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沈融冬和端王走到一塊,竟還生出了孩子?
「我過得這麼悽慘,」孟歡收回眸光,笑道,「可是你卻好得很,難怪,難怪你執意要逃出東宮啊。」
她當初被玉妃送出皇宮,只是在汴京城內歇腳一夜,未及時逃出城門,翌日晏君懷在全城張貼告示,她根本不敢接近有官兵的地方,只有扮成流民,每日靠粥棚施捨的稀粥度日,才不惹人注目地活下來。
沈融冬百感交集,不知道怎樣安撫她。
「你們現在回京,」孟歡問道,「是想要做些什麼?」
沈融冬之前探出半邊身子接糖葫蘆,為了防止人看見,在臉上遮了面紗,不曾想那樣也能被孟歡認出,她不落荒而逃算是坦然,至於她和晏遲回京的真正目的,自然不能再告訴孟歡。
見沈融冬遲疑,孟歡道:「你們要做什麼事,當然與我無關,放心,我不會將你們的事情說與任何人聽,只是你們要答應我一件事,若是你們能進到宮裡的話,幫我把盼兒給偷出來,好不好啊?」
沈融冬面色慘白,孟歡當真是瘋癲了?
孟歡絮絮叨叨說道:「我想好了,我不要盼兒當什麼太子,也不要他當什麼皇帝,我只要他平平安安,回到我身邊,哪怕我們風餐露宿,也好過將他一個人留在那座冰冷的皇宮裡,沒有娘親在,盼兒呆的地方與冷宮何異?」
沈融冬抿唇道:「你自身都這般,又如何能夠照顧好盼兒?」
孟歡連將蓬亂打結的髮絲給撥到臉頰兩側,急急道:「我只是為了偽裝,不被晏君懷發現,才暫且和災民們住在一塊,若是讓我和盼兒離開汴京,我會恢復成乾淨模樣的,當真,我現在好得很,我會同盼兒好好過日子。」
沈融冬心道,若是她不答應,孟歡肯定不會輕易放走他們,她說不定會將他們的事四處張揚,在京城裡他們的麻煩便上身了,後果可想而知。
沈融冬沒想好,身後晏遲應道:「好,我答應你。」
孟歡雙眼驟亮:「當真?」
晏遲道:「我會盡力而為。」
「那好,我等著你們兩的好消息,儘快啊,我眼下就住在這條巷子另一側出去後對面的觀音廟後,你們接到了盼兒就立馬來找我。」
與孟歡分離後,沈融冬和晏遲出了巷子,她問晏遲道:「你當真答應了她?」
「盼兒是皇子,任憑誰再有通天的本事,還敢將皇子從宮中偷出來交給一位庶人?何況她現在模樣,倘若將盼兒交到她手中,後果無法預見。」
「也是,」沈融冬吞吐道,「可是你,為…為何要當面答應她?」
「我只說過盡人事,可是連我都辦不到的事,自然得另當別論,雖說不能將盼兒偷出來交給她,只是安排她出汴京城門,安置好她再贈予銀子,令她下半生衣食無憂,這些還是能夠做到。」
沈融冬放心:「那就好。」
-
奉天殿內,晏君懷面色鐵青,俊秀的雙眸睨著殿中央的趙准,將接到的密信扔在他臉上。
「晏遲毫髮無損,你說說接下來要怎麼辦?」
「陛下安心,」趙准勸道,「往好處想,端王解決了這回的難題,其實於陛下也是利大於弊,大梁同邊境的那些部落交好,有利於大梁日後的繁榮昌盛,還有那道聖旨,是陛下您親自下的,所以是陛下在替百姓們著想,百姓們感激的只會是陛下。」
晏君懷握拳,這些話在他聽來,作用於澆熄怒火,連杯水車薪都算不上。
「現在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將端王踩進泥潭裡?」晏君懷盛怒,直接口不擇言。
「依臣看,端王除了在百姓們心中無所不能,在朝廷里一些老臣眼中也極為可靠,何況陛下說過,端王與沈溫交好,要防止他們聯手起兵,最該做的,就是令端王交出手中兵權,只要他沒了兵權,陛下想要將他任意搓圓捏扁,那都不再是難事。」
晏君懷冷哼一聲:「說了等同沒說。」他精心養出來的狗,只會將他說過的廢話再重複吼幾遍嗎?
趙准道:「陛下大可以以新皇登基,朝政不穩為合適藉口,讓端王回到汴京來輔政。」
「趙准,」晏君懷大吼,「你出的都是什麼餿主意?」
話音方落,他雙眸忽亮,明白了趙准用意。
倘若令晏遲回到汴京來當攝政王,看似是對他委以重任,實際現在朝野上下,他自身已經將大勢掌握在手裡,晏遲回到汴京就算有攝政王的名頭在,又能做出一些什麼?
何況晏遲回到京城輔政,勢必要交出手中兵權,他到時只需要掂量著,將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交給晏遲做決策,這樣想下來,不失為一個好法子。
「不錯,」晏君懷眼裡滿是讚許,笑道,「不愧是朕的愛卿。」
奉天殿門口傳進來小黃門的通報:「端王求見陛下。」
晏君懷和趙准雙雙怔忪,待到晏遲進來,晏君懷恢復些許神智,面有慍怒道:「端王此回雖是平息了干戈,可是又能保證到幾時?別忘了,那些不屬於大梁的野蠻人們都毫不講道理,端王為何不直接將他們盡數剿滅?這不是你以往會有的作風嗎?還是說,端王於心不忍?」
一道滔天的勾結外族的罪名直接扣下來,晏遲仍不卑不亢,覆下長睫道:「陛下息怒,臣正是為了此事回京,要同陛下商議。」
「我過得這麼悽慘,」孟歡收回眸光,笑道,「可是你卻好得很,難怪,難怪你執意要逃出東宮啊。」
她當初被玉妃送出皇宮,只是在汴京城內歇腳一夜,未及時逃出城門,翌日晏君懷在全城張貼告示,她根本不敢接近有官兵的地方,只有扮成流民,每日靠粥棚施捨的稀粥度日,才不惹人注目地活下來。
沈融冬百感交集,不知道怎樣安撫她。
「你們現在回京,」孟歡問道,「是想要做些什麼?」
沈融冬之前探出半邊身子接糖葫蘆,為了防止人看見,在臉上遮了面紗,不曾想那樣也能被孟歡認出,她不落荒而逃算是坦然,至於她和晏遲回京的真正目的,自然不能再告訴孟歡。
見沈融冬遲疑,孟歡道:「你們要做什麼事,當然與我無關,放心,我不會將你們的事情說與任何人聽,只是你們要答應我一件事,若是你們能進到宮裡的話,幫我把盼兒給偷出來,好不好啊?」
沈融冬面色慘白,孟歡當真是瘋癲了?
孟歡絮絮叨叨說道:「我想好了,我不要盼兒當什麼太子,也不要他當什麼皇帝,我只要他平平安安,回到我身邊,哪怕我們風餐露宿,也好過將他一個人留在那座冰冷的皇宮裡,沒有娘親在,盼兒呆的地方與冷宮何異?」
沈融冬抿唇道:「你自身都這般,又如何能夠照顧好盼兒?」
孟歡連將蓬亂打結的髮絲給撥到臉頰兩側,急急道:「我只是為了偽裝,不被晏君懷發現,才暫且和災民們住在一塊,若是讓我和盼兒離開汴京,我會恢復成乾淨模樣的,當真,我現在好得很,我會同盼兒好好過日子。」
沈融冬心道,若是她不答應,孟歡肯定不會輕易放走他們,她說不定會將他們的事四處張揚,在京城裡他們的麻煩便上身了,後果可想而知。
沈融冬沒想好,身後晏遲應道:「好,我答應你。」
孟歡雙眼驟亮:「當真?」
晏遲道:「我會盡力而為。」
「那好,我等著你們兩的好消息,儘快啊,我眼下就住在這條巷子另一側出去後對面的觀音廟後,你們接到了盼兒就立馬來找我。」
與孟歡分離後,沈融冬和晏遲出了巷子,她問晏遲道:「你當真答應了她?」
「盼兒是皇子,任憑誰再有通天的本事,還敢將皇子從宮中偷出來交給一位庶人?何況她現在模樣,倘若將盼兒交到她手中,後果無法預見。」
「也是,」沈融冬吞吐道,「可是你,為…為何要當面答應她?」
「我只說過盡人事,可是連我都辦不到的事,自然得另當別論,雖說不能將盼兒偷出來交給她,只是安排她出汴京城門,安置好她再贈予銀子,令她下半生衣食無憂,這些還是能夠做到。」
沈融冬放心:「那就好。」
-
奉天殿內,晏君懷面色鐵青,俊秀的雙眸睨著殿中央的趙准,將接到的密信扔在他臉上。
「晏遲毫髮無損,你說說接下來要怎麼辦?」
「陛下安心,」趙准勸道,「往好處想,端王解決了這回的難題,其實於陛下也是利大於弊,大梁同邊境的那些部落交好,有利於大梁日後的繁榮昌盛,還有那道聖旨,是陛下您親自下的,所以是陛下在替百姓們著想,百姓們感激的只會是陛下。」
晏君懷握拳,這些話在他聽來,作用於澆熄怒火,連杯水車薪都算不上。
「現在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將端王踩進泥潭裡?」晏君懷盛怒,直接口不擇言。
「依臣看,端王除了在百姓們心中無所不能,在朝廷里一些老臣眼中也極為可靠,何況陛下說過,端王與沈溫交好,要防止他們聯手起兵,最該做的,就是令端王交出手中兵權,只要他沒了兵權,陛下想要將他任意搓圓捏扁,那都不再是難事。」
晏君懷冷哼一聲:「說了等同沒說。」他精心養出來的狗,只會將他說過的廢話再重複吼幾遍嗎?
趙准道:「陛下大可以以新皇登基,朝政不穩為合適藉口,讓端王回到汴京來輔政。」
「趙准,」晏君懷大吼,「你出的都是什麼餿主意?」
話音方落,他雙眸忽亮,明白了趙准用意。
倘若令晏遲回到汴京來當攝政王,看似是對他委以重任,實際現在朝野上下,他自身已經將大勢掌握在手裡,晏遲回到汴京就算有攝政王的名頭在,又能做出一些什麼?
何況晏遲回到京城輔政,勢必要交出手中兵權,他到時只需要掂量著,將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交給晏遲做決策,這樣想下來,不失為一個好法子。
「不錯,」晏君懷眼裡滿是讚許,笑道,「不愧是朕的愛卿。」
奉天殿門口傳進來小黃門的通報:「端王求見陛下。」
晏君懷和趙准雙雙怔忪,待到晏遲進來,晏君懷恢復些許神智,面有慍怒道:「端王此回雖是平息了干戈,可是又能保證到幾時?別忘了,那些不屬於大梁的野蠻人們都毫不講道理,端王為何不直接將他們盡數剿滅?這不是你以往會有的作風嗎?還是說,端王於心不忍?」
一道滔天的勾結外族的罪名直接扣下來,晏遲仍不卑不亢,覆下長睫道:「陛下息怒,臣正是為了此事回京,要同陛下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