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頁
鍾清衡遇到自己夫人時,那名可憐的女子正在逃亡的路上。
她是高嫁,當地人人都羨慕她攀了高枝,然而事實卻是,她被迫嫁給一個比自己年長三十歲的男人為妾,並且動不動就被拳打腳踢,她不堪折磨想盡辦法從那地獄一般的夫家逃離。她逃出來後遇到鍾清衡,鍾清衡聽了她的遭遇後決心要幫她,卻最終還是被官府的人找到並將她抓了回去,當時她的父親已經被她的夫君打斷了雙腿,她在堂上聲聲泣血控訴夫君的暴行,卻依舊還是被判入獄兩年。
當時的鐘清衡不過一介布衣,空有秀才之名,加之出外遊歷身上所帶銀兩並不多,即便想要幫她也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看著她入獄。而她的父親,雖然他後來幫忙照料,仍是因她夫君下手太重,沒過多久便病逝了。她在獄中肝腸寸斷,而他在外奔走試圖幫她以「義絕」之名與她夫君和離。然而官府與她夫君勾結,收下賄賂,官府不認是她夫君將她父親打死,直言兩年之後她出獄,依舊會被送回夫家。
她在獄中無比絕望,還受到了被他夫君買通的獄卒虐待,連續數日的無故虐打之後她奄奄一息被丟到了亂葬崗,至此終於看清險惡世道的鐘清衡想著至少要為這個可憐的女子收屍,趁夜前往亂葬崗,尋到她時卻意外發現她竟還有一絲微弱氣息,於是連夜將人帶走,這才保住了她的性命。
大蘅國現有與女子相關的律例,所保護的其實多是男子的利益,若想要修改這些律例甚至加添新的律例,觸及到的便是大蘅國所有男子的利益,如此,又怎可能不受到來自百姓的反對與抗拒。
對於鍾清衡所言,楚岳峙又何嘗沒有考慮到,正因為知道,所以才會想到要用天子下嫁來模糊掩蓋真正的目的。
坐在御案後方,手又下意識地握住了腰間的玉佩,楚岳峙眉心緊蹙久久不語。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想要為女子立法都是一件極難的事,從朝臣到百姓,都會遇到極大的阻力,這些他都知道,可他就是不想也不願,將這樣一個難題留給楚慎獨去解決,他希望,是自己將路鋪好,儘可能地掃清那些阻擋在前方的困難與障礙,如此,他才能放心地將帝位傳給楚慎獨。
他不是不相信自己和司淵渟教出來的孩子,也不是認為楚慎獨沒有足夠的能力承擔重任,只是身為一國之帝,他想要完成自己的理想,而身為楚慎獨的父皇,他也想為自己的皇兒鋪平道路。
第156章 不計毀譽
這些年,身為大蘅國的皇帝,楚岳峙並未再禁錮過百姓們的思想,這麼多年來他甚至極為鼓勵百姓說出心中之言,力求百姓之聲可上達天聽。
百姓固然無法從治理國家的角度考量得那般全面,但百姓所言,大多都是百姓所需。
讓百姓的思想得到解放,逐步讓百姓的接受度與包容度變高,這中間花費了十年;之後設立女子學堂,讓女子也有接受教育的資格,儘可能淡化世俗對女子的固有看法與定義,在潛移默化中令女子得到比過去多一點的尊重,這一漫長過程又花費了十年。
如今,已是他在位的最後幾年,在大蘅國的律例中加入保護女子的條規,將會是他最後想要推動成功的改革。
身為皇帝,看似在萬人之上,但實際上他所受到的掣肘比任何人都更多,因為他有太多要顧慮的事。
律例的修正永遠都是滯後的,因為新的律例一旦制定,就不能再輕易推翻修改,否則朝令夕改將失信於民;並且,新律例制定後,同樣也需要交由時間去驗證可行與否,該如何完善。
「唐尚書在前些年曾再次請旨,對官員考課進行完善。」楚岳峙在漫長的沉默後,再用手碰觸御案上那杯茶水時,杯身已經不再溫熱,他沒有端起茶杯,只是和緩地說道:「他提出,要將對禮法的修正納入官員的考課中,即官員的各項考核中,應當有一項,是對於禮法在實際情況中的修訂完善內容。你們這些年,也經歷了多次的考課,想必也明白,朕是為何准了唐尚書後來再添加的這項對官員考課的改制。」
長久以來,歷朝歷代所採用的,都是禮法並施之道,因此無論如何改革,又或是如何推行新政,永遠都繞不開禮教;更重要的一點,禮教乃是千年傳統,三綱五常更是立國之根本,法出自於禮,又豈能完全無視禮而立法?
「陛下,您現在所言及的,恰恰就是要推翻禮教,而這,無論在何人看來,都是對整個宗法家族制度甚至是你身為皇帝所掌控的統治制度的否定。」江晟又如何能不明白楚岳峙的苦心,然而他們所面臨的是對千年禮制的挑戰。
周公所制定的禮樂之制,目的之一便是要維護鞏固社會等級,而儒家思想更是禮樂之制的最堅決的維護者,外儒內法是默認的規則。
楚岳峙能坐在帝位上,依靠的也是這個森嚴的等級制度。
皇權至上,皇室之下則是官宦貴族,之後士、農、工、商層層往下,最下層的是為賤籍的賤民,這是不可逾越更不可推翻的制度,一旦推翻,整個國家的統治都會隨之崩塌陷入混亂。
「朕,知道。」楚岳峙的話語聲極沉,他一直都知道自己所推崇提倡的,其實有違他所依靠的這個制度,他能穩重帝位,一部分是百姓,但另一部分卻是禮教之下這個無比堅固,哪怕朝代更迭也不曾被撼動的制度。
她是高嫁,當地人人都羨慕她攀了高枝,然而事實卻是,她被迫嫁給一個比自己年長三十歲的男人為妾,並且動不動就被拳打腳踢,她不堪折磨想盡辦法從那地獄一般的夫家逃離。她逃出來後遇到鍾清衡,鍾清衡聽了她的遭遇後決心要幫她,卻最終還是被官府的人找到並將她抓了回去,當時她的父親已經被她的夫君打斷了雙腿,她在堂上聲聲泣血控訴夫君的暴行,卻依舊還是被判入獄兩年。
當時的鐘清衡不過一介布衣,空有秀才之名,加之出外遊歷身上所帶銀兩並不多,即便想要幫她也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看著她入獄。而她的父親,雖然他後來幫忙照料,仍是因她夫君下手太重,沒過多久便病逝了。她在獄中肝腸寸斷,而他在外奔走試圖幫她以「義絕」之名與她夫君和離。然而官府與她夫君勾結,收下賄賂,官府不認是她夫君將她父親打死,直言兩年之後她出獄,依舊會被送回夫家。
她在獄中無比絕望,還受到了被他夫君買通的獄卒虐待,連續數日的無故虐打之後她奄奄一息被丟到了亂葬崗,至此終於看清險惡世道的鐘清衡想著至少要為這個可憐的女子收屍,趁夜前往亂葬崗,尋到她時卻意外發現她竟還有一絲微弱氣息,於是連夜將人帶走,這才保住了她的性命。
大蘅國現有與女子相關的律例,所保護的其實多是男子的利益,若想要修改這些律例甚至加添新的律例,觸及到的便是大蘅國所有男子的利益,如此,又怎可能不受到來自百姓的反對與抗拒。
對於鍾清衡所言,楚岳峙又何嘗沒有考慮到,正因為知道,所以才會想到要用天子下嫁來模糊掩蓋真正的目的。
坐在御案後方,手又下意識地握住了腰間的玉佩,楚岳峙眉心緊蹙久久不語。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想要為女子立法都是一件極難的事,從朝臣到百姓,都會遇到極大的阻力,這些他都知道,可他就是不想也不願,將這樣一個難題留給楚慎獨去解決,他希望,是自己將路鋪好,儘可能地掃清那些阻擋在前方的困難與障礙,如此,他才能放心地將帝位傳給楚慎獨。
他不是不相信自己和司淵渟教出來的孩子,也不是認為楚慎獨沒有足夠的能力承擔重任,只是身為一國之帝,他想要完成自己的理想,而身為楚慎獨的父皇,他也想為自己的皇兒鋪平道路。
第156章 不計毀譽
這些年,身為大蘅國的皇帝,楚岳峙並未再禁錮過百姓們的思想,這麼多年來他甚至極為鼓勵百姓說出心中之言,力求百姓之聲可上達天聽。
百姓固然無法從治理國家的角度考量得那般全面,但百姓所言,大多都是百姓所需。
讓百姓的思想得到解放,逐步讓百姓的接受度與包容度變高,這中間花費了十年;之後設立女子學堂,讓女子也有接受教育的資格,儘可能淡化世俗對女子的固有看法與定義,在潛移默化中令女子得到比過去多一點的尊重,這一漫長過程又花費了十年。
如今,已是他在位的最後幾年,在大蘅國的律例中加入保護女子的條規,將會是他最後想要推動成功的改革。
身為皇帝,看似在萬人之上,但實際上他所受到的掣肘比任何人都更多,因為他有太多要顧慮的事。
律例的修正永遠都是滯後的,因為新的律例一旦制定,就不能再輕易推翻修改,否則朝令夕改將失信於民;並且,新律例制定後,同樣也需要交由時間去驗證可行與否,該如何完善。
「唐尚書在前些年曾再次請旨,對官員考課進行完善。」楚岳峙在漫長的沉默後,再用手碰觸御案上那杯茶水時,杯身已經不再溫熱,他沒有端起茶杯,只是和緩地說道:「他提出,要將對禮法的修正納入官員的考課中,即官員的各項考核中,應當有一項,是對於禮法在實際情況中的修訂完善內容。你們這些年,也經歷了多次的考課,想必也明白,朕是為何准了唐尚書後來再添加的這項對官員考課的改制。」
長久以來,歷朝歷代所採用的,都是禮法並施之道,因此無論如何改革,又或是如何推行新政,永遠都繞不開禮教;更重要的一點,禮教乃是千年傳統,三綱五常更是立國之根本,法出自於禮,又豈能完全無視禮而立法?
「陛下,您現在所言及的,恰恰就是要推翻禮教,而這,無論在何人看來,都是對整個宗法家族制度甚至是你身為皇帝所掌控的統治制度的否定。」江晟又如何能不明白楚岳峙的苦心,然而他們所面臨的是對千年禮制的挑戰。
周公所制定的禮樂之制,目的之一便是要維護鞏固社會等級,而儒家思想更是禮樂之制的最堅決的維護者,外儒內法是默認的規則。
楚岳峙能坐在帝位上,依靠的也是這個森嚴的等級制度。
皇權至上,皇室之下則是官宦貴族,之後士、農、工、商層層往下,最下層的是為賤籍的賤民,這是不可逾越更不可推翻的制度,一旦推翻,整個國家的統治都會隨之崩塌陷入混亂。
「朕,知道。」楚岳峙的話語聲極沉,他一直都知道自己所推崇提倡的,其實有違他所依靠的這個制度,他能穩重帝位,一部分是百姓,但另一部分卻是禮教之下這個無比堅固,哪怕朝代更迭也不曾被撼動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