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芍藥公主如此想著,便伏在裴景誠肩頭睡熟了起來,而裴景誠卻僵著身子望著頭頂的床蚊帳,久久未入眠。

  公主嫁進端陽侯府的前幾日倒還好些,只是皇后娘娘隔三差五便派個嬤嬤下來耳提面命龐氏一番,鬧得龐氏心裡不受用的很兒。

  從前蘇氏做長媳時,天還未亮之時便來給自己立規矩,服侍自己起身洗漱,三餐也隨侍在自己身側,自己不動筷她連大氣也不敢喘一聲。

  況且那蘇氏事事順著自己,還有一身管家的好手段,將這內宅管的井井有條。

  如今換成了芍藥公主做長媳,罵是不能罵一句,更別說什麼立規矩、服侍婆母了,公主免了她這個「婆母」行禮已是賢惠孝順了。

  且那皇后又煩人的很兒,話里話外都是要他們端陽侯府里的人好生侍奉芍藥公主的意思。

  龐氏心裡不忿的很兒,面上卻還要做出一團和氣的模樣,盡心盡力地奉承自己的長媳。

  怪道那些世家大族都不肯將這個芍藥公主娶回門去,實是太憋屈了些。

  儘管龐氏再不想承認,她的確是因著芍藥公主的襯托想起了蘇和靜的好。

  這日龐氏偶然得了一碟荔枝,因著今年收成不好,荔枝便比往年更精貴幾分。

  她素來喜愛吃荔枝,不過擺在堂間裡片刻。恰巧她那公主兒媳身邊的女官送了些新鮮瓜果來上房,不意瞥見那一碟荔枝,便多瞧了兩眼。

  龐氏會意,便忍痛割愛地將那疊荔枝送去了長子長媳的院裡。

  送便送去了,只是她越想越氣,當夜裡心煩氣躁得大半夜沒睡著。

  又過了幾日。

  芍藥公主旁的事都還好些,對言哥兒卻挑剔的很兒。

  龐氏對這個長孫很是疼愛,只想著芍藥公主無子,方氏如今也無暇作妖,便把言哥兒養在公主跟前,若是養出些母子情分來,言哥兒將來的前程便不愁了。

  芍藥公主起先不知為何應了下來,不過養了言哥兒幾日,便百般挑剔了起來,一會兒說言哥兒頑劣不受教,一會兒又說言哥兒不敬嫡母。

  鬧得後宅不得安定。

  而方氏則是被芍藥公主身邊的人尋了個由頭關到了偏遠去,每日只讓人送些吃食去,再翻不起什麼風浪來。

  裴景誠竟像是木頭般沒有任何異議,只任憑芍藥公主吩咐。

  龐氏越來越窩火,只是如今侯爺萬事都仰仗著太子,她再憋屈也得硬生生忍下來。

  只是言哥兒到底是她的心頭肉,龐氏未曾管方氏的死活,卻為了言哥兒去求了老太太。

  後來還是老太太出面將言哥兒養在了她房裡,又讓人送了座送子觀音去芍藥公主那兒,以期公主能早日誕下嫡子。

  這場風波才算是了結了。

  龐氏都過的這般憋屈,跟別談是色令內荏的小龐氏了,她如今和公主做了妯娌,卻實是不敢在芍藥公主跟前兒以妯娌自居。

  整個端陽侯府萬事皆捧著芍藥公主,竟像供了尊大佛一般。

  每每龐氏萬分鬱結之時,小龐氏總會去蒼雲院裡安慰排解她一番,每回都是幾乎一模一樣的話語:「母親放寬心吧,過些時日便是東宮大宴,咱們得了芍藥公主這個依仗,便也算是和東宮攀上關係了。」

  龐氏聽了這話後,果真舒心了些,她又想到自己的前兒媳蘇和靜,如今嫁了個和太子極不對盤的鄭宣,這般東宮大宴便沒資格接下名帖。

  只是天不遂人願。

  半月後的東宮大宴,端陽侯府的馬車停在了宮門口,龐氏與小龐氏剛下馬車,便瞧見蘇和靜與鄭宣兩夫妻相攜著手立在宮道外側。

  許久未見,龐氏只覺得蘇和靜豐腴了不少,面色也變得比從前紅潤有精氣神多了,且她如今被鄭小公爺緊緊地護在臂彎,二人相視間儘是旁若無人的恩愛。

  小龐氏從沒想過和離後的蘇和靜會過的這般愜意,當下便攥緊了手上的帕子,心裡一陣陣地冒起酸水。

  龐氏也冷哼了一聲,移開目光後在心裡腹誹起來:新婚燕爾,鄭小公爺如今當她是個寶,將來這母親下不了蛋,且看鄭國公府怎麼翻臉就是了。

  裴馨恬綴在最後,被丫鬟們攙扶著到了龐氏身後,烈日高照,她拿起帕子替自己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卻正好覷見宮道上的鄭宣。

  以及被他護在懷裡的蘇和靜。

  裴馨恬冷厲的眸子裡掠過幾分恨意,先是往鄭宣身上望去,最後落定在蘇和靜身上。

  東宮外頭儘是達官貴人家的馬車,龐氏知曉自己這女兒氣性大,便扯了扯她的袖子,說道:「不許胡鬧。」

  裴馨恬這才忍住了心內滔天的怒意,也忍住了想要上前往蘇和靜臉上扇幾巴掌的衝動。

  她只是立在原地,用淬了毒的目光將蘇和靜從上到下地打量了一番,隨後才對龐氏揚起了個滲人的微笑。

  「母親,你放心。」

  作者有話說:

  東宮大宴。

  這本我是打算寫到35萬字,寫婚後日常。

  摻雜一點朝堂局勢和前夫發瘋。

  但是也可以20萬完結,節奏就會快一點。

  你們喜歡哪個?

  第39章 矛盾

  芍藥公主作為太子的親妹妹自是不必在東宮門外候著, 龐氏因著得了個公主兒媳的緣故,也被東宮女官笑著先請了進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