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鄭宣知曉自己在蘇和靜面前無需遮掩,便將心內的軟弱和受傷亮了出來,只聽他感嘆著說道:「從前我只以為他是嚴父,秉著抱子不抱孫的道理才從不親近我,雀兒出生的時候,他特地趕來送了塊玉佩,那時我還告訴過自己,父親他只是不善於表達,他心裡還是愛我這個兒子的。」

  說到這裡,鄭宣便自嘲一笑:「後來我才明白,他以為我是皇帝的兒子,打從心底里覺得我是個野種,所以才不願意親近我。」

  蘇和靜聽著心裡很不好受,即便她不好當著面說鄭國公為人處事的壞處,也在心裡痛罵了鄭國公幾句。

  「你有我和母親,還有雀兒和婷兒,往後還有林大將軍,我們都是你的愛人和親人,並不缺鄭國公一個人。」蘇和靜對著鄭宣莞爾一笑道。

  鄭宣聽得此話,泛著哀切的眸子裡染上幾分感動之意。

  蘇和靜便順勢握住了他的手,說道:「我瞧著柔兒說的那句寧缺毋濫很有幾分道理,他既是從沒把你當做過他的兒子,往後你也不必將他當成你的父親來尊敬。」

  鄭宣不是個愚孝的人,況且鄭國公的所作所為的確是傷透了他的心,當下他便回握住了蘇和靜的手,擲地有聲道:「好。」

  *

  鄭燁從林大將軍府失魂落魄地走出來以後,便回了鄭國公府。

  他不是個痴纏女人的性子,且他最為了解大長公主的性格,既是知道挽回不了,便也不想再空耗下去。

  是他的卑劣和狹隘消磨光了大長公主對自己的愛,也是自己的自私懦弱才讓親生兒子與自己漸行漸遠。

  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只是鄭燁到底還存了幾分殷切的期望,盼望著大長公主能回心轉意,興許今日重逢說了這一會兒子話,她也會想起自己從前的好處。

  鄭燁抱著這樣不切實際的幻想在家中等了幾日,卻只收到了林大將軍寄來的信。

  那五大三粗的鄉巴佬倒是學起了風雅之人寫信,信上只有言簡意賅的三個字。

  「和離書。」

  鄭燁忽而覺得自己可笑至極,事已至此,他竟然還沒有放棄最後的希望,過去二十年裡,他有無數次機會可以和大長公主重修舊好,他也有無數的機會去搞明白鄭宣到底是誰的兒子。

  可他沒有這樣做。

  他只是被自己的自私和卑劣蒙蔽了雙眼,將篤愛自己的妻子和敬愛自己的兒子推向另一頭。

  鄭軒如泄了氣一般坐在梨花木太師椅上。想到初成婚時大長公主對自己的柔情蜜意,想到兒子鄭宣每回來與自己請安時那殷切敬愛的眼神。

  鄭燁忽然嚎啕大哭了起來,聲音嘶啞的如破敗的古琴。

  書房外伺候的小廝們都嚇得屏住了呼吸,連大氣也不敢喘。

  半個時辰後,鄭燁才拿出了從前他與大長公主的婚書,又提筆親自寫了一遍和離書。

  而後他便親自去宗嗣里將族譜上大長公主與鄭宣的名字划去。

  去了一趟禮部交還他尚公主時的婚書,又去了一趟戶部將他與大長公主和離一事公布於眾。

  「往後我與大長公主男女婚娶,各不相干。」

  作者有話說:

  明天也三更

  我估計可以正文完結了(不一定也許後天)

  然後就是番外了

  第61章 正文完結

  崇明帝知曉了鄭國公與大長公主和離一事後, 心情極為不佳,權衡之後還是將鄭國公喚進了御書房。

  話里話外都是質問他為何要和離的意思,誰知鄭燁卻只是失魂落魄地回了一句:「強扭的瓜不甜, 臣放她自由。」

  這話卻著實讓崇明帝心生不悅了起來,可說到底這是鄭國公府的家事, 他即便是皇帝也不大好插手,當下只得放他離去。

  鄭燁走後,崇明帝越想心裡越發毛, 滿朝文武他最為忌憚的就是林志手裡的兵權,如今將他召回京城來, 也不過是想藉機奪了他的兵權。

  可是若皇姐成了將軍夫人,他辦起事來便不大方便了。

  權衡之下,崇明帝便讓御前總管去林大將軍府傳旨, 說他要與大將軍商議與大長公主的婚事。

  太監離去後,崇明帝換上了便服,在暗衛的護送下去了林大將軍府。

  他早已讓人研究過林大將軍府里的布局, 幾乎是駕輕就熟地到了大長公主的屋外。

  聽到裡頭傳來大長公主熟悉的聲音, 崇明帝臉上的神色一松,讓暗衛將候在廊下的丫鬟們瞧昏後, 便大搖大擺地走了進去。

  大長公主身邊的女官認出了崇明帝,當下便嚇得趴伏在地, 只道:「奴婢參見陛下。」

  崇明帝揮了揮手,示意那女官出去,那女官踟躕地望了大長公主一眼,最後在大長公主的默許下走了出去。

  大長公主從妝奩台里拿出了那一柄鋒利的匕首, 放在袖口中, 對著崇明帝行禮道:「見過陛下。」

  崇明帝笑意漸深, 望著大長公主清麗婀娜地身形,只道:「皇姐,朕這些年思你入魔。」

  大長公主無聲地後退了一步,摸著自己床榻邊博物架上的獅頭,整個人頗有些惶恐不安。

  崇明帝嘴角的笑意又肆無忌憚了幾分,他道:「皇姐放心,今日斷不會有人來打擾我們。」

  大長公主知曉眼前這位九五之尊的為人,他是陰溝里的臭蟲,尋到空檔便要來噁心自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