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也算雙贏。

  至於她有沒有培養服裝設計師的心思?

  她的答案是沒有。

  因為在未來的幾年之中大學生都是非常珍貴的,他們分配的單位都是非常好的,像他們佳人這種小廠子,沒人看得上,再說她眼光也不差。

  既然這樣,還不如找「兼職」,只要數量夠多,總會有好作品的。

  即使她畢業了,不還有學弟、學妹們麼,無窮盡也。

  將來都是她的小韭菜。

  ————

  因為李愛國和林爹說了包產到戶的事兒,過了年,老頭就有些呆不住了。

  林小紅死命拉著,總算待到了初十,說啥都要走。

  公婆也是這個意思。

  林小紅沒了辦法,只能托人給買了臥鋪票。

  在大年初十二將四位老人送走了。

  她們十五要在火車上過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

  林小紅想讓他們過完十五再走的,畢竟來一回不容易。

  可是有林爹鼓弄,四位老人心裡都長草了。

  林小紅和李愛國只能多給準備一些東西。

  讓他們別白來一趟。

  照片就照了三卷,大江都給洗出來了。

  都讓他們帶走,回老家好吹牛啊。

  有圖有真相,到時候想咋吹咋吹。

  林小紅又給四位老人一人做了身內衣。

  反正四老走的時候,從裡到外都是新的。

  鞋子是在百貨商店買的。

  帶絨的牛皮鞋。

  剩下的都是吃食了,北方有的她沒買,買的都是南方的東西。

  回家也讓家裡孩子吃個稀罕。

  香蕉、桔子還有各種果乾。

  烤鴨肯定也不能落的。

  林小紅和李愛國給買了八隻,一家四隻,至於回去他們怎麼分就不管了。

  當然他們在火車上也能吃。

  最後就是一些京城糕點和火車上吃的吃食。

  林林總總加起來,四位老人拿的比來的時候更多。

  好在沒有太沉的。

  他們倒是拿得動,加上這邊會拍電報,他們下了火車有人接的。

  將四位老人送走,其實離開學也沒多少日子了。

  孩子們的課外課都陸續停了,主要是想讓孩子們多休息兩天,然後以最好的狀態開學。

  林小紅和李愛國就沒辦法歇著了。

  因為有縫紉機到了。

  好在如何安排已經有前例可尋了。

  又有花大偉這個辦事利落的。

  倒也還好。

  另外李愛國和他朋友終於拿到了一筆香港訂單,不大,只有一千件春裝。

  畢竟是第一次做生意,雙方都有些保守。

  林小紅計算過,以現在的縫紉工數量,三十天左右就能將訂單趕出來,還不會耽誤店鋪的銷售。

  她可是知道有的縫紉工不是「一個人」。

  就是有的縫紉工為了多掙錢,和家裡人日夜輪班做衣服。

  人歇機器不歇。

  這也沒有辦法,她們總不能進人家看著。

  只要做出的衣服質量不差,這方面她們管的不嚴。

  香港這批貨每件衣服的工費大概在十塊錢左右。

  當然要和人分。

  她們能占七成,這也不少了。

  主要是如今人工低啊。

  但還是沒有自己創建品牌利潤高。

  所以林小紅才一心將佳人這個牌子做起來。

  總給人做代工可是沒前途的。

  不過這次人家可以支付美金,她覺得還可以。

  不過畢竟是第一次代工,林小紅和李愛國都是很重視的。

  「愛國,一個半月的時間很充足,我們肯定可以完成。」林小紅還是很有信心的。

  李愛國道,「裁剪的時候你看著點,這些衣服都是歐美那邊人穿的,碼數比較大,一定不能小了。」

  林小紅點頭應下,「我會看著的。」

  可不敢在裁剪這步出紕漏,沒法彌補啊。

  「這次對方給的價格還算不錯,不如給縫紉工提下價。」李愛國道。

  林小紅考慮了下,同意了,「和她們明說,這是外國訂單,一毛錢一件,但是不能有瑕疵品,要罰款的,讓她們重質別重量。」

  李愛國又說道,「我朋友說了,這次做好了,他就能要來五千件,價格也能漲點。」

  林小紅計算了下,「五千件吃下有點吃力啊。」

  李愛國摸了摸下巴,「還是縫紉機太少了。」

  林小紅擰了下眉頭,「縫紉機難訂,就是好訂了也不敢一次性訂太多,你這外單可不穩定,到時候縫紉工數量激增,沒有那麼多衣服可做,不能讓人家閒著吧,她們可還要交縫紉機的租金呢。」

  到時候恐怕要怨聲載道了,這可不是她想要的。

  李愛國一下子也想明白了,看來盲目擴張還不行。

  要好好做番計劃呢。

  第469章

  轉眼就到了八零下半年, 林小紅和李愛國成為了大四學生,面臨著實習問題。

  同時政策有變,有些事情也要著手解決了。

  「愛國,現在政策已經允許民營企業了, 溫市更是開了先河, 京市肯定不會落後, 明天我們就去工商局諮詢一下, 如果可以就將掛靠關係解除了。」林小紅道。

  這「鳥」不握在自己手裡,還真是不放心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