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三丫滿臉羨慕,「我看姐姐姐夫,就從不拌嘴。」
紅葉嘻嘻笑,擰她的臉:「傻丫頭,你若嫁了人,頭兩年定也好的什麼似的。這人啊,一兩年、三五年看不出什麼,五年八年,十年才看出好歹。」
原來的世界,孔連捷也寵愛過她一、兩年,時間長了,新人美如花,她這舊人就成了魚眼睛,看一眼都費工夫。
三丫用力點頭,二丫卻說:「姐姐說的是掏心窩子的話,我們也不瞞姐姐:我們跟著姐姐,什麼都能學,若是去當差,月錢比姐姐身邊多些,日日忙來忙去,就是那點事,比姐姐身邊差遠了。」
是個聰明的,紅葉心想。
二丫察言觀色,拉著她衣袖央求:「好姐姐,你就再留我們兩年吧。我們在姐姐身邊,比在夫人身邊還自在。」
這並不全是恭維話:偌大一個伯爵府,只有少數得臉的丫鬟能讀書識字,算帳做針線,大多數是睜眼瞎,端茶倒水、掃院子做粗活,一輩子也出不了頭,到了年紀放出去配了子,沒了活計,五年生三胎,也就看孩子、洗衣做飯了。
紅葉想了想,便說:「這樣吧,你們再跟我兩年,到了十五歲就找個差事,說親的時候好聽些。到時候,就算我不提,你們祖母也過來討人了。」
兩個丫答應了,三丫仰著臉笑:「說不定那時候,姐姐又懷了哥兒,我們就不用走了。」
傍晚香橙來院子裡玩,愁眉苦臉的連酸梅湯都喝不下:「明日新夫人便回來了。」
一個月前,蘇氏回娘家住對月。說起來,並不是所有新娘子都能住滿一個月的,大多住個六日八日,便回夫家了,蘇氏既不是當家太太,又是做續弦的,娘家父母心疼,便留蘇氏住滿一個月。
紅葉頭也不抬地把一股薑黃色的線分成四股,叮囑說「記得,在別人面前別什麼「新啊舊啊」,只說二夫人便是。「
香橙答應了,依舊提心弔膽:「姐姐,二夫人這一回來,便管起院子裡的事,我的差事不知道能不能保住。」
如今香橙是三等丫鬟,每月有五百文錢,在府里算是體面的。
紅葉依然篤定:「你放心,兩、三年裡頭,你的差事穩穩的,再往後,走一步看一步吧。」
香橙像大人一樣嘆氣:「若是真的,自然好,我請姐姐吃麻婆子的糖炒花生。」
紅葉嬉笑,「好啊,你就等著掏錢袋吧。」
到了第二日,孔連捷早早下衙,騎馬到蘇府,拜見岳父舅兄,對岳母誇獎妻子「明理,懂事」,推杯換盞美味佳肴,暮色四合時分方接著夫人回府。
到了新院子,留在家裡的丫鬟有條不紊地端來熱茶、鮮果和點心,蘇氏帶著貼身丫鬟梳洗一番,換了家常衣裳,孔連捷叫來嫻姐兒姐弟四個,給蘇氏請安。
蘇氏把從家裡帶來的禮物分給四人,還有四盒糕點,「我母親做的糕點,回去嘗嘗,若是喜歡,下次再做。」
嫻姐兒吩咐丫鬟收下,平靜地道過謝,便帶著弟妹下去了。
夫妻相對而坐,闊別一個月,正是小別勝新婚,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越看越是含情脈脈。
蘇氏嬌聲說:「妾身走了這麼久,也不知二爺身邊的人伺候的好不好。」
孔連捷握著她的手,「你放心,在自己家裡,我還能受了委屈?倒是你,剛從你府搬到家裡,又從家裡搬回去,今天搬回來,也不知住不住得慣。」
蘇氏歡歡喜喜地,「還是夫君貼心,也不知怎麼,明明住了十幾年,冷不丁地,怎麼也睡不著了。」
這話說得親熱,帶著些曖昧,孔連捷便笑:「莫不是我不在身邊,不習慣了?」
蘇氏啐他一口,把小臉一板,「夫君總來欺我。」
正頭娘子不比丫頭小妾,別有一番端莊風情,孔連捷便笑道:「是為夫不好,娘子莫怪。」
調笑幾句,說起府里的事,蘇氏擔憂地扭著一方翠綠帕子,「回來的時候,娘還擔心,妾身年紀小,不懂事,初來乍到的,怕違了府里的規矩,叮囑妾身按照原來的例。妾身便想和二爺商量,妾身院子的事由孟媽媽管著,妾身身邊的丫鬟就在妾身身邊伺候,妾身的庫房由毛家的管著,舊院的事暫且不變,等過一陣,妾身熟悉了,再和二爺商量,看看如何調配。」
這番話說到孔連捷心坎里,連聲贊道「甚好。」又叮囑「中元節、中秋節快到了,你跟著大嫂學一學,年底事多,幫幫忙也是好的。」
蘇氏掩袖而笑:「妾身遵命。還有件事,想和二爺商量:妾身有四房陪房,暫時沒有著落,請二爺看看,安排些差事吧。」
孔連捷頓時明白了:按照慣例,女主人嫁進來,會把陪房安排在院子裡的重要位置,比如馬麗娘手下攬總的徐媽媽,小廚房的錢媽媽,和外院直接交流的一等丫鬟;現在蘇氏維持長春院舊貌,依然由馬麗娘的人管事,蘇氏帶進來的人就沒事做了。
「放心。」他大包大攬,「回頭列個單子給我,我看一看,府里用人的地方多著,活兒是干不完的。」
蘇氏起身,朝他福了福「謝過二爺」,孔連捷笑眯眯拉到自己懷裡:「謝什麼謝,說,想爺了沒有?」
蘇氏紅著臉,伏在他懷裡說了句什麼,聲音小的像蚊子叫。
第55章
裹粽子, 戴五毒香囊,掛鴨蛋絡子,過了康乾十六年的端午節, 展南屏隨著孔連驍出門公幹, 回到京城已是六月底。
紅葉嘻嘻笑,擰她的臉:「傻丫頭,你若嫁了人,頭兩年定也好的什麼似的。這人啊,一兩年、三五年看不出什麼,五年八年,十年才看出好歹。」
原來的世界,孔連捷也寵愛過她一、兩年,時間長了,新人美如花,她這舊人就成了魚眼睛,看一眼都費工夫。
三丫用力點頭,二丫卻說:「姐姐說的是掏心窩子的話,我們也不瞞姐姐:我們跟著姐姐,什麼都能學,若是去當差,月錢比姐姐身邊多些,日日忙來忙去,就是那點事,比姐姐身邊差遠了。」
是個聰明的,紅葉心想。
二丫察言觀色,拉著她衣袖央求:「好姐姐,你就再留我們兩年吧。我們在姐姐身邊,比在夫人身邊還自在。」
這並不全是恭維話:偌大一個伯爵府,只有少數得臉的丫鬟能讀書識字,算帳做針線,大多數是睜眼瞎,端茶倒水、掃院子做粗活,一輩子也出不了頭,到了年紀放出去配了子,沒了活計,五年生三胎,也就看孩子、洗衣做飯了。
紅葉想了想,便說:「這樣吧,你們再跟我兩年,到了十五歲就找個差事,說親的時候好聽些。到時候,就算我不提,你們祖母也過來討人了。」
兩個丫答應了,三丫仰著臉笑:「說不定那時候,姐姐又懷了哥兒,我們就不用走了。」
傍晚香橙來院子裡玩,愁眉苦臉的連酸梅湯都喝不下:「明日新夫人便回來了。」
一個月前,蘇氏回娘家住對月。說起來,並不是所有新娘子都能住滿一個月的,大多住個六日八日,便回夫家了,蘇氏既不是當家太太,又是做續弦的,娘家父母心疼,便留蘇氏住滿一個月。
紅葉頭也不抬地把一股薑黃色的線分成四股,叮囑說「記得,在別人面前別什麼「新啊舊啊」,只說二夫人便是。「
香橙答應了,依舊提心弔膽:「姐姐,二夫人這一回來,便管起院子裡的事,我的差事不知道能不能保住。」
如今香橙是三等丫鬟,每月有五百文錢,在府里算是體面的。
紅葉依然篤定:「你放心,兩、三年裡頭,你的差事穩穩的,再往後,走一步看一步吧。」
香橙像大人一樣嘆氣:「若是真的,自然好,我請姐姐吃麻婆子的糖炒花生。」
紅葉嬉笑,「好啊,你就等著掏錢袋吧。」
到了第二日,孔連捷早早下衙,騎馬到蘇府,拜見岳父舅兄,對岳母誇獎妻子「明理,懂事」,推杯換盞美味佳肴,暮色四合時分方接著夫人回府。
到了新院子,留在家裡的丫鬟有條不紊地端來熱茶、鮮果和點心,蘇氏帶著貼身丫鬟梳洗一番,換了家常衣裳,孔連捷叫來嫻姐兒姐弟四個,給蘇氏請安。
蘇氏把從家裡帶來的禮物分給四人,還有四盒糕點,「我母親做的糕點,回去嘗嘗,若是喜歡,下次再做。」
嫻姐兒吩咐丫鬟收下,平靜地道過謝,便帶著弟妹下去了。
夫妻相對而坐,闊別一個月,正是小別勝新婚,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越看越是含情脈脈。
蘇氏嬌聲說:「妾身走了這麼久,也不知二爺身邊的人伺候的好不好。」
孔連捷握著她的手,「你放心,在自己家裡,我還能受了委屈?倒是你,剛從你府搬到家裡,又從家裡搬回去,今天搬回來,也不知住不住得慣。」
蘇氏歡歡喜喜地,「還是夫君貼心,也不知怎麼,明明住了十幾年,冷不丁地,怎麼也睡不著了。」
這話說得親熱,帶著些曖昧,孔連捷便笑:「莫不是我不在身邊,不習慣了?」
蘇氏啐他一口,把小臉一板,「夫君總來欺我。」
正頭娘子不比丫頭小妾,別有一番端莊風情,孔連捷便笑道:「是為夫不好,娘子莫怪。」
調笑幾句,說起府里的事,蘇氏擔憂地扭著一方翠綠帕子,「回來的時候,娘還擔心,妾身年紀小,不懂事,初來乍到的,怕違了府里的規矩,叮囑妾身按照原來的例。妾身便想和二爺商量,妾身院子的事由孟媽媽管著,妾身身邊的丫鬟就在妾身身邊伺候,妾身的庫房由毛家的管著,舊院的事暫且不變,等過一陣,妾身熟悉了,再和二爺商量,看看如何調配。」
這番話說到孔連捷心坎里,連聲贊道「甚好。」又叮囑「中元節、中秋節快到了,你跟著大嫂學一學,年底事多,幫幫忙也是好的。」
蘇氏掩袖而笑:「妾身遵命。還有件事,想和二爺商量:妾身有四房陪房,暫時沒有著落,請二爺看看,安排些差事吧。」
孔連捷頓時明白了:按照慣例,女主人嫁進來,會把陪房安排在院子裡的重要位置,比如馬麗娘手下攬總的徐媽媽,小廚房的錢媽媽,和外院直接交流的一等丫鬟;現在蘇氏維持長春院舊貌,依然由馬麗娘的人管事,蘇氏帶進來的人就沒事做了。
「放心。」他大包大攬,「回頭列個單子給我,我看一看,府里用人的地方多著,活兒是干不完的。」
蘇氏起身,朝他福了福「謝過二爺」,孔連捷笑眯眯拉到自己懷裡:「謝什麼謝,說,想爺了沒有?」
蘇氏紅著臉,伏在他懷裡說了句什麼,聲音小的像蚊子叫。
第55章
裹粽子, 戴五毒香囊,掛鴨蛋絡子,過了康乾十六年的端午節, 展南屏隨著孔連驍出門公幹, 回到京城已是六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