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元魔尊一朝現世,便讓三界進入了永無止境的動盪。

  神魔一戰後,引得上古神族接連隕落。那看似平和的天神也在此時一一崩盤,好似一盤散沙。那元魔尊終於掌握全局,自認可一統三界。

  誰料想,一朝從崑崙現出了一個絳珠仙子,她聰慧伶俐,似擁有天生神力,又生來古道熱腸,輾轉與三界之間,後又幾次歷劫去往凡間,懲惡妖,除凶魔,偏又自成一派,被人稱為三界第一仙。

  天庭無法奈何,便數次命絳珠仙子於凡間歷練。

  卻沒料想,那元魔尊一朝凝結碎片,捲土重來。而這次,卻被那絳珠仙子集結一同歷練的天庭中線,合力封印元魔尊。後被稱為薄命司中的十二金釵。

  據說,這十二金釵合體,自有一番浩瀚之力。那十二釵以身為引,開啟三界裂縫,而她們,則與那元魔尊一同關於三界的縫隙之中。

  三界再也沒有十二仙的身影。

  說書人來了又去,聽故事的人好像永遠沒有盡頭。周遭人對著絳珠仙子一事議論紛紛,許久竟沒有一個決斷。

  終有人道出疑惑,那絳珠仙子原是為了一改天條而戰,可最終天條已改,今時掌管新天條的,又為何人。

  說書人搖搖頭,目中露出一抹疲憊,只道是天機不可泄露。

  可此事早已在三界中傳開,那司法天神玄玦,恪盡職守,殺伐果斷,執法無情。那絳珠仙子幾人離去後。那玄玦毅然重返天庭,維持一番新秩序,待新天條逐漸穩定,便果斷辭去司法天神一職,決心歸隱山林,從此做一散仙。

  天庭留他不得,終無奈從了他的意思。

  三界人盡皆知,自絳珠仙子離去後,那司法天神不過僅剩軀殼,哪還尋得到半分魂魄。

  .

  樹影婆娑,人間已是黃昏。

  深秋之時,偶有風來,自帶一番涼意。

  聚在一起的人慢慢散去。

  地府已重拾過去的秩序,妖族也在此後,重新修復了萬妖王國,再次重修,已非當初的封閉,妖族上下,皆可去往人間。

  三界中又多了另一番勢力,其獨立於天庭、地府、魔族、妖族、崑崙等等之外。以維護三界之中的秩序。

  玄玦背著一把古琴,一路向前。

  自辭去天神一職後,他沒有如酆都閻王所願入地府,也沒有去崑崙,反倒恢復了自由身。時常會轉變各種身份,人間四處遊歷,好似一個閒散公子。

  如今,他便到了與玉兒在人間重逢的地方。

  許久未至,那個地方依舊有著穩定的秩序。

  牌匾上有已經蒙塵的兩個大字,上面寫道:鬼市。

  玄玦輕嘆一聲,面上又多了幾分柔和。

  他緩緩開口。

  「玉兒,我們回來了。」

  --------------------

  作者有話要說:

  注1和注2皆出自《道德經》

  第149章 夢回

  新天條徹底實行,已是近百年後的事情了。

  香菱與瑞鳳重新復原了丹穴山,為了鞏固鳳凰神族的地位,兩人一番商議,決心重返天庭。自玄玦辭官後,這司法天神一位便空缺了下來,三界各仙一番商議後,最終,這司法天神一職落在了瑞鳳身上。

  瑞鳳雖是幾番推辭,但皆是無果,所幸也承了下來。

  只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如今的火,卻是鳳凰神火。

  瑞鳳不同於玄玦的氣性。

  玄玦在位時,過於冰冷,幾乎是行走的律法招牌。而瑞鳳雖為鳳凰古神,可卻有著如水般的柔情,三界中,若有半點波動,便會親自前去。

  天官來報時,只道附魔山有一處波動,處處可見言靈。

  瑞鳳面上故作嚴肅,三言兩語便把天官打發過去,自道若得時機,必會親自去往附魔山。

  香菱坐在神殿一側,刻意隱著笑意,直至天官離去,才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自言靈仙君為寶兒公主洗去仙骨後,便極少在人間看到言靈一族。原以為言靈一族也如當初上古神族那般隕落,卻沒想到,那薛恪竟早早就埋下了伏筆。」

  眼見香菱於此,瑞鳳的眼中也湧現出笑意。

  「選薛恪的心意應如我們這般,怎甘願看言靈一族這般隕落,如今三界秩序穩定,倒是讓他尋到了機會。」

  香菱攤攤手,目中帶有幾分狡黠,「他可是堂堂判官,這般離去地府,那酆都閻王如何捨得?」

  瑞鳳輕嘆一聲,目光帶有寵溺,盡數落在香菱頭上。

  「哪有什麼舍不捨得,有那寶兒在,一切便已成定局。」

  香菱與瑞鳳對視一眼,終是笑了出來。

  附魔山,被香菱和瑞鳳惦記的寶兒與薛恪便在此處,只是兩人身後還多了兩個跟班。

  那哪咤風風火火的,好似一刻也不願停歇,那巧兒就隨在他的身後,急切地想要追上去。

  寶兒淡淡一笑。心道,果然是小孩子要更活潑一點,她活了幾千歲,如今已覺疲憊。她再也不會如過去那般胡鬧,反而性子大變,溫婉端莊,穩重平和,就連酆都閻王也只稱自家小公主像是換了一個人。

  薛恪站在寶兒身後,把她的表情變化一一收錄在眼中。

  末了,又輕嘆一聲。

  「還在想當初那件事?」

  雖是疑問,卻也帶些肯定。

  當初一戰後,她們十二釵,連帶元魔族,一同消散於三界之中。那時,就連他們自己,也以為命數便到了這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