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孫

  我的臉貼在冰冷的地面之上,耳邊聽見侍女們的哀哀之聲。

  “而今唯一心愿,便是死後jīng魂能回瑤里仰望天台,祝禱我的父輩祖先,我已盡力,如今終於可以與他們一道,朝迎旭日東升,暮送夕陽西下……”

  我的耳畔響起昨夜湘湖蕪葦畔,義父最後的那一番話,當時只以為他在觸景慨嘆,如今終於明白了過來。

  長沙王,到了最後,終於還是選擇以自己的退,來成全這一國的子民。

  只是,這樣的終結,太過突然,誰也不會想到,長沙國子民為他們的王載歌獻上的壽祝餘聲還未消盡,一夜過後,舉國便要縞素,滿城只剩哀哭。

  雜亂而急促的腳步聲中,一個人影如風般從我的身邊掠過。我睜開了眼,看見吳延狂奔而至。就在我以為他會撲到王榻之前的時候,仿佛身前有一堵牆,他硬生生地止住了腳步。

  哀哭抽泣聲消失了,寢室里只剩下死寂,所有的目光都停駐在了那個站在王榻前的背影之上。

  我看見吳延宛如石化般地紋絲不動。仿佛過去了很久,又仿佛只是片刻,他的膝蓋慢慢地彎了下去,整個人被抽去了筋骨般地跪在了地上。

  臣和他的兩個弟弟也趕到了,然後是冬子和孩子們,再是長沙國的臣子。放眼望去,原本寬軒的方室里,擁擠了密密的人頭。

  不知道是哪個孩子先哭了起來,很快,我的耳邊便充斥了各種各樣的悲傷哭泣之聲。

  我望向前方吳延跪地的背影,心中悲傷而茫然。

  冬子忽然從我的身後擠了上來,跑到了王榻之前,用力去推他的外祖和外祖母,見他們紋絲不動,回頭看向了我,嚎啕大哭:“姨母,他們怎麼了……”

  我從地上起身,到了榻前抱住冬子,回頭的時候,終於看見吳延的臉。

  他的臉龐扭曲,額角青筋在劇烈跳動,目光死死落在義父那張平靜的臉上,眼中像要濺出血來。

  “延……”

  他扭曲的神qíng讓我有些恐懼。我輕輕地喚了聲他的名,想要扶起他。

  我的手剛碰到他的肩,他臉色驟然轉為痛苦。我還沒反應過來,手臂上一熱,他竟口噴鮮血,一頭栽倒在地。

  ***

  第二天,王與王妃無病而終的訃告張滿了長沙國每一座城的城門牆上。但是猜疑的種子,卻像野火一般地在這片土地上迅速蔓延,燃成無邊的憤怒和仇恨。

  國喪過後的那個夜晚,吳延是獨自一人在義父生前的書房中閉門度過的,臣,還有長沙國的臣子們,在殿門外亦守候了一夜。

  第二天清晨,當臨湘城的第一道初陽照到王宮大殿的瓦隴之上時,緊閉的門終於從里而開,已經幾個日夜沒有合眼的吳延出現在了我的面前。

  他的臉色微微蒼白,雙眼仍是通紅,開口之後,說話的聲音卻響徹了整個王宮。

  他說:“從今而始,我與劉季,勢不兩立!”

  沉默,回答他的,是無盡的沉默。直到一位吳家軍的老司馬出列,顫巍巍下跪:“少主!而今天下大定,百廢待興。王天上有知,必也不願他的子民從此呼號流離!臣請少主三思,再三思!”

  吳延勃然大怒,猛地抽出腰間佩劍,手起劍落,已將面前一座銅燭座台攔腰而斬。

  “我兄長步步退讓,劉季卻寸寸bī近,欺人至此等地步。我若苟且,又有何顏立於這天地之間!他劉季便真是天命所歸,我亦要斗上一番。我心意已決,再無更改!”

  “我等自先祖起,便世代效命主家。今日王既去,便以少主唯命是從,便是要我等項上人頭,亦是在所不惜!少主只管發令,我等必定誓死效忠!”

  “誓死效忠!誓死效忠!”

  伴隨著嘩啦啦一片盔甲擦響聲,激昂的呼嘯聲如海cháo般席捲過我的耳畔。

  我看到吳延目中微微蘊淚,cha劍入鞘,轉身朝著義父和吳家先祖靈殿的方向叩首:“先祖在上,不孝子孫延,今日斗膽揮纛復仇。盼先祖英靈有知,多予助力!”

  我悄無聲息地退出了大殿,沿著種滿了秋棠的宮牆甬道漫無目的地遊走。耳畔已經聽不到身後殿宇里的喧雜之聲,但那種叫人血氣翻湧的氣làng,卻仿佛仍停留在我的身體裡。

  片刻之前,吳延曾與我有過一次短暫的對視。我忽然有了一種感覺,那個名叫吳延的男人的靈魂,已經完全從利蒼的軀殼中爬了出來。

  利蒼,是隱忍的,為了顧全大局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而吳延,從我小時候在瑤里第一次見到他的那一刻起,他從骨子裡,就是個高傲而自我的王孫,身體裡流淌著天生任xing而桀驁的血液。

  夜深了,我終於等到了他歸房的腳步聲。

  南窗里透進一道慘白的月光。他踏了月光,朝我緩行而至,慢慢地蹲在了我的面前,將他的頭埋在了我的膝蓋之上。

  “阿離,從前你曾要我記住,我再也不欠漢王什麼了,反而是他欠了我一條命,從今往後,無論我做什麼事qíng,一定要記住這一點。我一直記住你的話。而今他欠我的人命又多了兩條。所以我必定要討回,不惜一切代價!否則這一世,就算王侯之位加身,我死亦不瞑目!”

  “阿離,求你,不要像我兄長那樣地阻我……”

  最後,他哽咽著,像個孩子般地低聲對我說道。

  義父留給了他一封信。信中說,他與王妃是考慮再三,終不願戰火再卷無辜黎民,這才做出這樣的決定。他既歿,長安自會止戈。他還說,他這一生已經無憾,命吳延和他的兒子們,不許與長安逆旗,再得幾世平穩榮華,則他與王妃在天之靈,亦足安息。

  長沙國北伐長安的檄文一旦公告天下,則戰火必燃。但凡我還有一副悲天憫人的心腸,我就必須去阻止他。就在片刻之前,我亦確曾有過這樣的念頭,但這一刻,緊緊懷抱著這個宛如孩子般哀求我的男人,我竟開口艱難。

  我恨宿命。我所愛的人,太行山腳下趙國的父親、心、悠,一個一個地沒有逃脫我所知道的那如同詛咒般的宿命,現在我又失去了義父和萍夫人,接下來,會是這個此刻被我抱在懷中的男人嗎?

  他若遵了兄長所言,向長安俯首稱臣,真就能換來一世平安?若是宿命真不可改,我寧願他最後身死之時,快意恩仇血染戰袍,也qiáng過苟且折腰卻終究難逃屠刀。

  我不像那個人此刻隱於谷城山的人,畢生心念唯系天下。我其實一直就是個自私的人。

  我伸手將他緊緊抱住:“延,按你的心意去行事,我會站在你的身側。”

  萍夫人可以與義父同生共死,我也可以與我的夫同進退,乃至共生死。

  ***

  長沙王與王妃一夕而歿,長沙國發檄反漢,征討長安,天下紛紛震動,各路勢力無不暗中觀看,靜待其變。

  吳延在檄文中說,長沙國本無反意,不過qíng勢所bī。吳家軍征討長安,不為坐擁天下,而是取劉季首級,告慰長沙王之英魂,天下各路英雄俱可作證。

  劉邦很快就得到消息,震怒不已,立刻下令就近的淮南王英布率軍鎮叛。英布不敢公然抗命,卻又怎甘心成為劉邦手上的棋子,與吳家軍正面對抗耗損自己的勢力?不過假意調遣了軍隊,在吳延北上的路上假意打了幾個虛仗便躲了起來,沿路小軍閥依樣畫瓢,更是紛紛避讓。長沙國的大軍,一路勢如破竹,不過兩個月的功夫,便已經進入芷城,bī近長安。

  ☆、客來

  芷城易守難攻,是個扼住長安的戰略要地。吳延經過一番血戰,占領了這個要塞,長安已然隱隱岌岌可危。

  時節已是隆冬,天氣嚴寒。吳延的大軍駐紮在城中已有小半個月。就在之前,吳延剛剛擊退了呂澤所率的大軍攻擊,兩軍jiāo亂之時,呂澤中箭,跌下馬來被生擒。

  呂澤是皇后呂雉的兄長。從前與吳延有些舊jiāo,且彭城被破,吳延重傷之後,他亦曾送來許多藥材。吳延記他的舊qíng,如今雖俘了他,除了限制行動自由,余者一律以禮相待。

  “夫人,藥熬好了。”

  身後的侍女提醒我,我回過神,轉身接過藥盅,披上斗篷,出了帳往吳延的大帳而去。

  芷城雖已被吳延所占,但為了不致擾民太過,大軍一直駐紮在城外。他安排我住在城中,自己與他的軍士一道同食同寢。

  此刻不過傍晚,天色卻yīn沉得幾乎令人窒息,一出帳篷,我就感覺到了寒意,冷得仿佛刺透骨髓。

  就快下雪了吧……

  大帳外守著的士兵見我過來了,急忙掀開了簾障。

  我進去的時候,吳延正和幾個部下在查看地形圖,商討著接下來的行軍線路。大約是接近尾聲了,見我出現,很快便結束了,那幾名將軍朝我見了禮後,紛紛退出。

  我把藥盅遞了過去。吳延搖了搖頭,接過一飲而盡。

  “阿離,我真的沒事……”

  他喝完了藥,再三朝我保證。

  當年他身中箭木之毒,纏綿數月之久,毒入臟腑,幾乎喪命,最後時刻才僥倖存活。過後因他底子qiáng健,慢慢終於恢復了過來。但是,人再qiáng健,終也不過血ròu之軀。當年的郎中,便曾隱言,這場幾乎奪去他xing命的毒傷,因了當時救濟不及,只怕難免會有後遺之慮。

  數月之前,他嘔血於王榻之前。國喪之後,我便請醫生前來給他診視,他卻極不配合,只說當時不過是激憤悲痛所致,見我態度堅決,最後才無奈屈服。醫生診後,也說不出什麼所以然,只說臟腑生郁,體氣不調,須得慢慢調理。我便照醫生所開藥方,每日迫他服藥至今。

  我的目光掃過案牘上堆積得有些凌亂的竹簡,猶豫了下,終是問道:“延,真的要再打下去嗎?”

  我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此時的局面已經隱隱有些失控了。

  長沙國的揮師北上,打破了這個新生帝國原本勉qiáng維持著的勢力平衡。

  實際統治南方大片土地的閩越王、東海王、南海王,從前曾歸於義父麾下,如今風聞長沙國起義,紛紛效仿,宣布不歸長安轄制;英布消極抵抗,暗中保存實力;北方的齊王韓信,稱病避開這場漩渦,而東邊,江洋大盜出身的梁王彭越,終於按捺不住,已經在上個月殺掉了長安派去傳命出兵的使者,扯旗祝天。長安顧此失彼,此時的劉邦,想必已經焦頭爛額。

  一場新的天下逐鹿,難道真的就要再次發生了嗎?

  吳延負手而立,沉默不語。

  “阿離,片刻後天便黑了,我命軍士送你回城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