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頁
他倒不是怕胤禛怪罪,只是怕自己戳中了胤禛的隱痛。
「我道什麼呢,原來你是擔心這個呀。」胤禛毫不在意地笑了,「我們修行中人,子息本就單薄。這是天道平衡之理,早在踏入修行的那一刻起,我們都明白了。」
修行中人擁有超脫世俗的力量,如果再子孫滿堂,豈不是要絕了普通人的晉身之階?
別說什麼修行之人為己養性,是人就有私心,誰不想自己的孩子做人上人?
神話傳說里的主角,固然是反抗世俗、反抗封建禮、教反抗父權、反抗皇權的代表,但總是作為反派出現的王母娘娘,其實就真的錯了嗎?
神仙與凡人結合,生出的孩子半人半仙,天生便資質超群,可以用比普通人少上許多的時間修成仙身,占據上屆資源。
這對那些潛心苦修的普通人來說,公平嗎?
天地間的資源是有定數的,這些開著掛的仙二代們,憑著出身占據了大部分資源,那些苦修飛升的就活該過得苦哈哈?
所以,對於自己子息艱難這件事,胤禛是真的毫不在意。他們夫妻全當丁克了。
反正他們這輩子生於皇族,完全不怕年老體衰之後沒人照顧。
見他神色十分坦然,眼中也沒有半點愁緒苦澀,揆敘這才放下心來,笑道:「既然四爺心中有數,那我就不瞎操心了。」
相識這麼多年,兩人早就把對方當成是至交好友了。
若非如此,揆敘也不會關係一個親王的子嗣問題。
=====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廉親王府的長子出生了。
抱著紅彤彤的小嬰兒,廉親王只覺得滿心柔情無處安放,動作小心翼翼的,生怕重一點,就傷了這脆弱的寶貝疙瘩。
「福晉你看,咱們的孩子多可愛。」
此時的八福晉生產完畢,已經睡了兩個時辰,精神正好,正一臉慈愛的看著丈夫懷中的孩子。
聽見丈夫夸兒子,她哪裡會反對?不但連連點頭,還誇得比年輕王都快誇張。
「你看這皮子紅的,等長開了,一定比那糯米湯圓都白。」
「福晉生得就白,兒子這點兒一定是隨你。」
「我看著鼻子隨王爺,嘴巴和下巴也隨王爺,皆生得挺秀,將來肯定是個美男子。」
「唉呦,他睜眼了。福晉快看,他這雙桃花眼,跟你簡直一模一樣。」
「…………」
夫妻兩個你一句我一句,也不知道究竟是在夸孩子,還是借著孩子夸對方。
屋子裡伺候的人都在低頭忍笑,卻又因主子們感情好覺得欣慰。
這個孩子傾注了他們夫妻倆許多的期望,從出生那一刻起,就得到了滿的幾乎要溢出來的父愛和母愛。
非但他的父母對他十分珍愛,他的祖母良太妃為了照顧他,更是四年清心寡欲,就怕自己一錯眼,乖孫子就受了委屈。
這種情況,並沒有隨著二胎寶寶的出生有所改變。
夫妻兩個無論有多少個孩子,第一個總是最特殊的。
照顧第一個孩子時沒有半點經驗,稍有風吹草動,就能讓他們手忙腳亂。
周圍的人各有各的經驗,這個說一句,他們趕緊照做;那個又說這樣不妥,他們趕緊就改。
說句傻爹傻媽半點不為過。
等到第二個孩子出生的時候,自覺積攢了經驗的爹媽就淡定多了,照顧孩子隨意了許多。
後世開放二胎的時候,網上有句調侃之言:第一胎照書養,第二胎照豬養,大抵就是如此了。
廉親王夫婦這一世,果然像胤禛預言的那樣有個兒子,十四個孫子,果然是兒孫滿堂,飽享天倫之樂。
這兒孫多了不然讓他們稱心如意,卻也有苦惱,那就是廉親王夫婦半點不敢鬆懈,一個努力辦差,一個努力做生意,就為了給兒孫多留點資本。
不過對於他們來說,這種辛苦,他們甘之如飴。
一晃數十年過去,整個大清天下早就沒有靈異事件發生了,胤禛夫婦早年雲遊不知所蹤,胤礽命數已到,皇位上又換了一代新君。
廉親王夫婦躺在院子裡的搖椅上,一棵高聳入雲的銀杏樹翠如華蓋,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樹葉撒下來,只剩下微微的暖。伴隨著習習微風,讓樹下的人愜意不已。
「福晉,這一生,你還有遺憾嗎?」
「沒有了。」
對八福晉來說,只要他們夫妻恩愛兩心不移,其實有沒有子嗣都無所謂。
她早年之所以憂心子嗣,不過是不想別人肆意揣測胤禩。
廉親王微微一笑,滿臉的褶子笑成了一朵花。
「如此便好。」
第386章 番外三
伴隨著清脆的「滴答」聲,雪白的石鐘乳一滴又一滴地落入天然的石槽里,石槽西面又有一道開鑿出的小渠道,蜿蜒曲折盤旋到不遠處的假山石上。
假山石上又有無數天然的孔洞,但那些流動的石鐘乳,卻像是被什麼力量牽引著一般,乖乖地從離地五尺高的一處鶴嘴形孔洞裡潺潺而出,狀若飛泉,順勢而下,集成一個小小的湖泊。
被凡間門貴族傳的神乎其神,幾乎是萬金難求的石鐘乳,在修士眼裡,也只配為自己的住所添一道景。
待德太妃薨逝,以皇貴妃之禮葬入妃陵之後,胤禛便預感到,自己在凡間門的因果了卻了大半。
「我道什麼呢,原來你是擔心這個呀。」胤禛毫不在意地笑了,「我們修行中人,子息本就單薄。這是天道平衡之理,早在踏入修行的那一刻起,我們都明白了。」
修行中人擁有超脫世俗的力量,如果再子孫滿堂,豈不是要絕了普通人的晉身之階?
別說什麼修行之人為己養性,是人就有私心,誰不想自己的孩子做人上人?
神話傳說里的主角,固然是反抗世俗、反抗封建禮、教反抗父權、反抗皇權的代表,但總是作為反派出現的王母娘娘,其實就真的錯了嗎?
神仙與凡人結合,生出的孩子半人半仙,天生便資質超群,可以用比普通人少上許多的時間修成仙身,占據上屆資源。
這對那些潛心苦修的普通人來說,公平嗎?
天地間的資源是有定數的,這些開著掛的仙二代們,憑著出身占據了大部分資源,那些苦修飛升的就活該過得苦哈哈?
所以,對於自己子息艱難這件事,胤禛是真的毫不在意。他們夫妻全當丁克了。
反正他們這輩子生於皇族,完全不怕年老體衰之後沒人照顧。
見他神色十分坦然,眼中也沒有半點愁緒苦澀,揆敘這才放下心來,笑道:「既然四爺心中有數,那我就不瞎操心了。」
相識這麼多年,兩人早就把對方當成是至交好友了。
若非如此,揆敘也不會關係一個親王的子嗣問題。
=====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廉親王府的長子出生了。
抱著紅彤彤的小嬰兒,廉親王只覺得滿心柔情無處安放,動作小心翼翼的,生怕重一點,就傷了這脆弱的寶貝疙瘩。
「福晉你看,咱們的孩子多可愛。」
此時的八福晉生產完畢,已經睡了兩個時辰,精神正好,正一臉慈愛的看著丈夫懷中的孩子。
聽見丈夫夸兒子,她哪裡會反對?不但連連點頭,還誇得比年輕王都快誇張。
「你看這皮子紅的,等長開了,一定比那糯米湯圓都白。」
「福晉生得就白,兒子這點兒一定是隨你。」
「我看著鼻子隨王爺,嘴巴和下巴也隨王爺,皆生得挺秀,將來肯定是個美男子。」
「唉呦,他睜眼了。福晉快看,他這雙桃花眼,跟你簡直一模一樣。」
「…………」
夫妻兩個你一句我一句,也不知道究竟是在夸孩子,還是借著孩子夸對方。
屋子裡伺候的人都在低頭忍笑,卻又因主子們感情好覺得欣慰。
這個孩子傾注了他們夫妻倆許多的期望,從出生那一刻起,就得到了滿的幾乎要溢出來的父愛和母愛。
非但他的父母對他十分珍愛,他的祖母良太妃為了照顧他,更是四年清心寡欲,就怕自己一錯眼,乖孫子就受了委屈。
這種情況,並沒有隨著二胎寶寶的出生有所改變。
夫妻兩個無論有多少個孩子,第一個總是最特殊的。
照顧第一個孩子時沒有半點經驗,稍有風吹草動,就能讓他們手忙腳亂。
周圍的人各有各的經驗,這個說一句,他們趕緊照做;那個又說這樣不妥,他們趕緊就改。
說句傻爹傻媽半點不為過。
等到第二個孩子出生的時候,自覺積攢了經驗的爹媽就淡定多了,照顧孩子隨意了許多。
後世開放二胎的時候,網上有句調侃之言:第一胎照書養,第二胎照豬養,大抵就是如此了。
廉親王夫婦這一世,果然像胤禛預言的那樣有個兒子,十四個孫子,果然是兒孫滿堂,飽享天倫之樂。
這兒孫多了不然讓他們稱心如意,卻也有苦惱,那就是廉親王夫婦半點不敢鬆懈,一個努力辦差,一個努力做生意,就為了給兒孫多留點資本。
不過對於他們來說,這種辛苦,他們甘之如飴。
一晃數十年過去,整個大清天下早就沒有靈異事件發生了,胤禛夫婦早年雲遊不知所蹤,胤礽命數已到,皇位上又換了一代新君。
廉親王夫婦躺在院子裡的搖椅上,一棵高聳入雲的銀杏樹翠如華蓋,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樹葉撒下來,只剩下微微的暖。伴隨著習習微風,讓樹下的人愜意不已。
「福晉,這一生,你還有遺憾嗎?」
「沒有了。」
對八福晉來說,只要他們夫妻恩愛兩心不移,其實有沒有子嗣都無所謂。
她早年之所以憂心子嗣,不過是不想別人肆意揣測胤禩。
廉親王微微一笑,滿臉的褶子笑成了一朵花。
「如此便好。」
第386章 番外三
伴隨著清脆的「滴答」聲,雪白的石鐘乳一滴又一滴地落入天然的石槽里,石槽西面又有一道開鑿出的小渠道,蜿蜒曲折盤旋到不遠處的假山石上。
假山石上又有無數天然的孔洞,但那些流動的石鐘乳,卻像是被什麼力量牽引著一般,乖乖地從離地五尺高的一處鶴嘴形孔洞裡潺潺而出,狀若飛泉,順勢而下,集成一個小小的湖泊。
被凡間門貴族傳的神乎其神,幾乎是萬金難求的石鐘乳,在修士眼裡,也只配為自己的住所添一道景。
待德太妃薨逝,以皇貴妃之禮葬入妃陵之後,胤禛便預感到,自己在凡間門的因果了卻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