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頁
「而且,他每次住店時都有使用□□登錄外網的記錄。」程海洋補充。
「說起外網,我這邊也有個小發現,」沈皓說,「之前和杜心盈了解情況時杜心盈說過,陶濤很自戀,也很喜歡看推理小說。這讓我想起了一件事,你們還記得前段時間那個模仿作案中,幕後指使者用的是什麼網名嗎?」
「C-artist。」程晉松最先回答。
「對。」沈皓點點頭,「我們當時都不知道這個C是什麼意思,後來我在一本推理小說上看到了這樣一句話。」
沈皓說著調出一張圖片,上面是一本小說的封面,還有一句話:「罪犯是有創意的藝術家,而偵探則是評論家。」
「這是G.K.切斯特頓的著名小說《布朗神父探案集》中的一句名言,」沈皓指著圖片介紹,「所以我猜測那個C就是犯罪Crime這個詞的縮寫。」
「犯罪藝術家,」崔明友嘖了一聲,「這人還真挺自戀。」
「據陶濤的前妻說,陶濤就是一個非常自戀的人。」沈嚴說,「據說他會將所有關於他的報導都做成剪報收集起來。」
「從年初的模仿案來看,兇手對他當初犯下的案子也是很得意的。他之所以跟馬浩宇、孫希凱那兩個小子打賭,也有炫耀的成分。而且他特意趕到咱們市來看結果,不排除有重溫舊夢的目的。」程晉松說著想起了什麼,「不過他如果真的對當初的案子那麼得意,按說他應該不會忍上20年才開始炫耀,很有可能他還在什麼地方說過這件事。」
「是,」沈皓點點頭,「所以我也查過網上關於這起案件的討論,不過目前還沒有看到疑似陶濤的發言。考慮到陶濤上次發言是在暗網上,我在『自由東方』也發了個帖子,不過目前沒有任何有價值的回覆。」
「陶濤上一次差點被我們逮到,之後肯定會更小心了。」沈嚴一邊說著,一邊低頭看向手中的筆記。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掌握的全都是間接證據,沒有任何直接證據可以將陶濤與當年的分屍案掛上鉤。然而,時間已經過去了20年,案發地都已不在,他們還有什麼方法能夠鎖定嫌疑人呢?
恐怕,還是得從人入手。
理清思路,沈嚴開口問:「陶濤現在的家庭情況和單位情況查清楚了嗎?」
「查過。」這回是唐晴開口,「陶濤現在的妻子叫Amanda Kim,35歲,是個美籍韓國人。他們有兩個女兒,一個12歲,一個8歲,現在都在韓國讀書。」
「工作方面,陶濤現在主要是大學教授,還有一個自己的美容診所。」蘇墨涵說,「從網站上能夠查到陶濤在大學的任教課程以及他美容診所的一些員工信息,都在這裡了。」
蘇墨涵說著,將一沓紙遞給沈嚴。沈嚴接過翻了幾頁,突然,他在相關人員照片中看到了一個熟悉的面孔。
「這個人是不是北京那次我們見到的陶濤的助手?」他指著照片上的人同程晉松確認。程晉松湊過去看了一眼,而後確認地點點頭:「是他。」
沈嚴看著照片旁邊關於這個年輕人的資料,可是上面只寫了一個Henan Wu。沈嚴眉頭微皺,他舉起那張照片問蘇墨涵:「關於這個人你還查到些什麼?」
蘇墨涵搖搖頭:「網站上只寫了這個人的名字,別的沒寫什麼。」
「Henan Wu?吳赫男?」突然,秦凱想到了什麼,「欸這人是陶濤的助手,好幾次陶濤來開會時帶著的人都是他,我在會議登記上看到這名字好幾次。」
沈嚴聽得眼睛一亮:「會議主辦方那裡有沒有登記過這人的其他信息?」
「應該有,我可以去問問。」
「怎麼,這個人有什麼問題?」一旁的方禮源問沈嚴。沈嚴點點頭:「上次我們去北京見陶濤的時候,我見過這個人。他是陶濤的助手,而且負責陶濤的行程安排,所以他一定對陶濤很了解。而且,這人口音一聽就是北方人,如果我們能找到他的親屬,並藉機聯繫上他,說不定可以從他那裡獲得一些關於陶濤的信息。」
「可是,這樣會不會打草驚蛇?」程海洋有點擔憂。
沈嚴理解程海洋的顧慮,說:「所以我們要先聯繫上他的父母,先了解一下吳赫男這人的品性以及他和陶濤間的關係,然後再計劃怎麼同他接觸。」
這倒的確是個好方法,眾人一致點頭,秦凱更是大聲道:「我一會兒就去找人查他的信息!」
秦凱行動迅速高效,會議結束不到10分鐘,他已經把吳赫男的全部信息都要了過來——不僅有他的手機號,還有他的身份證號和護照號。有了這兩個證件警方迅速就查清了他的相關信息,沈嚴的確沒聽錯,這個吳赫男就是本省C市人,而且他的父母現在仍在C市居住。得知這個信息後,沈嚴立刻聯繫了C市警方,很快C市警方反饋回了吳赫男家庭的情況,吳赫男一家住在C市下屬的地級市,其父親是一個聾啞學校的副校長,母親是一個普通初中的教師。兩人都沒有任何犯罪記錄。考慮到父母二人的職業和文化水平,重案組眾人都覺得可以與吳赫男的父母進行聯繫。於是沈嚴帶人親自跑了一趟C市,向吳赫男父母了解了吳赫男求學的基本情況。據吳父吳母介紹,吳赫男是在4年前大學畢業後申請的韓國某大學的碩士學位,當時的導師就是陶濤。在跟隨陶濤學習三年並取得碩士學位後,他又繼續跟隨陶濤攻讀博士學位。而他做陶濤的助手也有兩年多的時間了,據說主要負責陶濤任教科目的作業批改及他的各項行程安排。
「說起外網,我這邊也有個小發現,」沈皓說,「之前和杜心盈了解情況時杜心盈說過,陶濤很自戀,也很喜歡看推理小說。這讓我想起了一件事,你們還記得前段時間那個模仿作案中,幕後指使者用的是什麼網名嗎?」
「C-artist。」程晉松最先回答。
「對。」沈皓點點頭,「我們當時都不知道這個C是什麼意思,後來我在一本推理小說上看到了這樣一句話。」
沈皓說著調出一張圖片,上面是一本小說的封面,還有一句話:「罪犯是有創意的藝術家,而偵探則是評論家。」
「這是G.K.切斯特頓的著名小說《布朗神父探案集》中的一句名言,」沈皓指著圖片介紹,「所以我猜測那個C就是犯罪Crime這個詞的縮寫。」
「犯罪藝術家,」崔明友嘖了一聲,「這人還真挺自戀。」
「據陶濤的前妻說,陶濤就是一個非常自戀的人。」沈嚴說,「據說他會將所有關於他的報導都做成剪報收集起來。」
「從年初的模仿案來看,兇手對他當初犯下的案子也是很得意的。他之所以跟馬浩宇、孫希凱那兩個小子打賭,也有炫耀的成分。而且他特意趕到咱們市來看結果,不排除有重溫舊夢的目的。」程晉松說著想起了什麼,「不過他如果真的對當初的案子那麼得意,按說他應該不會忍上20年才開始炫耀,很有可能他還在什麼地方說過這件事。」
「是,」沈皓點點頭,「所以我也查過網上關於這起案件的討論,不過目前還沒有看到疑似陶濤的發言。考慮到陶濤上次發言是在暗網上,我在『自由東方』也發了個帖子,不過目前沒有任何有價值的回覆。」
「陶濤上一次差點被我們逮到,之後肯定會更小心了。」沈嚴一邊說著,一邊低頭看向手中的筆記。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掌握的全都是間接證據,沒有任何直接證據可以將陶濤與當年的分屍案掛上鉤。然而,時間已經過去了20年,案發地都已不在,他們還有什麼方法能夠鎖定嫌疑人呢?
恐怕,還是得從人入手。
理清思路,沈嚴開口問:「陶濤現在的家庭情況和單位情況查清楚了嗎?」
「查過。」這回是唐晴開口,「陶濤現在的妻子叫Amanda Kim,35歲,是個美籍韓國人。他們有兩個女兒,一個12歲,一個8歲,現在都在韓國讀書。」
「工作方面,陶濤現在主要是大學教授,還有一個自己的美容診所。」蘇墨涵說,「從網站上能夠查到陶濤在大學的任教課程以及他美容診所的一些員工信息,都在這裡了。」
蘇墨涵說著,將一沓紙遞給沈嚴。沈嚴接過翻了幾頁,突然,他在相關人員照片中看到了一個熟悉的面孔。
「這個人是不是北京那次我們見到的陶濤的助手?」他指著照片上的人同程晉松確認。程晉松湊過去看了一眼,而後確認地點點頭:「是他。」
沈嚴看著照片旁邊關於這個年輕人的資料,可是上面只寫了一個Henan Wu。沈嚴眉頭微皺,他舉起那張照片問蘇墨涵:「關於這個人你還查到些什麼?」
蘇墨涵搖搖頭:「網站上只寫了這個人的名字,別的沒寫什麼。」
「Henan Wu?吳赫男?」突然,秦凱想到了什麼,「欸這人是陶濤的助手,好幾次陶濤來開會時帶著的人都是他,我在會議登記上看到這名字好幾次。」
沈嚴聽得眼睛一亮:「會議主辦方那裡有沒有登記過這人的其他信息?」
「應該有,我可以去問問。」
「怎麼,這個人有什麼問題?」一旁的方禮源問沈嚴。沈嚴點點頭:「上次我們去北京見陶濤的時候,我見過這個人。他是陶濤的助手,而且負責陶濤的行程安排,所以他一定對陶濤很了解。而且,這人口音一聽就是北方人,如果我們能找到他的親屬,並藉機聯繫上他,說不定可以從他那裡獲得一些關於陶濤的信息。」
「可是,這樣會不會打草驚蛇?」程海洋有點擔憂。
沈嚴理解程海洋的顧慮,說:「所以我們要先聯繫上他的父母,先了解一下吳赫男這人的品性以及他和陶濤間的關係,然後再計劃怎麼同他接觸。」
這倒的確是個好方法,眾人一致點頭,秦凱更是大聲道:「我一會兒就去找人查他的信息!」
秦凱行動迅速高效,會議結束不到10分鐘,他已經把吳赫男的全部信息都要了過來——不僅有他的手機號,還有他的身份證號和護照號。有了這兩個證件警方迅速就查清了他的相關信息,沈嚴的確沒聽錯,這個吳赫男就是本省C市人,而且他的父母現在仍在C市居住。得知這個信息後,沈嚴立刻聯繫了C市警方,很快C市警方反饋回了吳赫男家庭的情況,吳赫男一家住在C市下屬的地級市,其父親是一個聾啞學校的副校長,母親是一個普通初中的教師。兩人都沒有任何犯罪記錄。考慮到父母二人的職業和文化水平,重案組眾人都覺得可以與吳赫男的父母進行聯繫。於是沈嚴帶人親自跑了一趟C市,向吳赫男父母了解了吳赫男求學的基本情況。據吳父吳母介紹,吳赫男是在4年前大學畢業後申請的韓國某大學的碩士學位,當時的導師就是陶濤。在跟隨陶濤學習三年並取得碩士學位後,他又繼續跟隨陶濤攻讀博士學位。而他做陶濤的助手也有兩年多的時間了,據說主要負責陶濤任教科目的作業批改及他的各項行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