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難道前世,她之所以不孕,也是因為譽王喝了避子湯嗎?
可他為何要這麼做,若僅僅只是不想要孩子,他大可讓她來喝這個湯藥,難不成是真的顧忌她的身子,怕她喝多了傷身。
他有這麼在乎她嗎?不論前世還是今生?
碧蕪垂下眼眸,實在不敢確認,如今只有一件事兒能讓她確定幾分。
那便是小漣當是譽王的人!
若真如她所說,那湯藥並未假手於人,那就是她一開始抓的就不是原先那副藥。
自杏林館回去後,碧蕪只作不知,也什麼都未在面上表現出來,待下回再喝湯藥時,發現湯藥重新變回了原來的味道,就知自己應當是猜對了。
且不管譽王讓小漣守在自己身邊究竟意欲何為,可她知道,小漣並沒有傷害她的心,不然前世她也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引開承王的人,最後慘死在亂劍之下。
或許,小漣就是譽王派來保護她的吧,這世是她,上一世可能是為了保護旭兒。
畢竟上一世,她是在菡萏院那場大火後不久,被調到了雁林居伺候的。
左右,她也是為了執行主子的命令,碧蕪雖心知肚明,但並未為難她,也未趕她,亦未挑明,一切依舊若從前那般。
轉眼,又是一年除夕宮宴。
不同於上一年,今年的旭兒已不需被抱在懷裡進宮了,打入了宮門,他便穿著那件繡著如意紋的紅棉袍,穿著雀藍的蝙蝠紋小靴一路跑在前頭。
朝華殿中群臣雲集,幾位皇子公主正圍在一塊兒說話。
遠遠見譽王夫婦帶著旭兒行來,十三皇子喻景煒提聲喚了聲「六哥六嫂」,沖他們招了招手。
待他們走近,喻景煒俯下身捏了捏旭兒的臉,感慨道:「十三倒是好一陣兒未見六哥六嫂了,十一哥前陣子被父皇封了趙王,很快便要大婚,再過一段時日就得搬出宮,這宮裡是愈發冷清了。」
譽王笑了笑道:「別說十一了,你也得爭口氣,眼看著也快到了年紀,別整日遊手好閒的,皇家子弟自然也該有皇家子弟的模樣。」
喻景煒聞言長嘆了口氣,「六哥,你也曉得,我哪有這般志向抱負,所以常是被父皇說沒出息,若非皇子的身份,我早便出宮雲遊四海,縱情山水去了。」
喻淮旭聽著他這位沒「出息」的十三叔在這裡唉聲嘆氣,驀然伸手扯了扯他的衣角道:「遊覽山水也很好呀,十三叔往後便去做個遊人,將大昭江山走個遍,寫一本什麼……遊記出來。」
「我們旭兒還知道遊記呢。」喻景煒摸了摸喻淮旭的頭,喜笑顏開,「那十三叔就承旭兒吉言,沒能在政事上有所建樹,便讓自己所著之書流芳後世。」
有沒有流芳後世喻淮旭確實不曉得,不過前世在他父皇登基後,這位十三叔還真就到大昭各處遊山玩水去了,不僅寫成了一本流傳甚廣的遊記,還根據他這些年所走的路,繪成了大昭史上最詳盡的輿圖。
那副輿圖後來被十三叔獻給了父皇,就一直掛在御書房最顯眼的位置。
說笑間,喻景煒抬眼看去,便見那廂承王帶著承王妃和小世子入了殿,他正欲開口呼喚,便見承王淡淡往這廂看了一眼,或是看見了譽王,面色沉了沉,旋即自鼻尖發出一聲不屑的冷哼,步子一拐,往別處去了。
喻景煒在心下暗嘆了口氣,這才不過兩三年,原還能被他聚集在一塊兒賞花射箭的兄長們,如今已是形同陌路。
到底是他太天真了些,總覺得自小一塊兒長大的兄弟之間,總不會鬧到這種地步,可他忘了,這是皇家。
尋常的大戶人家,兄弟之間尚且還會為分家和遺產之事鬧上公堂,更遑論他們爭奪的是天下之主,至高無上的位置。
見喻景煒神色黯淡,譽王似是看出他在想什麼,抬手在他肩上重重拍了拍。
於他而言,天真些也沒有什麼不好的,活成像十三這般,不覬覦貪心太多,自由自在,亦是件美事。
他側首看向那廂正與淑貴妃言語的承王,眸光愈發陰鷙沉冷,他自也想過這樣的日子。
只可惜,他不能!
每一年的除夕宴皆是大同小異,無非是祝酒,賞舞,聽月,閒談。
見永安帝似覺得無趣,皇后便讓八歲的小公主為父皇跳了一小段舞,七公主尚且跳得稚嫩,但也算是有模有樣,她可愛的樣子讓永安帝不禁龍顏大悅,登時賞賜了一顆拳頭大小的夜明珠。
七公主起了這麼一個頭,讓皇后分外得臉,淑貴妃自也不甘示弱,可她膝下的兩個孩子都已大了,自不可能上去表演什麼,便同上回那般強硬地將承王世子喻淮炤推了上去。
喻淮炤在祖母淑貴妃和父親承王的嚴厲教導下,變得十分懼人且膽怯,他在殿中呆呆地站了一會兒,聽見永安帝問他要表演些什麼時,他忍住顫意說近日在練字,想寫一副字給皇祖父看。
永安帝便命內侍呈上紙筆,殿上有那麼多雙眼睛在盯著他瞧,喻淮炤雙腿都在打戰,連帶著握筆的手都有些不穩,直撐了一柱香的工夫,他才放下筆,讓內侍將寫好的字呈給永安帝看。
他緊張地盯著永安帝,直到永安帝覽過後,誇讚了他幾句,言他這般年紀能將字寫成這般已是不易,賞了他一些上好的紙筆,他才徹底放下心來。
他倒不是為那兩句誇讚,只為今夜應是不必在院中罰跪了。
可他為何要這麼做,若僅僅只是不想要孩子,他大可讓她來喝這個湯藥,難不成是真的顧忌她的身子,怕她喝多了傷身。
他有這麼在乎她嗎?不論前世還是今生?
碧蕪垂下眼眸,實在不敢確認,如今只有一件事兒能讓她確定幾分。
那便是小漣當是譽王的人!
若真如她所說,那湯藥並未假手於人,那就是她一開始抓的就不是原先那副藥。
自杏林館回去後,碧蕪只作不知,也什麼都未在面上表現出來,待下回再喝湯藥時,發現湯藥重新變回了原來的味道,就知自己應當是猜對了。
且不管譽王讓小漣守在自己身邊究竟意欲何為,可她知道,小漣並沒有傷害她的心,不然前世她也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引開承王的人,最後慘死在亂劍之下。
或許,小漣就是譽王派來保護她的吧,這世是她,上一世可能是為了保護旭兒。
畢竟上一世,她是在菡萏院那場大火後不久,被調到了雁林居伺候的。
左右,她也是為了執行主子的命令,碧蕪雖心知肚明,但並未為難她,也未趕她,亦未挑明,一切依舊若從前那般。
轉眼,又是一年除夕宮宴。
不同於上一年,今年的旭兒已不需被抱在懷裡進宮了,打入了宮門,他便穿著那件繡著如意紋的紅棉袍,穿著雀藍的蝙蝠紋小靴一路跑在前頭。
朝華殿中群臣雲集,幾位皇子公主正圍在一塊兒說話。
遠遠見譽王夫婦帶著旭兒行來,十三皇子喻景煒提聲喚了聲「六哥六嫂」,沖他們招了招手。
待他們走近,喻景煒俯下身捏了捏旭兒的臉,感慨道:「十三倒是好一陣兒未見六哥六嫂了,十一哥前陣子被父皇封了趙王,很快便要大婚,再過一段時日就得搬出宮,這宮裡是愈發冷清了。」
譽王笑了笑道:「別說十一了,你也得爭口氣,眼看著也快到了年紀,別整日遊手好閒的,皇家子弟自然也該有皇家子弟的模樣。」
喻景煒聞言長嘆了口氣,「六哥,你也曉得,我哪有這般志向抱負,所以常是被父皇說沒出息,若非皇子的身份,我早便出宮雲遊四海,縱情山水去了。」
喻淮旭聽著他這位沒「出息」的十三叔在這裡唉聲嘆氣,驀然伸手扯了扯他的衣角道:「遊覽山水也很好呀,十三叔往後便去做個遊人,將大昭江山走個遍,寫一本什麼……遊記出來。」
「我們旭兒還知道遊記呢。」喻景煒摸了摸喻淮旭的頭,喜笑顏開,「那十三叔就承旭兒吉言,沒能在政事上有所建樹,便讓自己所著之書流芳後世。」
有沒有流芳後世喻淮旭確實不曉得,不過前世在他父皇登基後,這位十三叔還真就到大昭各處遊山玩水去了,不僅寫成了一本流傳甚廣的遊記,還根據他這些年所走的路,繪成了大昭史上最詳盡的輿圖。
那副輿圖後來被十三叔獻給了父皇,就一直掛在御書房最顯眼的位置。
說笑間,喻景煒抬眼看去,便見那廂承王帶著承王妃和小世子入了殿,他正欲開口呼喚,便見承王淡淡往這廂看了一眼,或是看見了譽王,面色沉了沉,旋即自鼻尖發出一聲不屑的冷哼,步子一拐,往別處去了。
喻景煒在心下暗嘆了口氣,這才不過兩三年,原還能被他聚集在一塊兒賞花射箭的兄長們,如今已是形同陌路。
到底是他太天真了些,總覺得自小一塊兒長大的兄弟之間,總不會鬧到這種地步,可他忘了,這是皇家。
尋常的大戶人家,兄弟之間尚且還會為分家和遺產之事鬧上公堂,更遑論他們爭奪的是天下之主,至高無上的位置。
見喻景煒神色黯淡,譽王似是看出他在想什麼,抬手在他肩上重重拍了拍。
於他而言,天真些也沒有什麼不好的,活成像十三這般,不覬覦貪心太多,自由自在,亦是件美事。
他側首看向那廂正與淑貴妃言語的承王,眸光愈發陰鷙沉冷,他自也想過這樣的日子。
只可惜,他不能!
每一年的除夕宴皆是大同小異,無非是祝酒,賞舞,聽月,閒談。
見永安帝似覺得無趣,皇后便讓八歲的小公主為父皇跳了一小段舞,七公主尚且跳得稚嫩,但也算是有模有樣,她可愛的樣子讓永安帝不禁龍顏大悅,登時賞賜了一顆拳頭大小的夜明珠。
七公主起了這麼一個頭,讓皇后分外得臉,淑貴妃自也不甘示弱,可她膝下的兩個孩子都已大了,自不可能上去表演什麼,便同上回那般強硬地將承王世子喻淮炤推了上去。
喻淮炤在祖母淑貴妃和父親承王的嚴厲教導下,變得十分懼人且膽怯,他在殿中呆呆地站了一會兒,聽見永安帝問他要表演些什麼時,他忍住顫意說近日在練字,想寫一副字給皇祖父看。
永安帝便命內侍呈上紙筆,殿上有那麼多雙眼睛在盯著他瞧,喻淮炤雙腿都在打戰,連帶著握筆的手都有些不穩,直撐了一柱香的工夫,他才放下筆,讓內侍將寫好的字呈給永安帝看。
他緊張地盯著永安帝,直到永安帝覽過後,誇讚了他幾句,言他這般年紀能將字寫成這般已是不易,賞了他一些上好的紙筆,他才徹底放下心來。
他倒不是為那兩句誇讚,只為今夜應是不必在院中罰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