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頁
掌心的熱度並沒有消失,但這一刻他忽然不敢回頭。見他久久沒有動作,身後一道熟悉的暖意忽而貼上來。太宰治下意識繃緊了肩膀,正要凝神聽她說什麼,背後卻忽然被輕輕一推。
這一下力道不大,角度卻巧妙。全副心神都放在聽力上的太宰治一個沒注意,仰面朝天摔到了草地上。
接著,他看到紅藥在漫天落櫻下的笑靨。那是太宰治在紅藥身上很少見到的笑容,如方才筵席上的少女般明淨而無憂無慮。他們的手還緊緊交握著,紅藥笑著要拉他起來,不妨被他用力一拽,自己也跪倒在了草地上。
太宰治這才笑著起身,借著半跪的姿勢與她交換一個擁抱。他們在彼此的笑聲中嗅到清甜的米酒香,一模一樣的香氣交融在一處,太宰治將下巴擱在紅藥的肩膀上,不經意看到了西天淺淡的一彎彩虹。
「看。」他拍拍紅藥的肩膀。紅藥扭頭看了看彩虹,又看了看他,兩人誰也沒說話,只是望著彼此,心有靈犀地又笑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正文完
——————————————
其實有挺多話想說的但我覺得你們都不願意看,那我就簡單道個歉吧。感謝大家看到這裡,追完的大家應該能發現,這篇文完成度確實不算高,也有很多僵硬突兀的地方,再加上我這半年生活變化比較劇烈更新也不穩定,追文體驗算不上好,實在抱歉。
怎麼說,這篇的體量和劇情確實出乎我意料。大家應該發現咒回後期神隱了,其實原本是有劇情的,但我寫劇情的時候還沒看完連載,該進咒回篇目的時候發現原著和大綱差太多只能砍掉(本來鶴丸去四年前那裡是咒回和010的線),這就導致大量應該呼應咒回的伏筆很難在後面續上,也有一些需要在咒回篇里揭示的設定不得不挪到後期放出,直接後果就是我需要增加文章的體量來補咒回的缺,而且大綱幾乎完全作廢了。這個時候我對我自己的筆力估計有誤,本來以為自己能掌握住,但後期劇情還是變得很散漫,對我來說還挺遺憾的。總之,今天之後我肯定要好好總結一下得失,也歡迎各位多多批評指正。
番外的話之前有問過,比較集中的意見是看首領宰,不知道過了這麼久大家還想不想看。不想看我就直接完結,相看就寫一下。不過我打算一邊復盤一下這篇文的問題一邊給下篇攢攢存稿,更的可能不是很快,大家感興趣可以蹲一蹲。
感謝陪伴。
第163章 番外
暮色沉沉。
年輕人走在街頭,打量這座可以說「闊別」的城市。自十四歲之後,他從未離開她這麼久,這座既沒有他的故鄉也沒有他的家園的海港,居然已成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重要到每一條印在地圖上的街巷,他都能喊出它們的名字。時光數月荏苒,它們依然故我,它們物是人非。
就算四年未曾踏出過那座漆黑的囚籠,青年仍能在腦海中大致勾勒這座城市。
這座在他股掌中翻覆的城市。
但那也只是一個全然理性的輪廓,四年以來……不,更早之前,這座城市就在他的引導之下,因一個全然非理性的目標機械而嚴絲合縫地運轉著。大約是造化著意弄人,太宰治那時並不在意橫濱的真貌,如今用他的雙腳去體會這座城市,腦海中那個全然理性的輪廓才一點點充盈上了血肉。
即使走了幾個月,青年仍能從這城市可見不可見的變化中,窺探她是如何歡欣鼓舞地送走了一位暴君,如何在黑夜乍退後陷入短暫的動盪與迷茫,又是如何在短時間內被重新安頓得井井有條,黑夜的歸黑夜,白天的歸白天,連牆縫裡都透出新生的勃勃生機來。
如果這些人——這些臉上帶著輕鬆愜意的神情、在秋日的周末遊蕩在街頭巷尾的人——知道他沒死,不知會露出怎樣震驚又恐慌的滑稽模樣。
這樣想著,青年卻更將自己往陰影中藏了藏。他無意引起騷亂,如今難得安寧的橫濱也不適合這樣的黑色幽默。真正重新站到了這片土地上,他發現那些他在這次旅行中對自身存在的、源源不斷的懷疑,非但沒有消解,反倒變本加厲地一同湧上來。
當初,她在離開前,為什麼要將那個御守掛上他的槍口呢?
青年思索著這個問題,像是將從哪來、到哪去、為什麼存在於此這類更複雜的哲思都寄托在了這一個小小的疑問上。他漫無目的地走著,直到夜色徹底降臨,才驚覺自己已經走入了擂缽街。
這是一條他萬分熟悉的小巷。八年前他曾在這裡等來了一個暴躁莽撞的少年。那時的兩人想必都未曾意識到,他們都會在有朝一日坐上港口黑手黨至高的寶座。
也已經八年了……居然才只八年。太宰治抬起頭,擂缽街的晚上漆黑一片。遠處港口黑手黨大樓燈火通明,這一刻,這座橫濱永遠的貧民窟居然比夜更黑。背後傳來窸窣響動,他在心底嘆了口氣。
難得追憶往昔,他本來不打算再開殺戒。只是這幾個人實在煞風景,希望他們能像他們選擇的時機一樣別讓他太無聊。
「出來吧。」他淡淡地說,「不用觀察了,我只有一個人。」
出乎他的意料,這話說完,跟蹤已久的那些人竟沒一個走出來。太宰治又等了一會兒,才聽到了小巷出口處傳來的輕捷的腳步。
這一下力道不大,角度卻巧妙。全副心神都放在聽力上的太宰治一個沒注意,仰面朝天摔到了草地上。
接著,他看到紅藥在漫天落櫻下的笑靨。那是太宰治在紅藥身上很少見到的笑容,如方才筵席上的少女般明淨而無憂無慮。他們的手還緊緊交握著,紅藥笑著要拉他起來,不妨被他用力一拽,自己也跪倒在了草地上。
太宰治這才笑著起身,借著半跪的姿勢與她交換一個擁抱。他們在彼此的笑聲中嗅到清甜的米酒香,一模一樣的香氣交融在一處,太宰治將下巴擱在紅藥的肩膀上,不經意看到了西天淺淡的一彎彩虹。
「看。」他拍拍紅藥的肩膀。紅藥扭頭看了看彩虹,又看了看他,兩人誰也沒說話,只是望著彼此,心有靈犀地又笑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正文完
——————————————
其實有挺多話想說的但我覺得你們都不願意看,那我就簡單道個歉吧。感謝大家看到這裡,追完的大家應該能發現,這篇文完成度確實不算高,也有很多僵硬突兀的地方,再加上我這半年生活變化比較劇烈更新也不穩定,追文體驗算不上好,實在抱歉。
怎麼說,這篇的體量和劇情確實出乎我意料。大家應該發現咒回後期神隱了,其實原本是有劇情的,但我寫劇情的時候還沒看完連載,該進咒回篇目的時候發現原著和大綱差太多只能砍掉(本來鶴丸去四年前那裡是咒回和010的線),這就導致大量應該呼應咒回的伏筆很難在後面續上,也有一些需要在咒回篇里揭示的設定不得不挪到後期放出,直接後果就是我需要增加文章的體量來補咒回的缺,而且大綱幾乎完全作廢了。這個時候我對我自己的筆力估計有誤,本來以為自己能掌握住,但後期劇情還是變得很散漫,對我來說還挺遺憾的。總之,今天之後我肯定要好好總結一下得失,也歡迎各位多多批評指正。
番外的話之前有問過,比較集中的意見是看首領宰,不知道過了這麼久大家還想不想看。不想看我就直接完結,相看就寫一下。不過我打算一邊復盤一下這篇文的問題一邊給下篇攢攢存稿,更的可能不是很快,大家感興趣可以蹲一蹲。
感謝陪伴。
第163章 番外
暮色沉沉。
年輕人走在街頭,打量這座可以說「闊別」的城市。自十四歲之後,他從未離開她這麼久,這座既沒有他的故鄉也沒有他的家園的海港,居然已成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重要到每一條印在地圖上的街巷,他都能喊出它們的名字。時光數月荏苒,它們依然故我,它們物是人非。
就算四年未曾踏出過那座漆黑的囚籠,青年仍能在腦海中大致勾勒這座城市。
這座在他股掌中翻覆的城市。
但那也只是一個全然理性的輪廓,四年以來……不,更早之前,這座城市就在他的引導之下,因一個全然非理性的目標機械而嚴絲合縫地運轉著。大約是造化著意弄人,太宰治那時並不在意橫濱的真貌,如今用他的雙腳去體會這座城市,腦海中那個全然理性的輪廓才一點點充盈上了血肉。
即使走了幾個月,青年仍能從這城市可見不可見的變化中,窺探她是如何歡欣鼓舞地送走了一位暴君,如何在黑夜乍退後陷入短暫的動盪與迷茫,又是如何在短時間內被重新安頓得井井有條,黑夜的歸黑夜,白天的歸白天,連牆縫裡都透出新生的勃勃生機來。
如果這些人——這些臉上帶著輕鬆愜意的神情、在秋日的周末遊蕩在街頭巷尾的人——知道他沒死,不知會露出怎樣震驚又恐慌的滑稽模樣。
這樣想著,青年卻更將自己往陰影中藏了藏。他無意引起騷亂,如今難得安寧的橫濱也不適合這樣的黑色幽默。真正重新站到了這片土地上,他發現那些他在這次旅行中對自身存在的、源源不斷的懷疑,非但沒有消解,反倒變本加厲地一同湧上來。
當初,她在離開前,為什麼要將那個御守掛上他的槍口呢?
青年思索著這個問題,像是將從哪來、到哪去、為什麼存在於此這類更複雜的哲思都寄托在了這一個小小的疑問上。他漫無目的地走著,直到夜色徹底降臨,才驚覺自己已經走入了擂缽街。
這是一條他萬分熟悉的小巷。八年前他曾在這裡等來了一個暴躁莽撞的少年。那時的兩人想必都未曾意識到,他們都會在有朝一日坐上港口黑手黨至高的寶座。
也已經八年了……居然才只八年。太宰治抬起頭,擂缽街的晚上漆黑一片。遠處港口黑手黨大樓燈火通明,這一刻,這座橫濱永遠的貧民窟居然比夜更黑。背後傳來窸窣響動,他在心底嘆了口氣。
難得追憶往昔,他本來不打算再開殺戒。只是這幾個人實在煞風景,希望他們能像他們選擇的時機一樣別讓他太無聊。
「出來吧。」他淡淡地說,「不用觀察了,我只有一個人。」
出乎他的意料,這話說完,跟蹤已久的那些人竟沒一個走出來。太宰治又等了一會兒,才聽到了小巷出口處傳來的輕捷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