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頁
這個提議,對於被困在宮裡許多年的兩人來說,十分具有誘惑力。
只是,德妃的性子比較矜持,怕為兒子惹來非議,心下有些猶豫。宜妃就爽快多了,胤禟和她一提,她立馬就答應了。
她不但自己答應,還到雍親王府拉上了半推半就的德妃,直接去了京郊的紡織廠。
此時的紡織廠里,早就換上了新式的紡織機。這紡織機是在胤禛的提點下,胤禟帶著十阿哥一起研究出來的。
有了新式紡織機之後,胤禛又陸續研究出了提花機。
只可惜,「緙絲」這項技藝不能用機器代替人工,不然他們的紡織廠還能賺得更多。
有了機器的加入,他們賺的越來越多,廠房開的越來越多,生產出來的東西很快就趨於飽和狀態。
大清吃不下沒關係,正好可以趁機開拓海外市場。
於是,屬於大清的海上絲綢之路應運而生,一直嚮往戰場的十三阿哥胤祥主動請纓,帶領船隊效仿明朝鄭和,開拓海上新航道。
十四阿哥倒是想跟著一起,但這些年已經成了親王的八貝勒,一直在明理暗裡打壓他,皇上對他也不冷不熱的,讓他根本就沒有機會自己爭取。
德太妃起床之後,兩個風姿各異的大美人一起用了早膳,便各自戴了個□□鏡,蹬著自行車去了紡織場。
自行車是從西洋傳過來的東西,只是見過後世東西的胤禛覺得太過笨重。
有四哥發話,胤禟二話不說,領著十阿哥潛心研究,歷時三年,終於研究出了類似後世那樣輕便的女士自行車。
自行車研究出來之後,首先擁有的自然史三人的額娘,接著就是三人的福晉。
有這六位貴婦做推廣,很快就風靡京城。
和自行車一起傳播開來的,還有能遮住大半張臉的□□鏡。
兩位太妃騎著精美的自行車,權當鍛鍊身體,周圍有許多太監宮女兒同樣騎著自行車護衛在四周,開道的開道,尾隨的尾隨。
等到達目的地,經常鍛鍊的兩人也不過是微微發汗而已。
宜妃笑道:「你還別說,自從每天騎著這東西來回晃兩圈,我這身體的確是好多了。」
從前她在宮裡養尊處優,身體雖然也不錯,但那都是保養品養出來的,嬌貴得很,經不得什麼風吹雨打。
如今的身體好,那是真的身強體壯,給了宜妃能和壯漢干架的錯覺。
紡織廠運行多,年一切自有規章,兩人也只是在車間裡轉轉,看有沒有哪個機器需要送去檢修。
然後在辦公室里坐坐,接受一下底層員工的問題投訴。
這一天很輕鬆愉快得過去了,兩人卻都覺得十分充實,比從前管理宮務時都有成就感。
等回去的時候,宜妃示意宮女太監們都走遠一點,臉上露出了莫可名狀的笑容。
一看她這笑容,德妃就知道她要說什麼,不禁翻了個不優雅的白眼。
果然,就見宜妃控制著自行車湊近了她,曖昧地笑道:「聽說你最近看上了老四手底下的一個小伙子?怎麼樣,身體強壯嗎?」
德妃瞪了她一眼,沒好氣地說:「你從哪得來的小道消息?我不過見那孩子生得俊秀,多和他說了兩句話罷了。」
「誒,姐姐別害羞嘛!」宜妃低笑道,「先帝都去了那麼多年了,咱們又不會大張旗鼓地宣揚出去。連皇上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姐姐何必自苦?」
隨著這些年工廠越建越多,女子掌握了經濟大權,社會風氣自然而然就越發開放。
現如今,除了那些靠禮教撐場面的老學究,可沒有誰會說女子要從一而終,死了丈夫還不讓人改嫁的。
本來大清的律法,寡婦改嫁就可以把自己原來的嫁妝和積蓄帶走。如今女子掙錢的地方多了,誰家不想娶個有錢的寡婦?
康熙後宮嬪妃數量眾多,但生育皇子的卻極少。康熙駕崩的時候,甚至還有許多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嬪妃在後宮蹉跎,後半生基本無望。
胤礽見他們實在可憐,也想為宮裡節省一筆開銷,便在「徵求」了宗室意見之後,允許三十歲以下的嬪妃出宮改嫁,並且給每個嬪妃都賜下了嫁妝。
康熙早期入宮的嬪妃,家族都是有背景的。入宮時哪怕不能有多少台的嫁妝,但兜里揣的銀票卻半點不少。
這些可都是妥妥的富婆呀!
而且這個時期,滿洲貴族還沒有背漢族風氣完全同化,寡婦改嫁對他們來說本就是平常事。如今只不過寡婦身份特殊了一點,做過皇上的嬪妃而已。
太宗皇太極還曾把自己的側福晉嫁給臣下呢,如今先帝都死了多少年了,把他們家姑奶奶接回來改嫁,又有什麼不行的?
眼看昔日不如她們的小嬪妃,都能開始新的生活,那些生育了皇子的心裡也不是半點不羨慕。
畢竟,誰還沒有個生理需求了?
只是,她們還有兒子,需要顧及兒子的顏面。
但這種局面,沒過多久就改變了。
起因還是八貝勒……啊不,如今是廉親王了。
廉親王對康熙的感情,絕對是怨恨大過孺慕,他如何肯看自己的額娘,年紀輕輕就為先帝守一輩子寡?
人家也是光棍得很,先跑到宮裡給皇上打了個招呼,根本不等皇上反應過來就告退了,回家就給他額娘物色了兩個年輕體壯的面首,送到了他額娘身邊伺候。
只是,德妃的性子比較矜持,怕為兒子惹來非議,心下有些猶豫。宜妃就爽快多了,胤禟和她一提,她立馬就答應了。
她不但自己答應,還到雍親王府拉上了半推半就的德妃,直接去了京郊的紡織廠。
此時的紡織廠里,早就換上了新式的紡織機。這紡織機是在胤禛的提點下,胤禟帶著十阿哥一起研究出來的。
有了新式紡織機之後,胤禛又陸續研究出了提花機。
只可惜,「緙絲」這項技藝不能用機器代替人工,不然他們的紡織廠還能賺得更多。
有了機器的加入,他們賺的越來越多,廠房開的越來越多,生產出來的東西很快就趨於飽和狀態。
大清吃不下沒關係,正好可以趁機開拓海外市場。
於是,屬於大清的海上絲綢之路應運而生,一直嚮往戰場的十三阿哥胤祥主動請纓,帶領船隊效仿明朝鄭和,開拓海上新航道。
十四阿哥倒是想跟著一起,但這些年已經成了親王的八貝勒,一直在明理暗裡打壓他,皇上對他也不冷不熱的,讓他根本就沒有機會自己爭取。
德太妃起床之後,兩個風姿各異的大美人一起用了早膳,便各自戴了個□□鏡,蹬著自行車去了紡織場。
自行車是從西洋傳過來的東西,只是見過後世東西的胤禛覺得太過笨重。
有四哥發話,胤禟二話不說,領著十阿哥潛心研究,歷時三年,終於研究出了類似後世那樣輕便的女士自行車。
自行車研究出來之後,首先擁有的自然史三人的額娘,接著就是三人的福晉。
有這六位貴婦做推廣,很快就風靡京城。
和自行車一起傳播開來的,還有能遮住大半張臉的□□鏡。
兩位太妃騎著精美的自行車,權當鍛鍊身體,周圍有許多太監宮女兒同樣騎著自行車護衛在四周,開道的開道,尾隨的尾隨。
等到達目的地,經常鍛鍊的兩人也不過是微微發汗而已。
宜妃笑道:「你還別說,自從每天騎著這東西來回晃兩圈,我這身體的確是好多了。」
從前她在宮裡養尊處優,身體雖然也不錯,但那都是保養品養出來的,嬌貴得很,經不得什麼風吹雨打。
如今的身體好,那是真的身強體壯,給了宜妃能和壯漢干架的錯覺。
紡織廠運行多,年一切自有規章,兩人也只是在車間裡轉轉,看有沒有哪個機器需要送去檢修。
然後在辦公室里坐坐,接受一下底層員工的問題投訴。
這一天很輕鬆愉快得過去了,兩人卻都覺得十分充實,比從前管理宮務時都有成就感。
等回去的時候,宜妃示意宮女太監們都走遠一點,臉上露出了莫可名狀的笑容。
一看她這笑容,德妃就知道她要說什麼,不禁翻了個不優雅的白眼。
果然,就見宜妃控制著自行車湊近了她,曖昧地笑道:「聽說你最近看上了老四手底下的一個小伙子?怎麼樣,身體強壯嗎?」
德妃瞪了她一眼,沒好氣地說:「你從哪得來的小道消息?我不過見那孩子生得俊秀,多和他說了兩句話罷了。」
「誒,姐姐別害羞嘛!」宜妃低笑道,「先帝都去了那麼多年了,咱們又不會大張旗鼓地宣揚出去。連皇上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姐姐何必自苦?」
隨著這些年工廠越建越多,女子掌握了經濟大權,社會風氣自然而然就越發開放。
現如今,除了那些靠禮教撐場面的老學究,可沒有誰會說女子要從一而終,死了丈夫還不讓人改嫁的。
本來大清的律法,寡婦改嫁就可以把自己原來的嫁妝和積蓄帶走。如今女子掙錢的地方多了,誰家不想娶個有錢的寡婦?
康熙後宮嬪妃數量眾多,但生育皇子的卻極少。康熙駕崩的時候,甚至還有許多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嬪妃在後宮蹉跎,後半生基本無望。
胤礽見他們實在可憐,也想為宮裡節省一筆開銷,便在「徵求」了宗室意見之後,允許三十歲以下的嬪妃出宮改嫁,並且給每個嬪妃都賜下了嫁妝。
康熙早期入宮的嬪妃,家族都是有背景的。入宮時哪怕不能有多少台的嫁妝,但兜里揣的銀票卻半點不少。
這些可都是妥妥的富婆呀!
而且這個時期,滿洲貴族還沒有背漢族風氣完全同化,寡婦改嫁對他們來說本就是平常事。如今只不過寡婦身份特殊了一點,做過皇上的嬪妃而已。
太宗皇太極還曾把自己的側福晉嫁給臣下呢,如今先帝都死了多少年了,把他們家姑奶奶接回來改嫁,又有什麼不行的?
眼看昔日不如她們的小嬪妃,都能開始新的生活,那些生育了皇子的心裡也不是半點不羨慕。
畢竟,誰還沒有個生理需求了?
只是,她們還有兒子,需要顧及兒子的顏面。
但這種局面,沒過多久就改變了。
起因還是八貝勒……啊不,如今是廉親王了。
廉親王對康熙的感情,絕對是怨恨大過孺慕,他如何肯看自己的額娘,年紀輕輕就為先帝守一輩子寡?
人家也是光棍得很,先跑到宮裡給皇上打了個招呼,根本不等皇上反應過來就告退了,回家就給他額娘物色了兩個年輕體壯的面首,送到了他額娘身邊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