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本是很祥和的氣氛,秋日,暖陽,整齊清爽的小院兒,幾個圍坐在杏樹下木榻上的孩子,低聲言笑。但青梅就是覺得心慌,這平和下透著詭異,而她不知詭異出自何處,擔憂不止,遂將個小初四從榻上哄了下來,將他哄進自己臥室中去玩。

  事實證明她的擔憂不是沒道理的。可怕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

  青天白日,烏鴉似的黑衣人從牆外四面八方涌了進來。青玉直接被一刀捅死,三個皇子,最大的才十二歲,背對背一人抵一面,在院中與那些黑衣人們打鬥。

  不過三個孩子而已,憑著他們每天親兄弟之間不懈打鬥,與父親相搏跤的經驗,居然整整堅持了一刻鐘,直到禁軍趕來,幾乎將所有黑衣人全滅。

  院中血流成河,屍首累累。青梅和初四悄悄躲在房中,悄悄躲在房中,直到那穿著件緋色常袍,戴幞的中年男子進門時,終於癱軟在地。

  初四伸手叫抱,喚道:“爹!”

  那男子接過初四將他抱入懷中,比初一的手略大,但同樣白淨的手指從初四眼角揩過,揩掉他的淚痕,問道:“你就是青梅?”

  青梅點頭,卻不知該說什麼,也不知該如何替自己辯言。

  這樣一個小丫頭,紅彤彤的臉,毛頭毛腦,與張君想像中完全不同。他道:“朕得謝謝你肯護全初四。”

  *

  青玉穿著她最漂亮的衣服,就躺在木榻的涼蓆上,血浸染涼蓆,凝了半席。初一一動不動,直到禁軍侍衛們上前將他架走時,眼睛仍還望著青玉。

  他與她其實相交並不深,而且今天來的時候,帶著自己畢生所積攢的金銀、錢幣等物,打算賠償自己這些天來無端的騷擾。當危險來臨時,一瞬間,他力能所及,只能保護自己的兩個弟弟,無力顧及青玉。

  她在他眼前被人殺死,就那麼躺在涼蓆上。

  路過青梅面前的時候,初一連眼皮都沒有抬,就仿佛她整個人並不存在一般。

  *

  接下來,便是無止盡的審問。此案關係重大,不但楚花匠和青梅,方緣所有的鄰居都被抓進官府。

  府尹陳安康親審,一遍又一遍,要求青梅講述她們姐妹與初一四兄弟相識的過程,以及她寫那封信的起因。當然,最終是要查明究竟是誰想害四位皇子。

  青玉已死,信成了無頭之案。青梅和父親在監獄裡熬了整整兩個月,楚花匠才三十二的人,鬚髮皆白。

  最終案情是否水落石出,真正的幕後黑手是否被抓獲,這些青梅自然不可能知道。

  整整三個月後,和著大年夜漫天紛飛的白雪,青梅父女才被釋放。

  回到家,雪滿小院,兩父女還是秋天的單衣,在門上站了許久,楚花匠抱起青梅,轉身投奔了她舅舅秦門吏。當然,從此之後,那陳屍過數百人的小院,也就從此荒置了。

  *

  大年夜,初七公主眼近已近五個月大。皇帝但凡無政事時,幾乎寸手不離的抱著她,四個哥哥連爭帶搶,團團圍著那小小一點小人兒逗樂。

  小公主果真玉面嬌顏,五個月,肉嘟嘟的小臉蛋兒,極愛笑,眼瞅著三個哥哥在面前耍寶,笑的眉眼彎彎。

  孩子們都在,又是一堂和樂的團圓夜,理該談些高興的事兒。但是四個皇子險險一起被殺,這種事情他們自己也該知道嚴重性。所以陳安康身為府尹,查清整個案件以後,也不顧大年夜,急急入宮來陳述此事。

  據他所述,初一才知道。當初自己在送青玉胭脂的時候,其實就已經留下破綻。宮中御用的印泥盒子,盒底都印有大齊宮廷御造六個小字。

  後來,恰是他母親當年所用過的一個姓王的婆子,也是前朝王爺趙盪手下的奸細,從青玉或者青梅手中得到那印泥盒子,又於暗中跟蹤,再接著住到隔壁的李姐兒家。暗自布下殺局,並以小青梅的口吻寫信,騙他們兄弟前去,準備一網撲盡。

  初一靜靜聽著這一切,爆竹聲聲,他那雙漂亮的,漆黑的眸子微垂,宮燈照著整座大殿亮如白晝,卻照不亮他眼中的陰霾。

  沒有人知道他心中在想些什麼,他原本話少,如今更是惜字如金,任憑如玉如何抱著頭撫勸,安慰,再不肯多說一言。

  直到陳安康講述到對於楚家父女流刑三千里的處理結果時,他終於起身,轉身離去。

  *

  兩個小的還傻,如今已經好了傷疤忘了疼,但初一心細,責任心重。如玉深知此事在他心中埋下深深的瘡痕,看他出殿,忙命貼身內侍們跟上,轉而問安康:“那印泥盒子,究竟是楚青梅,還是楚青玉轉手出去的?”

  拿小情郎送的胭脂出去買或者送人,都不是好姑娘該有的行事。

  安康搖頭:“那王婆逃的早,到如今還未找到人,楚青玉已死,楚青梅一言不發,所以,不知道。”

  如玉又問道:“那信了,是以誰的口吻寫的?”

  安康道:“楚青梅!”

  *

  次日,初一便要求往邊關去。

  帝後俱驚。在他們眼中,初一還不過是個小孩子。只可惜他心意已決,苦勸不止。也只能千叮嚀萬囑咐,讓幾個在邊關帶兵的叔叔帶他同去。

  待到泰元十二年的元宵節過罷,初一便急不可捺動身。

  如玉便裝出行,騎著雪雁送初一出城,也將雪雁送給初一,為他的坐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