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那個時代,沈青瀾一呼百應,他做什麼事情從不需要理由,只需要吩咐下去,便有人安排,所以那百年時間,沈青瀾獲得很舒服。

  父母一直活到了九十歲,真的到了天命,沈青瀾才任由黑白無常將人帶走。

  哥哥們弟弟們都已經垂垂老矣,甚至就連曾孫輩的也開始比沈青瀾變得更高,但是在沈家,所有孩子都知道要尊敬沈青瀾,一直到看到自己的親人們去世之後,沈青瀾帶著白虎,消失在了人世之間,只是穿越了白霧茫茫的叢林之後,來到了他既定的未來。

  是的,當出生的那一刻,沈青瀾便看到了自己的未來。

  自己這個‘神明’隕落的未來。

  所以他才會從過去來到未來,以神明的身份。

  當他出現在沈家村的人面前,所有人看到沈青瀾坐在白虎上,一襲紅錦金線,眉心一點紅痣的時候,他們便一眼認出了這是宗祠中記錄的神仙小祖宗,便第一時間跪下了。

  沈家村的人以極其虔誠的信仰將沈青瀾迎了回去,然後快速的為沈青瀾建立了獨屬於他的祠堂居住,而沈青瀾則是不習慣沈家村的人伺候,便著村長讓村人雕刻了木質的男男女女,隨後便是揮手之間,這些木頭雕刻而成的雕像就變成了人。

  他們每個都換上了沈家村人精心準備好的白色長袍,寬袍大袖,仿若仙人,只有腰間繫著紅色的紅綢為腰帶,還有一串白玉鈴鐺錘在身側,行走之間卻是毫無聲響。

  這是沈家村的人從曾經族譜記錄中看到的,小祖宗身旁跟著的人的模樣,他們在迎回了小祖宗之後,便開始給小祖宗準備衣物,當然還有小祖宗身旁這些伺候的信徒。

  在沈家的族譜記錄中,有說明小祖宗習慣的模樣,沈家村的人為了不怠慢小祖宗,可以說是付出了千萬分的努力了。

  這也是沈曦聽到的,撒豆成兵的由來。

  作為一個神明,沈青瀾隱隱約約猜測到了這本天命之書的風格,所以只要他願意,別說是撒豆成兵,就算是呼風喚雨,那也是隨手之間。

  坐在沈家村人們為他建造的祠堂中,他能夠感覺到從這些村民中傳來的信仰之力,金色的信仰不斷的從每一家每一戶緩緩的飄了過來,它們自動進入了沈青瀾的身體裡面,讓他覺得舒適又滿足。

  因為沈家人的信仰不帶有任何的貪念,他們供奉著自己的神明,卻並不會要求太多,他們只是希望神明可以好好的留在這裡,只要偶爾看他們一眼便好。

  沈青瀾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是否還有其他的神明,但是比起之前度過的百年時光,這半年多時間在沈家村無人問津的時刻,讓沈青瀾覺得很舒服。

  因為神總是會聆聽到信徒的祈禱,無論是祝福還是痛苦,你可以不回應,但是不耽誤人家說。

  在很多時候,國人的印象中神就是為了人存在的,人只要懇求了,你必須去做,不然我就要信奉其他的神明,讓你沒有信仰吃。

  人們跪在地上祈求著神明的垂憐,卻又埋怨神明為什麼不肯看他一眼。

  沈青瀾給與了沈家人機會,每個月的祭神日,便是這些沈家村人可以問他要東西的時候,他本以為沈家人會要富貴,會要更多的東西,卻沒想到,不愧是父親的後代,沈家的人十分的虔誠。

  他們會朝著沈青瀾供奉自己覺得最好的一切,然後只是求個身體安樂,不然就是曾經一些發生過的事情,他們不會貪圖太多,甚至在被神明選中之後,他們還會請求神明的開心和愉悅。

  他們無所求,只求沈青瀾能夠留在這個世界上,接受他們虔誠的供奉。

  值得說明的是,像是沈青瀾這樣存在於構造這個世界的神明,他是不需要信徒的,更是不需要信徒的供奉,只要他願意,他甚至可以活到天荒地老,世界毀滅再次重建。

  不過這樣的日子也太無趣了,沈青瀾喜歡聽這些人類的祈禱,無論是那些幸福和悲傷,都讓沈青瀾覺得自己的理智回歸了一些,並不會讓自己變成完全無情的神明。

  天色逐漸黑了下來,沈青瀾坐在祠堂的正中央,身著白袍的少年少女們們此時已經端上了沈家村百姓們供奉的飯菜,其實沈青瀾已經脫離了吃飯的情況,他完全可以不進食,但是欣賞美味一向是沈青瀾的愛好。

  看到容貌迤邐的少年少女們將飯菜一一從面前展示,沈青瀾只是多看了一眼的飯菜便被留了下來,然後放在面前的桌上,而其他的飯菜則是會被這些仿若天人的少年少女們送出門去。

  當這些少年少女們提著食盒來到了祠堂門口的時候,沈家村的不少人已經等在那裡,他們都是每日來送飯的,小祖宗會挑選自己喜歡吃的,而送過祠堂的飯菜也被認為是賜下過福澤,拿回家都是要吃掉的。

  人群里,沈曦跟父親母親站在一起,看著母親從飄然若仙的女孩兒手中拿過食盒,朝著對方屈膝行禮之後,才依依不捨的移開了目光。

  村子裡什麼時候有這麼多漂亮的孩子了?自己怎麼都不認識啊?

  而祠堂裡面,沈青瀾高坐在主位,白虎小白躺在了地上的波斯毛毯上,舒適愜意,沈青瀾拿著白玉筷子挑選自己喜歡吃的飯菜,一旁的少年少女正在伺候。

  這樣的生活沈青瀾早就已經習慣,甚至覺得很舒服。

  喜歡的菜品每一個都嘗了兩口,這是在古代的時候養成的規矩,沈家是大族,自然是對孩子有要求,除了君子六藝以及其他的教育之外,在行動上更是也需要教育,其中吃飯自然也是一樣,每道菜都是品兩次到三次,少有三次以上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