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頁
林爹開口了,「家裡這邊快分田了。」
本來分田這事早該進行了,可孫鎮長被調走了,新來的鎮長想要安穩,就把事情壓下去了。
不過包產到戶這事現在很多地方在進行,壓也壓不了多久的。
林小紅想跟林爹說,「老爹你歪樓了!」
但她顯然低估了農民對於土地的熱愛。
仨哥都在猶豫,要不要將戶口遷回來,先把土地分到手。
林小紅一看這形式不對啊,現在束縛仨哥的不但有工作還增加了土地。
他們還能走得出去麼。
第473章
林小紅聽著他們「討論」了半個小時, 關鍵是啥也沒定下來,有些不耐煩了,主動開了口,「咳咳…」
先給個動靜, 「爹, 我覺得你也別太操心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既然有了新的鎮長,人家肯定要有新想法的, 您聽著就行, 反正包產到戶是國策, 早早晚晚要進行的。」
然後又扭頭問林大哥,「大哥, 芝麻廠還好麼?」
林大哥想了下, 「開工量減了,但是效益沒那麼好了, 領導也換了。」
林二哥補充, 「副廠長老找茬。」
林三哥接著道, 「都攆了好幾個臨時工了, 換他們熟人了。」
林小紅知道這是必然的, 「你們發現供銷社有點賣不動東西了麼?其實不只供銷社, 連城裡的百貨商店也是。」
這次仨嫂子發言了, 用她們實際的買貨經驗佐證了林小紅這一說法。
林小紅繼續道, 「芝麻醬主要銷往附近縣城的供銷社, 可等供銷社都開不下去了, 你們芝麻廠…只能說前途堪憂。」
林大哥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反正我們是國營廠, 有國家給兜底呢,我們又是正式工,領導都不能說開就開我們,再說我們又不是偷奸耍滑的,領導也不能不講理吧。」
林小紅只想說大哥他們太天真,等他們經過下崗潮就知道鐵飯碗也不靠譜了。
「大哥,你這句國家兜底就不對,像這芝麻醬廠一旦經營不好,只能是鎮上兜底兒,他們哪裡有錢。現在京城就有這樣的小廠子,你猜是啥結果?」林小紅賣了個關子。
雖然賣關子不好,卻將大家的注意力都調動起來了,然後才說,「現在那的工人只開百分之六十的基礎工資,就是以前一個月三十,現在只有十八塊錢,還一點福利沒有。就這還不一定會繼續發下去,聽說還要往下調呢。」
林大嫂有點不信,「咋能這樣呢,不說是鐵飯碗麼。」
林小紅聳聳肩,「這也沒辦法,廠子不掙錢,財政也沒那麼多錢。」
林二嫂皺著眉頭,「那照你這麼說,你二哥這工作還不如土地實在呢,土地分到手就是自己的,有地就餓不死。」
林小紅沉默了一會,這話不能算錯。
但是她知道,在未來幾十年內,農民仍然是很累的。
但她又不能說不讓他們種地的話。
林母不願意聽,「還是月月掙工資划算,就算地是自己的,一畝地伺候好了,除了交公糧,還能剩多少,別忘了,種子也得自己買。」
這話一出,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
他們開始算帳,算一畝水田一畝旱地能掙多少錢。
數字一出來,林大嫂再也不說回來種地的話了。
然後仨嫂子開始七嘴八舌問起深市的服裝廠了。
林小紅自然很高興,開始瞎吹。
反正就是往高大上上說唄。
最主要還是強調靠譜,幹活會給錢。
林二嫂問道,「那我家小冰、小雨能去不?」
林小紅點頭,「可以的。」
對於這三個侄女,她當年可沒少費心。
小雪接了她的工作當老師,現在也有了對象,是派出所的民警。
明年就要結婚了。
小冰當年明明學習不差,可不知道為啥,複習兩年也沒考上大學,現在在隊小學做老師呢。
小雨一門心思考中專,可是如今中專比高中難考,她也沒考上。
林大嫂忙道,「那我家小眉也能去。」
林小紅自然不反對,「當然可以。我是考慮著,你們儘管去,除了掙錢,也開開眼界,新城市遍地機遇,如果你們看到商機,說不定能掙大錢呢,現在機關可流行下海了。」
林爹趕緊說,「你和愛國可別動這個心思,反正你家又不缺錢,還是當國家幹部體面。」
其他人也都跟著附和。
林小紅沒槓,知道這個觀念一時半會改變不了。
趕緊保證,「我們不會下海的。」
她們早就在海上暢遊了好麼。
現在她已經有了能幹的手下,還做了投資,以後根本不愁錢,自然是不會放棄分配的工作的。
林小紅又對仨哥說道,「大哥、二哥、三哥,你們也要準備一條後路,別一門心思全放在芝麻醬廠上。」
林大哥有些發愁,「我們還會幹啥,除了回家種地了。」
林小紅就道,「你們才多大,活到老學到老。現在深市有不少服裝廠、電子廠,等嫂子在那邊站穩腳跟,完全可以考慮郵寄一些服裝、電子表回來,都很好賣呢。」
林小紅見她們沒出言反對,反而陷入思考,就加把勁忽悠,「你們可不能老思想了,國家領導都開會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你們知道不,裡邊兒就提出了經濟建設,現在是提倡個體戶提倡做買賣,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別嫌棄個體戶丟人,人家一天掙的錢頂你一個月掙的,聰明人都要里子不要面子。」
本來分田這事早該進行了,可孫鎮長被調走了,新來的鎮長想要安穩,就把事情壓下去了。
不過包產到戶這事現在很多地方在進行,壓也壓不了多久的。
林小紅想跟林爹說,「老爹你歪樓了!」
但她顯然低估了農民對於土地的熱愛。
仨哥都在猶豫,要不要將戶口遷回來,先把土地分到手。
林小紅一看這形式不對啊,現在束縛仨哥的不但有工作還增加了土地。
他們還能走得出去麼。
第473章
林小紅聽著他們「討論」了半個小時, 關鍵是啥也沒定下來,有些不耐煩了,主動開了口,「咳咳…」
先給個動靜, 「爹, 我覺得你也別太操心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既然有了新的鎮長,人家肯定要有新想法的, 您聽著就行, 反正包產到戶是國策, 早早晚晚要進行的。」
然後又扭頭問林大哥,「大哥, 芝麻廠還好麼?」
林大哥想了下, 「開工量減了,但是效益沒那麼好了, 領導也換了。」
林二哥補充, 「副廠長老找茬。」
林三哥接著道, 「都攆了好幾個臨時工了, 換他們熟人了。」
林小紅知道這是必然的, 「你們發現供銷社有點賣不動東西了麼?其實不只供銷社, 連城裡的百貨商店也是。」
這次仨嫂子發言了, 用她們實際的買貨經驗佐證了林小紅這一說法。
林小紅繼續道, 「芝麻醬主要銷往附近縣城的供銷社, 可等供銷社都開不下去了, 你們芝麻廠…只能說前途堪憂。」
林大哥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反正我們是國營廠, 有國家給兜底呢,我們又是正式工,領導都不能說開就開我們,再說我們又不是偷奸耍滑的,領導也不能不講理吧。」
林小紅只想說大哥他們太天真,等他們經過下崗潮就知道鐵飯碗也不靠譜了。
「大哥,你這句國家兜底就不對,像這芝麻醬廠一旦經營不好,只能是鎮上兜底兒,他們哪裡有錢。現在京城就有這樣的小廠子,你猜是啥結果?」林小紅賣了個關子。
雖然賣關子不好,卻將大家的注意力都調動起來了,然後才說,「現在那的工人只開百分之六十的基礎工資,就是以前一個月三十,現在只有十八塊錢,還一點福利沒有。就這還不一定會繼續發下去,聽說還要往下調呢。」
林大嫂有點不信,「咋能這樣呢,不說是鐵飯碗麼。」
林小紅聳聳肩,「這也沒辦法,廠子不掙錢,財政也沒那麼多錢。」
林二嫂皺著眉頭,「那照你這麼說,你二哥這工作還不如土地實在呢,土地分到手就是自己的,有地就餓不死。」
林小紅沉默了一會,這話不能算錯。
但是她知道,在未來幾十年內,農民仍然是很累的。
但她又不能說不讓他們種地的話。
林母不願意聽,「還是月月掙工資划算,就算地是自己的,一畝地伺候好了,除了交公糧,還能剩多少,別忘了,種子也得自己買。」
這話一出,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
他們開始算帳,算一畝水田一畝旱地能掙多少錢。
數字一出來,林大嫂再也不說回來種地的話了。
然後仨嫂子開始七嘴八舌問起深市的服裝廠了。
林小紅自然很高興,開始瞎吹。
反正就是往高大上上說唄。
最主要還是強調靠譜,幹活會給錢。
林二嫂問道,「那我家小冰、小雨能去不?」
林小紅點頭,「可以的。」
對於這三個侄女,她當年可沒少費心。
小雪接了她的工作當老師,現在也有了對象,是派出所的民警。
明年就要結婚了。
小冰當年明明學習不差,可不知道為啥,複習兩年也沒考上大學,現在在隊小學做老師呢。
小雨一門心思考中專,可是如今中專比高中難考,她也沒考上。
林大嫂忙道,「那我家小眉也能去。」
林小紅自然不反對,「當然可以。我是考慮著,你們儘管去,除了掙錢,也開開眼界,新城市遍地機遇,如果你們看到商機,說不定能掙大錢呢,現在機關可流行下海了。」
林爹趕緊說,「你和愛國可別動這個心思,反正你家又不缺錢,還是當國家幹部體面。」
其他人也都跟著附和。
林小紅沒槓,知道這個觀念一時半會改變不了。
趕緊保證,「我們不會下海的。」
她們早就在海上暢遊了好麼。
現在她已經有了能幹的手下,還做了投資,以後根本不愁錢,自然是不會放棄分配的工作的。
林小紅又對仨哥說道,「大哥、二哥、三哥,你們也要準備一條後路,別一門心思全放在芝麻醬廠上。」
林大哥有些發愁,「我們還會幹啥,除了回家種地了。」
林小紅就道,「你們才多大,活到老學到老。現在深市有不少服裝廠、電子廠,等嫂子在那邊站穩腳跟,完全可以考慮郵寄一些服裝、電子表回來,都很好賣呢。」
林小紅見她們沒出言反對,反而陷入思考,就加把勁忽悠,「你們可不能老思想了,國家領導都開會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你們知道不,裡邊兒就提出了經濟建設,現在是提倡個體戶提倡做買賣,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別嫌棄個體戶丟人,人家一天掙的錢頂你一個月掙的,聰明人都要里子不要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