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頁
重霖走後,鳳九恐他觸景生情,將其後人安置在滾滾宮中,尋常並不相見。直到此次歸來,太晨宮重回舊制,滾滾擔心父君跟前少了稱心順意之人,想著左右有層淵源在,又是經過時日考驗的,便把一向用慣了的人送到東華面前盡孝。
東華雖解滾滾的好意,卻也說不得是欣喜還是惆悵,心情並不純然美好。到了此時,看不見樣貌反成了幸事。
他平抑了呼吸問:「你叫什麼名字?」這麼多天來,東華第一次關心起了這位不聲不響隨侍左右的人。
「孚雩,小臣名喚孚雩。」嗓音溫和中正,頗有幾分祖輩之風。
東華借著起身掩去額上汗珠,聞言唇角輕提:「看來五行缺水,倒該去連宋處更妥帖。」轉而想起連宋折顏等人亦有許久未見,方才顯露的笑容又淡了下去,「所為何事?」
「帝後有事外出,囑小臣為帝君端藥。」孚雩的聲音隱有忐忑,在太晨宮中雖時日不長,對於東華在此事上頭一貫的「不合作」卻早有所聞。
這事自然是鳳九的主意。東華對於鳳九的執著也很無奈,她雖是好意,但不明就裡的湯藥治標不治本,不過聊慰人心爾。
「放著吧。」他不置可否,又問,「小白去了哪裡?」
「這,帝後未曾提及。」
話音落了許久未聽得離去的腳步,東華略一沉吟點撥道:「小白只讓你端藥。」
「……是。」孚雩原地頓了頓,猶疑著退了出去。
東華微微搖頭,也是個愛操心的,這點倒跟重霖很像。
自被發現了雙目的異樣,鳳九還好些,其餘眾人總將他當精緻的水晶盞,就連滾滾和攸攸也將他們的父君視為孱弱無助的病患,動輒不離左右,就恐有什麼閃失。
他們渾然忘卻了,即便眼盲,東華也曾不露痕跡地如常生活了幾百年,亦仍是六界的尊神。
鳳九要他吃藥,要他等折顏出關,無非是想治好他的傷。然而,與表面的斑駁嶙峋相比,內心的溝壑滄桑才更為致命。
窗欞外隱約飄來淺香,是漸放的佛鈴。
那日鳳九與他說,自他歸來,太晨宮中的佛鈴花便似醒轉了一般,花事愈繁,生機日濃,讓她心生歡喜。
話雖如此,他仍時常感到落於臉上的視線,疼惜中飽含著憂心忡忡。一向好睡的小白變得淺眠起來,但凡他略有動靜,身邊之人便立時驚醒,屏息等著他的下文。有時還有一隻溫軟的手伸來,試探著撫上他的臉頰與額角。為安撫嬌妻,他不敢輕易露出蛛絲馬跡。
近年來,他確然鮮少踏出太晨宮,不光是顧及眾人的擔憂,也是一時半會並未想好以何姿態回到八荒六合。可這般隔絕於世的疏離,並不能使他開懷。與其被奉於高閣,他寧願周遭人等待己如常。
時至今日,該做什麼,能做什麼,前者無比清晰,後者迫在眉睫。他無法退守一隅視若無睹,唯有與以往數次一般,邊努力隱忍邊突破重圍。
今日一雙兒女去了朝會,鳳九又不在,連一向近在咫尺的細碎聲響都無,殿中徒增寂靜。
幾聲嘰喳從院中不知哪段樹梢傳來,才起了頭就被掐斷,倉促得好似過客。
那些隱在殿前屋後的人影叫人煩躁,東華難得生了想要出去走走的心思,一個閃身便已從殿中消失,跨出了久違的宮牆。
孚雩半晌不見殿內動靜,再進來時,見到的只有桌案上一碗涼透的湯藥。
九重天是不是舊貌,東華不知。
不過,即便撇開目力,他仍能感覺到活躍於各天的不同神識,只是這些神識的主人大多資歷尚淺,而其中所識者更是寥寥。
十萬年滄海桑田,能改變的有許多。
陌生的喧囂發生在九重天的各處,打鬧的、交談的、消遣的、爭執的,紛紛擾擾湧進東華的識海。他無意分辨那些訊息,卻從這份駁雜的熱鬧中得到慰藉——四海八荒仍然活著,也許他要做的事還不算晚。
這麼多年,東華依然不喜與人多言,所以並未有深入其中的打算,倒是十分隨意地摸到了老地方。
第七天的天門之後,妙華鏡飛流直下、水生煙如雲似霧,因著少有人承受的磅礴靈氣,一片濃蔭掩映,尤為清靜。現下雖用不得,並不妨礙他在此歇腳。
曾經的歲月里,他便在此處看著明媚靈動的少女拖著白白嫩嫩的糯米糰子,教授「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法寶。如今這二人一個已是天君,一個則成了他的小帝後。
名為「好奇」的種子種下,許就生發出一棵情深的參天大樹來。妙華鏡不止映照三千世界,還見證了他們的緣法。
承天台的方向似乎聚了不少人,鶯鶯燕燕,此起彼伏,富有活力的聲音激烈地交流著什麼,像一群好奇的雛鳥。
東華雖不在意,瀑布的浩蕩水聲里,仍有隻字片語飄進耳中。
「……你是說,最德高望重的那位尊神回來了?」
「聽說前些年就回來了,只是一直未離開一十三天,所以我們不曾見過。」
「我也聽我們真君提過,說他老人家仙姿卓絕,乃是名震六界的大英雄,還是太晨宮白棣仙尊和青丘白棠女君的長輩!」
「哇,那得有多大年紀!」
「我們洞主說,那位算是上古遺族,一路從洪荒到現在,經歷了數次大劫,總有幾十萬年了吧,如今的天宮中再沒有比他資歷更老的神仙了!」
東華雖解滾滾的好意,卻也說不得是欣喜還是惆悵,心情並不純然美好。到了此時,看不見樣貌反成了幸事。
他平抑了呼吸問:「你叫什麼名字?」這麼多天來,東華第一次關心起了這位不聲不響隨侍左右的人。
「孚雩,小臣名喚孚雩。」嗓音溫和中正,頗有幾分祖輩之風。
東華借著起身掩去額上汗珠,聞言唇角輕提:「看來五行缺水,倒該去連宋處更妥帖。」轉而想起連宋折顏等人亦有許久未見,方才顯露的笑容又淡了下去,「所為何事?」
「帝後有事外出,囑小臣為帝君端藥。」孚雩的聲音隱有忐忑,在太晨宮中雖時日不長,對於東華在此事上頭一貫的「不合作」卻早有所聞。
這事自然是鳳九的主意。東華對於鳳九的執著也很無奈,她雖是好意,但不明就裡的湯藥治標不治本,不過聊慰人心爾。
「放著吧。」他不置可否,又問,「小白去了哪裡?」
「這,帝後未曾提及。」
話音落了許久未聽得離去的腳步,東華略一沉吟點撥道:「小白只讓你端藥。」
「……是。」孚雩原地頓了頓,猶疑著退了出去。
東華微微搖頭,也是個愛操心的,這點倒跟重霖很像。
自被發現了雙目的異樣,鳳九還好些,其餘眾人總將他當精緻的水晶盞,就連滾滾和攸攸也將他們的父君視為孱弱無助的病患,動輒不離左右,就恐有什麼閃失。
他們渾然忘卻了,即便眼盲,東華也曾不露痕跡地如常生活了幾百年,亦仍是六界的尊神。
鳳九要他吃藥,要他等折顏出關,無非是想治好他的傷。然而,與表面的斑駁嶙峋相比,內心的溝壑滄桑才更為致命。
窗欞外隱約飄來淺香,是漸放的佛鈴。
那日鳳九與他說,自他歸來,太晨宮中的佛鈴花便似醒轉了一般,花事愈繁,生機日濃,讓她心生歡喜。
話雖如此,他仍時常感到落於臉上的視線,疼惜中飽含著憂心忡忡。一向好睡的小白變得淺眠起來,但凡他略有動靜,身邊之人便立時驚醒,屏息等著他的下文。有時還有一隻溫軟的手伸來,試探著撫上他的臉頰與額角。為安撫嬌妻,他不敢輕易露出蛛絲馬跡。
近年來,他確然鮮少踏出太晨宮,不光是顧及眾人的擔憂,也是一時半會並未想好以何姿態回到八荒六合。可這般隔絕於世的疏離,並不能使他開懷。與其被奉於高閣,他寧願周遭人等待己如常。
時至今日,該做什麼,能做什麼,前者無比清晰,後者迫在眉睫。他無法退守一隅視若無睹,唯有與以往數次一般,邊努力隱忍邊突破重圍。
今日一雙兒女去了朝會,鳳九又不在,連一向近在咫尺的細碎聲響都無,殿中徒增寂靜。
幾聲嘰喳從院中不知哪段樹梢傳來,才起了頭就被掐斷,倉促得好似過客。
那些隱在殿前屋後的人影叫人煩躁,東華難得生了想要出去走走的心思,一個閃身便已從殿中消失,跨出了久違的宮牆。
孚雩半晌不見殿內動靜,再進來時,見到的只有桌案上一碗涼透的湯藥。
九重天是不是舊貌,東華不知。
不過,即便撇開目力,他仍能感覺到活躍於各天的不同神識,只是這些神識的主人大多資歷尚淺,而其中所識者更是寥寥。
十萬年滄海桑田,能改變的有許多。
陌生的喧囂發生在九重天的各處,打鬧的、交談的、消遣的、爭執的,紛紛擾擾湧進東華的識海。他無意分辨那些訊息,卻從這份駁雜的熱鬧中得到慰藉——四海八荒仍然活著,也許他要做的事還不算晚。
這麼多年,東華依然不喜與人多言,所以並未有深入其中的打算,倒是十分隨意地摸到了老地方。
第七天的天門之後,妙華鏡飛流直下、水生煙如雲似霧,因著少有人承受的磅礴靈氣,一片濃蔭掩映,尤為清靜。現下雖用不得,並不妨礙他在此歇腳。
曾經的歲月里,他便在此處看著明媚靈動的少女拖著白白嫩嫩的糯米糰子,教授「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法寶。如今這二人一個已是天君,一個則成了他的小帝後。
名為「好奇」的種子種下,許就生發出一棵情深的參天大樹來。妙華鏡不止映照三千世界,還見證了他們的緣法。
承天台的方向似乎聚了不少人,鶯鶯燕燕,此起彼伏,富有活力的聲音激烈地交流著什麼,像一群好奇的雛鳥。
東華雖不在意,瀑布的浩蕩水聲里,仍有隻字片語飄進耳中。
「……你是說,最德高望重的那位尊神回來了?」
「聽說前些年就回來了,只是一直未離開一十三天,所以我們不曾見過。」
「我也聽我們真君提過,說他老人家仙姿卓絕,乃是名震六界的大英雄,還是太晨宮白棣仙尊和青丘白棠女君的長輩!」
「哇,那得有多大年紀!」
「我們洞主說,那位算是上古遺族,一路從洪荒到現在,經歷了數次大劫,總有幾十萬年了吧,如今的天宮中再沒有比他資歷更老的神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