻,他才不過八歲,沈羲和仍舊封了他王爵,依舊留在宮中,待到十四歲再搬入王宅,蕭鈞樞和這個小叔叔格外投緣,兩個人好似有說不完的話。

  含耀門是宮中第二道宮牆,蕭長贏是在這個城頭上自刎,夕陽的光灑在城樓的青石地板上,橘紅的色澤,似沒有褪去的血跡。

  一襲白色翻領袍的蕭長卿立在弟弟自刎的地方,他身體格外消瘦,被餘暉籠罩,有一種天地即將黯淡的無邊蕭瑟落寞。

  沈羲和揮退了所有人,獨自走到了他的身側。

  察覺沈羲和的到來,蕭長卿躬身行了禮,聲音乾澀沙啞:「參見太后。」

  「免禮。」沈羲和抬手,後與他並肩而立,目光越過宮中精美的亭台樓閣,翠林長河,望向很遠很遠的天際,「五兄,九弟在天有靈,亦不願見你如此。」

  蕭長卿的眼睫煽動了兩下,緩了一會兒才道:「臣是來與阿弟作別。」

  過了今日,他應當振作起來,他知道蕭長贏為何自刎,太多的原因糅雜在一起,但最根本的是不想至親與摯愛有任何一個枉死。

  那日他若不這般做,他與沈羲和一定會死一個,按照沈羲和連陛下的繡衣使都策反了一半,大概率死的是他。

  失控的他若是傷了沈羲和,打亂了沈羲和全部的計劃,造成更多的傷亡,沈羲和不殺他,都不足以平息眾怒。

  小九用命換了他的命,他得為小九活下去。

  讓這萬里山河,延綿不絕,國祚永存,成為他喜樂見聞的模樣。

  沈羲和側首看向消瘦的俊臉被金色光輝勾勒出一種神聖而又儒雅氣息的蕭長卿,他不再如那日所見般沉鬱,至少她在他身上看到了生氣。

  「貴太妃與平陵公主……你如何打算?」沈羲和問。

  該處理的人,她都已經處理了,汝陽長公主一家她沒有留一個活口,薛氏也一族被貶為庶民,實在是薛氏族人過於平庸,倒是旁支有些能耐,既然如此不如為旁支讓位,到底仍舊是薛氏血脈。

  除了太后被奉養在大福殿,每日享受著她親自為其調出的黃粱香,其餘人她都沒有心慈手軟,余桑寧她也沒有殺掉,將她放到了大福殿伺候太后,兩人每日枕著黃粱香入夢。

  在夢中一個君臨天下,一個大富大貴,醒來之後宮殿寂靜蒼涼,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第847章 不變的是他最初的模樣(完結)

  「臣將小九的靈位供奉在慈恩寺,讓貴太妃去慈恩寺陪伴小九,青燈古佛,虔誠贖罪。」關於如何安排這母女二人,蕭長卿心中已經有數,「平陵……只需夫家沒落便是。」

  平陵公主所嫁亦是勛貴之家,不過其家族沒幾個人才,更何況一朝天子一朝臣,關於他的身世,他也不打算隱瞞,只需要公布出去,日後朝廷有他得勢一日,就無人敢幫扶平陵夫家。

  「你呢?」沈羲和聽完之後問。

  蕭長卿轉頭對沈羲和一揖:「臣略有薄才,薦為帝師,往太后恩許。」

  沈羲和有些意外,其實對蕭長卿她有了更好的安排,京都於他是個傷心地,西北她想要命人去接手,父親已經迫不及待想要遊山玩水,快意恩仇。

  阿兄想念她,想調回京都陪伴她左右,西北需要一個能力卓越,允文允武之人才能穩住,她身為太后下旨,西北將士也好,百姓也罷,都不會過深的牴觸。

  萬萬沒有想到,蕭長卿要留在京都,他想做蕭鈞樞的老師。

  但這個請求,沈羲和拒絕不了,沒有人比蕭長卿更適合做蕭鈞樞的先生,他學過真正的帝王之術,曾經為帝王之位拼搏過。

  「五兄願為鈞樞之師,我求之不得。」沈羲和一口應允。

  隔日,蕭長卿歸朝,沈羲和命他帶領三省六部議政,大多數奏疏由三省六部協同共理,再將緊要超出決策範圍的遞交到蕭長卿與蕭長庚手上。

  她琢磨著什麼人適合去接手西北。

  尤汶珺來求見她,沈羲和在紫宸殿內閣召見,尤汶珺一身白衣,髮髻上只有兩朵銀簪花,鬢邊白色素絹。

  「妾欲歸家,請太后應允。」尤汶珺開門見山道。

  沈羲和:「歸家?」

  「是,王爺臨終前讓妾歸家。」尤汶珺不想留在這裡,更不想住在烈王府。

  睹物思人,思的是個心中沒有自己的人。

  沈羲和沉吟了許久才道:「我允你歸家,室韋都督府,本就是你們尤氏世襲,長史與參軍你可擇其一。」

  尤汶珺驚得忘了禮數,她錯愕地看著沈羲和。

  沈羲和這是授予她官職!

  「你雖是烈王遺孀,便是歸家,尤氏也不敢迫你再嫁,但你一身武藝,無處可施展。」沈羲和不疾不徐,聲音平和,「烈王勸你歸家,必是認可你的才能。」

  尤氏能夠讓尤汶珺成為政治聯姻的犧牲品,自然不會給她像兒郎一樣出頭的機會。蕭長贏不會不知這一點,他還讓尤汶珺歸家,便是希望尤汶珺有更廣闊的天空,去施展自己。

  尤汶珺眼眶酸澀,她自幼與兄弟們一起學武,吃著更多的苦,學更深的武藝,以為自己會不一樣,最後還是沒有改變自己的命運,不得不為家族上京都聯姻。

  她以為的命運這一輩子就是如此了,她已經認命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