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同王府里的人一一告別,或許是怕停留過久捨不得離開,晏遲儘快催馬上路。
沈溫騎馬同他並行,一路看著晏遲模樣, 揣摩出他心思來, 笑著問:「怎麼, 端王殿下是不捨得離開溫柔鄉?」
晏遲連眼皮都沒抬一下:「沈小將軍還是先顧好自己。」
沈溫嗤之以鼻。
到了軍營里, 沈溫向晏遲粗略介紹過後, 凝重神色道:「再向北十里,就是那些害蟲們時常肆虐的城鎮, 我有時雖然能及時趕到, 可到底不是將軍營駐紮在那,更多時候, 趕過去時, 只能為守城的將士們和百姓們收屍,根本沒有辦法徹底清除那些害蟲。」
晏遲聽聞,緩聲道:「說得這么小聲,是因為有眼線?」
沈溫苦笑道:「想必我不說你也能知道, 這軍營里現在能安心說話的地方除了我的營帳內,是再找不到另一處了。」
「晏君懷安插的?」
沈溫道:「還能有誰?」
晏遲接著道:「你如何知道,你的營帳內就是絕對安全的地方?」
沈溫本來壓著聲音要將晏遲引向他的帳中,這會哽住, 一字都憋不出來,索性翹首以待,等著他發話。
晏遲凝眸, 卻是不動聲色, 沈溫耐著性子等了半天, 直到耐心盡失。
他連問道:「那你現在打算怎麼做?若是我們不管不顧直接行動的話,恐怕是會受到這些眼線的牽制。」
「不急。」晏遲遊刃有餘地說。
沈溫當真以為晏遲是想了什麼好法子,要藏一陣子才能醞釀好,只是他接下來的兩日都繼續不動如山,沒提出半點要去解決旨意的事。
仿佛放出了風聲,就能嚇退敵人,這便是他的策略。
直到晏遲主動找上他,同他提起:「先剷除眼線。」
沈溫也明白內憂外患不是辦法,只是他想過的法子都不算好,沒有晏遲從中出主意的話,他根本不敢貿然行動。
「這樣風險很大,我們的舉動一旦被他們察覺到,那麼暴露了,只會引來新的眼線,說不定到時藏得更隱秘,我們誰都發現不了。」
「我們只需要演場戲,給他們慢慢看。」
「怎麼演?」沈溫來了興致。
「仍然讓眼線將情況如實匯報,只是我們透露出去的,全是假的消息。」
沈溫眼睛亮了:「對啊,如果我們透露出去的消息無論真假,全部都混雜在一起,那麼說不定直到這些消息傳遞到晏君懷的眼前時,他也發現不了。」
接連幾天,將士們看見沈小將軍出入端王殿下營帳的身影更加頻繁,這兩位之前合謀作戰時,就常常處在一塊商討,因此沒人覺得稀罕。
只是有人不一樣,安插在營中的眼線自從端王殿下來到軍營,愈發謹小慎微,唯恐錯漏過一處關鍵消息。
他在營帳外的暗處探聽沈小將軍與端王殿下的對話時,同時在他身後有著晏遲安排的人手,冷眼從另外一暗處觀察著他。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又不過幾日,晏遲和沈溫徹底摸清了蟄伏在軍營里屬於晏君懷的眼線。
確定人都是誰之後,晏遲沒選擇打草驚蛇,而是像事先同沈溫商議過的那樣,兩人繼續在談及軍情時真假消息混著說,虛虛實實,教眼線也分辨不清,以為自己探聽到的都是驚天大秘密。
晏遲來到軍營內的第九日,他同沈溫一起去到大梁最北的關卡,若是他國引兵進犯,這道嘉裕山的隘口為他們的必經之地,隘口之後,有座小城,這裡地勢險峻,百姓們艱難過活。
晏遲和沈溫來到這座小城鎮,放眼望去街道上沒幾名尋常百姓,守城的士兵們在巡邏,看見他們微微點頭示意,沈溫領著晏遲上了城牆處。
高牆之上,幾位守城士兵都紛紛離遠些,留出一片供他們談論的天地。
這座城牆之外,不再屬於大梁朝的疆土,而是其他地界。
城牆外儘是貧瘠的黃沙,曾經在這裡拋灑過的鮮血都被深埋地底,連一株樹苗都長不出來,滿是荒涼。
「每回他們都混在胡商的隊伍中,進了城後先是伺機蟄伏,接著一尋找到機會就作惡,砸攤子,強搶民女,肆意傷人……無惡不作,就是守城的將士們去抓,每回也只能抓到一小部分的人,不能將他們徹底清除,等到下一回,依舊會有人混進城裡,再為非作歹。」
晏遲深知,斷絕同胡商的交易往來絕對不是明智之舉,百姓們需要靠胡商們帶來繁榮,若不是如此,在這黃沙地里只有平白餓死。
而那些賊人們不敢直接領兵攻占城鎮,恐怕不是膽子只到這裡,而是背地裡有什麼人在推動,只教他們做到這份上。
晏遲沉吟:「現今之計,唯有深入敵營。」
「你準備怎麼做?」沈溫問道。
「等到下回他們有所行動時,留下一個活口。」
沈溫眼睛一亮:「跟上活口的行蹤,找到他們的首領好好談談?」
「只有這樣,是不傷一兵一卒的最好方法。」
「也是,」沈溫說道,「現在雖然不知道他們等到何時才會有所動作,可我們下了城牆後就立馬提前部署,總歸錯不了。」
談論計策過後,晏遲抬頭仰望前方的稀薄月色,感嘆道:「這裡的月色很美。」
「不天天是同一片月亮,」沈溫咂嘴,「何況你一個大男人,還在城牆上,怎麼這麼多愁善感?」
沈溫騎馬同他並行,一路看著晏遲模樣, 揣摩出他心思來, 笑著問:「怎麼, 端王殿下是不捨得離開溫柔鄉?」
晏遲連眼皮都沒抬一下:「沈小將軍還是先顧好自己。」
沈溫嗤之以鼻。
到了軍營里, 沈溫向晏遲粗略介紹過後, 凝重神色道:「再向北十里,就是那些害蟲們時常肆虐的城鎮, 我有時雖然能及時趕到, 可到底不是將軍營駐紮在那,更多時候, 趕過去時, 只能為守城的將士們和百姓們收屍,根本沒有辦法徹底清除那些害蟲。」
晏遲聽聞,緩聲道:「說得這么小聲,是因為有眼線?」
沈溫苦笑道:「想必我不說你也能知道, 這軍營里現在能安心說話的地方除了我的營帳內,是再找不到另一處了。」
「晏君懷安插的?」
沈溫道:「還能有誰?」
晏遲接著道:「你如何知道,你的營帳內就是絕對安全的地方?」
沈溫本來壓著聲音要將晏遲引向他的帳中,這會哽住, 一字都憋不出來,索性翹首以待,等著他發話。
晏遲凝眸, 卻是不動聲色, 沈溫耐著性子等了半天, 直到耐心盡失。
他連問道:「那你現在打算怎麼做?若是我們不管不顧直接行動的話,恐怕是會受到這些眼線的牽制。」
「不急。」晏遲遊刃有餘地說。
沈溫當真以為晏遲是想了什麼好法子,要藏一陣子才能醞釀好,只是他接下來的兩日都繼續不動如山,沒提出半點要去解決旨意的事。
仿佛放出了風聲,就能嚇退敵人,這便是他的策略。
直到晏遲主動找上他,同他提起:「先剷除眼線。」
沈溫也明白內憂外患不是辦法,只是他想過的法子都不算好,沒有晏遲從中出主意的話,他根本不敢貿然行動。
「這樣風險很大,我們的舉動一旦被他們察覺到,那麼暴露了,只會引來新的眼線,說不定到時藏得更隱秘,我們誰都發現不了。」
「我們只需要演場戲,給他們慢慢看。」
「怎麼演?」沈溫來了興致。
「仍然讓眼線將情況如實匯報,只是我們透露出去的,全是假的消息。」
沈溫眼睛亮了:「對啊,如果我們透露出去的消息無論真假,全部都混雜在一起,那麼說不定直到這些消息傳遞到晏君懷的眼前時,他也發現不了。」
接連幾天,將士們看見沈小將軍出入端王殿下營帳的身影更加頻繁,這兩位之前合謀作戰時,就常常處在一塊商討,因此沒人覺得稀罕。
只是有人不一樣,安插在營中的眼線自從端王殿下來到軍營,愈發謹小慎微,唯恐錯漏過一處關鍵消息。
他在營帳外的暗處探聽沈小將軍與端王殿下的對話時,同時在他身後有著晏遲安排的人手,冷眼從另外一暗處觀察著他。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又不過幾日,晏遲和沈溫徹底摸清了蟄伏在軍營里屬於晏君懷的眼線。
確定人都是誰之後,晏遲沒選擇打草驚蛇,而是像事先同沈溫商議過的那樣,兩人繼續在談及軍情時真假消息混著說,虛虛實實,教眼線也分辨不清,以為自己探聽到的都是驚天大秘密。
晏遲來到軍營內的第九日,他同沈溫一起去到大梁最北的關卡,若是他國引兵進犯,這道嘉裕山的隘口為他們的必經之地,隘口之後,有座小城,這裡地勢險峻,百姓們艱難過活。
晏遲和沈溫來到這座小城鎮,放眼望去街道上沒幾名尋常百姓,守城的士兵們在巡邏,看見他們微微點頭示意,沈溫領著晏遲上了城牆處。
高牆之上,幾位守城士兵都紛紛離遠些,留出一片供他們談論的天地。
這座城牆之外,不再屬於大梁朝的疆土,而是其他地界。
城牆外儘是貧瘠的黃沙,曾經在這裡拋灑過的鮮血都被深埋地底,連一株樹苗都長不出來,滿是荒涼。
「每回他們都混在胡商的隊伍中,進了城後先是伺機蟄伏,接著一尋找到機會就作惡,砸攤子,強搶民女,肆意傷人……無惡不作,就是守城的將士們去抓,每回也只能抓到一小部分的人,不能將他們徹底清除,等到下一回,依舊會有人混進城裡,再為非作歹。」
晏遲深知,斷絕同胡商的交易往來絕對不是明智之舉,百姓們需要靠胡商們帶來繁榮,若不是如此,在這黃沙地里只有平白餓死。
而那些賊人們不敢直接領兵攻占城鎮,恐怕不是膽子只到這裡,而是背地裡有什麼人在推動,只教他們做到這份上。
晏遲沉吟:「現今之計,唯有深入敵營。」
「你準備怎麼做?」沈溫問道。
「等到下回他們有所行動時,留下一個活口。」
沈溫眼睛一亮:「跟上活口的行蹤,找到他們的首領好好談談?」
「只有這樣,是不傷一兵一卒的最好方法。」
「也是,」沈溫說道,「現在雖然不知道他們等到何時才會有所動作,可我們下了城牆後就立馬提前部署,總歸錯不了。」
談論計策過後,晏遲抬頭仰望前方的稀薄月色,感嘆道:「這裡的月色很美。」
「不天天是同一片月亮,」沈溫咂嘴,「何況你一個大男人,還在城牆上,怎麼這麼多愁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