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頁
許陽露出了訝異的神色, 他問:「那你長大了想幹什麼呀?」
劉宣伯昂首挺胸說:「當科學家, 報效祖國!」
許陽問:「想不想學醫啊?」
劉宣伯不解詢問:「什麼是學醫?」
許陽道:「就是長大了做醫生。」
劉宣伯果斷搖頭:「不做,我要做科學家。」
許陽一時語塞,這個後世的一代名醫,幼時怎麼這麼堅定要做一個科學家啊。那他後面,又是怎麼走上的學醫之路的?
正當許陽費解的時候,劉宣伯卻突然說:「不過……不過……」
許陽看向了劉宣伯。
劉宣伯的小模樣甚是認真,他琢磨了一下,說:「不過好像做醫生,也是有用的。我要是醫生,我弟弟就不會病那麼久了,我還看見媽媽偷偷哭了很多次。奶奶也給嚇的生病了,弟弟生病了,大家都不開心。」
許陽怔怔地看著劉宣伯。
「嗯!」劉宣伯重重一點頭:「好,我決定了,我要做醫生。下次弟弟再生病,我就能給他治好了,那媽媽就不用哭了,奶奶也不會嚇病了!就讓國家先等一等我吧,等我做好醫生,再去做科學家。」
劉宣伯又看向了許陽,信誓旦旦地說:「我一定要做一個比你更厲害的醫生。」
許陽也沒想到劉宣伯的從醫之路,竟然是因為他幼弟的病情。
其實因病從醫的例子有很多,就像朱老,朱良春先生是在少年時期,得了肺結核。在那個年代,肺結核是被稱為絕症的。魯迅先生的父親就是死於肺結核,他自己也是。
不過朱良春先生卻在中醫的治療之下,逐漸恢復了健康,治癒了肺結核。在此之後,他才徹底投身於中醫,砥礪前行,矢志不渝。
「好。」許陽又摸了摸劉宣伯的頭。
這時候,劉父和劉母抱著劉小弟出來了。這次,兩人的臉上帶上了掩飾不住的笑容。
「走啦,小宣。」劉父招呼劉宣伯回家。
「哦。」劉宣伯答應一聲,又看了一眼桌子上的花生糖。
許陽笑著抓起糖果,遞給劉宣伯。
劉宣伯卻遲遲沒有去接,他反倒是看向許陽,認真地詢問:「你不是說讓我幫你個忙嗎?你還沒有說是什麼呢?」
許陽遲疑了一秒之後,問:「你是真的打算學醫了嗎?」
劉宣伯認真地點點頭。
許陽又問:「學中醫還是學西醫啊?」
劉宣伯指了指許陽:「跟你們一樣,能治好我弟弟的那種。」
許陽說:「學中醫的話,就需要跟師父,要有師父帶。等你拜了師父,你幫我帶句話給他。」
「什麼?」劉宣伯歪著頭,小小腦袋沒有理解許陽的意思。
「就是……」許陽語速變得遲疑起來。
劉父劉母也奇怪看來。
最後許陽勉強扯了扯笑,說:「讓他……讓他對自己好點。」
第744章 濟世救民
劉家人走了,一個星期之後,劉小弟就已經能流利說話了。守著前方不變,繼續服用了一個月,能下地行走了。但感覺左側的手和腳,仍有些不爽利的感覺。
這是病根未除乾淨,囑咐繼續服用本方, 然後加以日常鍛鍊,和針灸治療。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之後,劉小弟已經徹底痊癒,跟普通健康小孩並無異樣。
中醫接手治療,兩個月後,終於徹底恢復健康。此等頑疾, 宣告治癒。
而這個案例, 也被市醫院的梁艷同志視作經典案例。畢竟這個孩子是他們最先接手的,開始差點死在醫院裡,好不容易才搶救下來,卻落了個癱瘓。
他們給出的結論是這個小孩子的乙腦後遺症,非常嚴重,他的癱瘓是無法治癒的。並且,他們估計這個孩子的壽命也不會太長。
只是沒想到現在居然真的在短短兩個月之後,這孩子就恢復了健康。
這讓他們大跌眼鏡,甚至還有不少人悻悻然地說可能會復發啊,勉強治癒,也會壽命不長的牢騷話。
而這對於接了研究中醫任務的梁艷來說,這可是再合適不過的課題了。
所以這項研究蟲類藥的課題,在政策的大開綠燈的情況下,以非常快的速度就立好了。
梁艷充滿了幹勁,找了這麼久,總算是找到課題了。再弄不好, 她估計就要挨批評了。現在, 總算是找到路子了。
梁艷在這之後,來往聯合中醫院就更加頻繁了, 朱老也給予了最大程度的配合,所以中醫院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個場面,一些戴著眼鏡的研究人員,拿著筆記本,在記錄朱老關於蟲類藥的使用經驗。
而現在中醫院又非常繁忙,常常是說不了兩句話,朱老就要站起來去處理別的事情。
那些研究人員自然也不會這麼容易就罷休,所以,他們只能拿著筆記本跟著朱老。朱老一邊走路,還一邊跟他們交流,看起來像師父帶徒弟似的。
許陽看的有些好笑,不過倒也挺佩服這些人認真鑽研的態度。
這樣的場面,自然也被季德勝看在眼裡。
上次朱老說願意跟梁艷一起研究蟲類藥,這就已經讓季德勝足夠吃驚了。
後來他想想朱老應該只會公布部分內容,總會留一手的,因為這樣就已經很難得了,難不成還真的毫無保留啊?
誰知道,朱老是真一乾二淨, 毫無保留!
劉宣伯昂首挺胸說:「當科學家, 報效祖國!」
許陽問:「想不想學醫啊?」
劉宣伯不解詢問:「什麼是學醫?」
許陽道:「就是長大了做醫生。」
劉宣伯果斷搖頭:「不做,我要做科學家。」
許陽一時語塞,這個後世的一代名醫,幼時怎麼這麼堅定要做一個科學家啊。那他後面,又是怎麼走上的學醫之路的?
正當許陽費解的時候,劉宣伯卻突然說:「不過……不過……」
許陽看向了劉宣伯。
劉宣伯的小模樣甚是認真,他琢磨了一下,說:「不過好像做醫生,也是有用的。我要是醫生,我弟弟就不會病那麼久了,我還看見媽媽偷偷哭了很多次。奶奶也給嚇的生病了,弟弟生病了,大家都不開心。」
許陽怔怔地看著劉宣伯。
「嗯!」劉宣伯重重一點頭:「好,我決定了,我要做醫生。下次弟弟再生病,我就能給他治好了,那媽媽就不用哭了,奶奶也不會嚇病了!就讓國家先等一等我吧,等我做好醫生,再去做科學家。」
劉宣伯又看向了許陽,信誓旦旦地說:「我一定要做一個比你更厲害的醫生。」
許陽也沒想到劉宣伯的從醫之路,竟然是因為他幼弟的病情。
其實因病從醫的例子有很多,就像朱老,朱良春先生是在少年時期,得了肺結核。在那個年代,肺結核是被稱為絕症的。魯迅先生的父親就是死於肺結核,他自己也是。
不過朱良春先生卻在中醫的治療之下,逐漸恢復了健康,治癒了肺結核。在此之後,他才徹底投身於中醫,砥礪前行,矢志不渝。
「好。」許陽又摸了摸劉宣伯的頭。
這時候,劉父和劉母抱著劉小弟出來了。這次,兩人的臉上帶上了掩飾不住的笑容。
「走啦,小宣。」劉父招呼劉宣伯回家。
「哦。」劉宣伯答應一聲,又看了一眼桌子上的花生糖。
許陽笑著抓起糖果,遞給劉宣伯。
劉宣伯卻遲遲沒有去接,他反倒是看向許陽,認真地詢問:「你不是說讓我幫你個忙嗎?你還沒有說是什麼呢?」
許陽遲疑了一秒之後,問:「你是真的打算學醫了嗎?」
劉宣伯認真地點點頭。
許陽又問:「學中醫還是學西醫啊?」
劉宣伯指了指許陽:「跟你們一樣,能治好我弟弟的那種。」
許陽說:「學中醫的話,就需要跟師父,要有師父帶。等你拜了師父,你幫我帶句話給他。」
「什麼?」劉宣伯歪著頭,小小腦袋沒有理解許陽的意思。
「就是……」許陽語速變得遲疑起來。
劉父劉母也奇怪看來。
最後許陽勉強扯了扯笑,說:「讓他……讓他對自己好點。」
第744章 濟世救民
劉家人走了,一個星期之後,劉小弟就已經能流利說話了。守著前方不變,繼續服用了一個月,能下地行走了。但感覺左側的手和腳,仍有些不爽利的感覺。
這是病根未除乾淨,囑咐繼續服用本方, 然後加以日常鍛鍊,和針灸治療。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之後,劉小弟已經徹底痊癒,跟普通健康小孩並無異樣。
中醫接手治療,兩個月後,終於徹底恢復健康。此等頑疾, 宣告治癒。
而這個案例, 也被市醫院的梁艷同志視作經典案例。畢竟這個孩子是他們最先接手的,開始差點死在醫院裡,好不容易才搶救下來,卻落了個癱瘓。
他們給出的結論是這個小孩子的乙腦後遺症,非常嚴重,他的癱瘓是無法治癒的。並且,他們估計這個孩子的壽命也不會太長。
只是沒想到現在居然真的在短短兩個月之後,這孩子就恢復了健康。
這讓他們大跌眼鏡,甚至還有不少人悻悻然地說可能會復發啊,勉強治癒,也會壽命不長的牢騷話。
而這對於接了研究中醫任務的梁艷來說,這可是再合適不過的課題了。
所以這項研究蟲類藥的課題,在政策的大開綠燈的情況下,以非常快的速度就立好了。
梁艷充滿了幹勁,找了這麼久,總算是找到課題了。再弄不好, 她估計就要挨批評了。現在, 總算是找到路子了。
梁艷在這之後,來往聯合中醫院就更加頻繁了, 朱老也給予了最大程度的配合,所以中醫院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個場面,一些戴著眼鏡的研究人員,拿著筆記本,在記錄朱老關於蟲類藥的使用經驗。
而現在中醫院又非常繁忙,常常是說不了兩句話,朱老就要站起來去處理別的事情。
那些研究人員自然也不會這麼容易就罷休,所以,他們只能拿著筆記本跟著朱老。朱老一邊走路,還一邊跟他們交流,看起來像師父帶徒弟似的。
許陽看的有些好笑,不過倒也挺佩服這些人認真鑽研的態度。
這樣的場面,自然也被季德勝看在眼裡。
上次朱老說願意跟梁艷一起研究蟲類藥,這就已經讓季德勝足夠吃驚了。
後來他想想朱老應該只會公布部分內容,總會留一手的,因為這樣就已經很難得了,難不成還真的毫無保留啊?
誰知道,朱老是真一乾二淨, 毫無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