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她覺得可愛,便伸舌舔了舔。
而後,她察覺到他不動了。
見他這樣,她又親了親。抬眼,正巧與他落下來的視線相撞。他沒再笑了,眼神灼灼,越發滾燙。
姚問得意地笑了。
喉結是他的敏感點。
江與時見懷裡的女孩笑得眉眼彎彎,透過窗戶往外望了眼,太陽還未落山,離夜晚還遠。
他將她放在一旁的沙發上,說:「帶你去認識認識人。」言畢,轉頭去浴室里拿第三次響起來的手機。
江與時單獨開了一個包間,姚問就和這些過去的同學,以及他身邊的新朋友一起吃了個便飯。
等菜上齊,酒備在一旁,那幾個姚問不認識的男人們一一做了自我介紹,說是江與時的大學同學和後來的合作夥伴。
其中一個指著自己的臉說:「嫂子,咱們還視頻過呢,就用大哥的手機。」這是大學宿舍的哥們兒。
另一個說:「我可總算是見著發圈的主人了。」這人約莫三十多歲,是隔壁市「時·間」的店長,過來這邊開會學習管理經驗。
如今在這裡的這些人,全都是「時·間」的店長,手上都負責著一個店。這些只是神山周邊的部分店長,算是跟江與時比較親近的。再往外的店長,等下一輪會議。
姚問負責吃,江與時邊和幾個店長聊店裡的事兒,邊給她挑魚刺。
魚當然是小神河魚,姚問可太饞這一口了。心急過頭,不小心卡了根魚刺。那之後,江與時就把她的盤子拿過來,親自給她挑魚刺,順勢又遞給她另一隻乾淨的盤碟,要她先吃別的。
這一幕只把桌上幾人給瞧愣了,這麼些年,這些人多少也算是了解江與時。身旁只要有稍微對他表露出那方面意思的女人,他就表現得很冷淡。誰能想到,他還有這麼一面。
有人笑睨了一眼江與時的手腕,那根黑色發圈依舊戴著,他說:「我剛才打電話就想問啊,今兒這會要不然咱們就延期,改天再開。」
江與時那些從小一塊兒長大的髮小們,比如韓寧、福子等人,雖說也沒見過他這一面,但一愣後也就習以為常了。
畢竟他旁邊坐著的人是姚問。
一頓飯吃完,江與時事兒也談完了,這個不怎么正規的會議就這麼結束了。外面天已黑,臨散場時,隔壁市的其中一個店長說:「大江,好事將近了吧?」
江與時笑看了姚問一眼。
另一個說:「等你發請帖。」
等大家都走了,只剩下兩人,江與時側身問:「這幾天在哪裡住?」
姚問說:「市中附近的一家酒店。」
江與時拎起車鑰匙,道:「走,跟我回四合院,瞧瞧滿不滿意。」
車子上了路,姚問坐在副駕駛跟江與時絮絮叨叨說話,說神山這些年變化挺大,市內綠化更好了。
江與時默默聽著,不時應一聲,眉眼裡始終噙著笑。
到了一個十字路口,等紅綠燈期間,他伸手握住她的手,十指合攏,把她的手完全包在了掌心裡。
姚問不能手舞足蹈了,就側頭笑吟吟望著他。
快到梨花巷時,經過一個二十四小時便利店,江與時停了車,問:「有想吃的零食嗎?」
姚問搖了搖頭,她基本不吃零食。江與時點點頭,說:「等我一會兒,我進去一趟。」
姚問覺得情況不太對,她趕忙喊住他:「時哥?」
江與時人已經下車走出一段路了,聞言停住腳步回頭。身後霓虹燈閃爍,頭頂上星星耀眼,微風輕輕拂過衣角,他應:「嗯?」
「你該不會……」姚問猜測說,「……是要去買煙吧?」
江與時笑了下:「早戒了,沒癮,人多應酬的時候會抽兩口。」
「哦,那你去吧。」他這麼說,她就信了,只因為是他。
片刻後,江與時回來,遞給她一罐糖,還買了些新鮮水果。他狀似隨意地說:「家裡沒水果了。」
車子在巷口停好,姚問站在蝴蝶狀路燈下,望著長長的巷道,一時有些感慨。還記得自己的行李箱是從哪個地方出溜下去的,還記得二十八班的同學們在哪兒打架,以及在哪裡遇見了江與時。
如今,夜晚的梨花巷較以往熱鬧許多。行人來來往往,跟身旁的伴兒訴說著一天當中發生的事兒。
一排排的四合院亮著燈,還沒走到7巷,姚問便停住了腳步。
這是……?
遠遠望去,眼前的四合院起了小二樓。房檐兩旁高高掛著兩盞大燈籠,充當了檐燈,發出耀眼的白光,把院內院外照耀得亮如白晝。
姚問踩著高跟鞋蹬蹬蹬跑進過道里,撥動獅子頭門鎖,推開那扇朱紅大門。幾步拐過門廊,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樹木,它阻擋了她望向小二樓的視線,暫時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這棵樹生長在小菜園裡,不到兩米,矮矮的,跟園子裡的西紅柿黃瓜為伴。
她嗅了嗅,覺得這味道似乎有些熟悉。
江與時站在她身側,說:「香椿樹。」
她側頭望向他:「香椿?」
他垂眼凝視她,在潔白燈光中說:「你走的那年種的。這傢伙長得快,每年都得修剪。不然,現在你看到的可能是一棵參天大樹。」
姚問有點想哭,她轉身抱住他,仰起頭:「那也就是說,我現在可以吃到現摘的新鮮香椿芽了?」
而後,她察覺到他不動了。
見他這樣,她又親了親。抬眼,正巧與他落下來的視線相撞。他沒再笑了,眼神灼灼,越發滾燙。
姚問得意地笑了。
喉結是他的敏感點。
江與時見懷裡的女孩笑得眉眼彎彎,透過窗戶往外望了眼,太陽還未落山,離夜晚還遠。
他將她放在一旁的沙發上,說:「帶你去認識認識人。」言畢,轉頭去浴室里拿第三次響起來的手機。
江與時單獨開了一個包間,姚問就和這些過去的同學,以及他身邊的新朋友一起吃了個便飯。
等菜上齊,酒備在一旁,那幾個姚問不認識的男人們一一做了自我介紹,說是江與時的大學同學和後來的合作夥伴。
其中一個指著自己的臉說:「嫂子,咱們還視頻過呢,就用大哥的手機。」這是大學宿舍的哥們兒。
另一個說:「我可總算是見著發圈的主人了。」這人約莫三十多歲,是隔壁市「時·間」的店長,過來這邊開會學習管理經驗。
如今在這裡的這些人,全都是「時·間」的店長,手上都負責著一個店。這些只是神山周邊的部分店長,算是跟江與時比較親近的。再往外的店長,等下一輪會議。
姚問負責吃,江與時邊和幾個店長聊店裡的事兒,邊給她挑魚刺。
魚當然是小神河魚,姚問可太饞這一口了。心急過頭,不小心卡了根魚刺。那之後,江與時就把她的盤子拿過來,親自給她挑魚刺,順勢又遞給她另一隻乾淨的盤碟,要她先吃別的。
這一幕只把桌上幾人給瞧愣了,這麼些年,這些人多少也算是了解江與時。身旁只要有稍微對他表露出那方面意思的女人,他就表現得很冷淡。誰能想到,他還有這麼一面。
有人笑睨了一眼江與時的手腕,那根黑色發圈依舊戴著,他說:「我剛才打電話就想問啊,今兒這會要不然咱們就延期,改天再開。」
江與時那些從小一塊兒長大的髮小們,比如韓寧、福子等人,雖說也沒見過他這一面,但一愣後也就習以為常了。
畢竟他旁邊坐著的人是姚問。
一頓飯吃完,江與時事兒也談完了,這個不怎么正規的會議就這麼結束了。外面天已黑,臨散場時,隔壁市的其中一個店長說:「大江,好事將近了吧?」
江與時笑看了姚問一眼。
另一個說:「等你發請帖。」
等大家都走了,只剩下兩人,江與時側身問:「這幾天在哪裡住?」
姚問說:「市中附近的一家酒店。」
江與時拎起車鑰匙,道:「走,跟我回四合院,瞧瞧滿不滿意。」
車子上了路,姚問坐在副駕駛跟江與時絮絮叨叨說話,說神山這些年變化挺大,市內綠化更好了。
江與時默默聽著,不時應一聲,眉眼裡始終噙著笑。
到了一個十字路口,等紅綠燈期間,他伸手握住她的手,十指合攏,把她的手完全包在了掌心裡。
姚問不能手舞足蹈了,就側頭笑吟吟望著他。
快到梨花巷時,經過一個二十四小時便利店,江與時停了車,問:「有想吃的零食嗎?」
姚問搖了搖頭,她基本不吃零食。江與時點點頭,說:「等我一會兒,我進去一趟。」
姚問覺得情況不太對,她趕忙喊住他:「時哥?」
江與時人已經下車走出一段路了,聞言停住腳步回頭。身後霓虹燈閃爍,頭頂上星星耀眼,微風輕輕拂過衣角,他應:「嗯?」
「你該不會……」姚問猜測說,「……是要去買煙吧?」
江與時笑了下:「早戒了,沒癮,人多應酬的時候會抽兩口。」
「哦,那你去吧。」他這麼說,她就信了,只因為是他。
片刻後,江與時回來,遞給她一罐糖,還買了些新鮮水果。他狀似隨意地說:「家裡沒水果了。」
車子在巷口停好,姚問站在蝴蝶狀路燈下,望著長長的巷道,一時有些感慨。還記得自己的行李箱是從哪個地方出溜下去的,還記得二十八班的同學們在哪兒打架,以及在哪裡遇見了江與時。
如今,夜晚的梨花巷較以往熱鬧許多。行人來來往往,跟身旁的伴兒訴說著一天當中發生的事兒。
一排排的四合院亮著燈,還沒走到7巷,姚問便停住了腳步。
這是……?
遠遠望去,眼前的四合院起了小二樓。房檐兩旁高高掛著兩盞大燈籠,充當了檐燈,發出耀眼的白光,把院內院外照耀得亮如白晝。
姚問踩著高跟鞋蹬蹬蹬跑進過道里,撥動獅子頭門鎖,推開那扇朱紅大門。幾步拐過門廊,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樹木,它阻擋了她望向小二樓的視線,暫時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這棵樹生長在小菜園裡,不到兩米,矮矮的,跟園子裡的西紅柿黃瓜為伴。
她嗅了嗅,覺得這味道似乎有些熟悉。
江與時站在她身側,說:「香椿樹。」
她側頭望向他:「香椿?」
他垂眼凝視她,在潔白燈光中說:「你走的那年種的。這傢伙長得快,每年都得修剪。不然,現在你看到的可能是一棵參天大樹。」
姚問有點想哭,她轉身抱住他,仰起頭:「那也就是說,我現在可以吃到現摘的新鮮香椿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