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她也不在校園閒逛了。跟這位大忙人高處長道別後,安華直接給陸主任打了電話過去。

  “陸主任,有時間嗎?”

  陸主任在上次行業聚會過後,就沒有跟安華見過面。安華這忽然給他打電話,倒是讓他有點驚訝。

  只是等他聽完安華的話後,直接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好了。

  “上次行業聚會上,你問我跟劉老闆他們幾個,有沒有把握單獨申請出口監管倉的運營權。那會兒,你是不是就知道後面我們省會有幾家跨國物流商進駐?”

  這個問題很重要。

  山海市的出口監管倉計劃就建四座。而且還不是一口氣建的那種。而競爭對手安華本來是把目光看向全國的。哪裡知道這會兒忽然冒出跨國物流商。要知道,在物流運輸以及倉儲方面,他們的經驗在這些跨國物流商面前,簡直就跟小孩子過家家一般。

  “你是從哪裡等到消息的?”陸主任聽完安華的話,就知道她肯定從其他渠道探聽到了消息。

  安華:“這事兒我也是無意中知道的。”

  “既然你聽到風聲,我也不瞞你了。這些跨國物流商是省對外貿易經濟廳那邊的工作。我也是因為涉及到本行業的緣故,被上級領導提醒了一下。”

  得到這麼一個確定的答案,安華卻輕鬆不起來。

  本來跟全國多家運輸公司競爭監管倉的運營權,就不是件簡單的事情。現在眼見著又有新的競爭對手湧入。還是不怎麼熟悉的競爭對手。這種情況下,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束手束腳起來。

  抱著這樣的心裡,她跟陸主任掛斷了電話。然後,開始跟相熟的朋友、車老闆以及她師父紀宏山都打了電話。電話的內容或多或少都跟這忽然冒出來競爭對手有關。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她終於打聽到。原來去三花省大學訪問的那個學術代表團只是打個前哨。最重要的經濟交流代表團還是後面沒過來。等到這個經濟代表團到來後,整個三花省估計會迎來新一輪外資投資熱潮。

  到時候,估摸著三花省所有經濟相關行業的格局將會迎來大變化。而最先受到衝擊的行業,將會是他們運輸行業。

  ——

  在這個學術交流團到達三花省,交流了一周後,安華就聽說了三花省對外貿易經濟廳跟兩家O洲的老牌物流公司簽訂的投資協議。對方將在三花省省城開始建立第一家華國分公司。這就意味著,整個三花省的物流運輸行業,將會迎來多方面的挑戰。

  這個消息傳到了整個省的行業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大家一方面很好奇,怎麼會有外國人跑到他們這裡來建什麼物流公司。另一方面,又擔心自家競爭不過這些外國人。

  許許多多的消息開始匯入安華這裡。不過,她已經準備好在迎接挑戰的同時,開始準備申請資料。

  第一座出口監管倉庫已經開始投建。而運營權相應的要求以及資質,已經公布了出來。

  第191章

  外來挑戰

  消息公布的時候, 安華正在南花市安全運輸公司處理工作。

  孫凱得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從山海市出發, 跑到南海市給安華送文件。

  看著手裡頭收到的文件, 安華的眉頭就沒有舒展過。

  之前已經設想過這個出口監管倉庫的門檻很高,但是安華沒有想到居然會這麼高。單單是註冊資本這一點要求,直接把他們這些公司跟車隊攔下了一大半。這還不算後面的其他硬體設施跟軟體要求。

  要真按照這份文件上的要求來篩選合作公司, 幾乎全國扒拉下來,不超過二十家。雖然他們安全運輸公司能夠得上門檻。但是安華從這份文件從,嗅出了那麼點不同尋常的氣息。

  “怎麼樣?你也覺得門檻很高對吧?”安華對面的孫凱直接問了出來。

  這份文件一出來,已經把那什麼O洲來的老外新聞給壓下去了。現在外頭滿大街都在討論這個事兒。行業內很多資深的老一輩,已經通過這份文件,解讀出來許多信息。

  “再高,咱們也得試試。”安華面上說得信心十足。實際上已經清楚, 這一次的申請, 很有可能會競爭不過其他公司。

  “聽說山海市那邊, 最近也開始有外地運輸公司過來活動了。是嗎?”凌海洋在這個時候也開始發表意見。

  雖然他主要負責南花市這一塊的業務, 但山海市那邊的發展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凌海洋這一段時間,也開始分攤部分山海市那邊的業務。

  孫凱聽到凌海洋的問話, 點點頭:“對,來了好幾家公司。也有咱們在外地的合作夥伴。”

  運輸公司在外省一般會有幾家固定的合作夥伴。主要是為了分流部分需要經歷長時間運輸的貨物壓力。而安全運輸公司在外省的合作夥伴裡面, 只有一家離得近的過來參加這次競爭。

  “別管其他先。咱們幾個這兩天把這份文件給吃透了。然後看看哪裡不夠格的, 修改修改, 爭取把申請文件做得盡善盡美。”

  “好!”

  幾人齊齊應是,大家開始行動起來,為了統一的目標而努力。

  ——

  同一時間, 山海市這邊也迎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客人。

  山海碼頭的總經理辦公室, 伍隊長正在跟到訪的高處長談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