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鄉路經過拓寬,開車的時候非常輕鬆。

  林二哥一進村後,把女兒跟侄女放下來,就把車子往工廠開。而程曉燕則是帶著孩子先回一趟家裡。

  林家老院子還是沒變樣,泥磚瓦房,煙囪升起一道道炊煙。

  兩個孩子一下車,就熟門熟路地推開虛掩的院門,往裡頭跑去。一邊跑一邊喊太爺爺、太奶奶……”

  嘰嘰喳喳地喊了一大通,程曉燕打發林啟生先把行李送到家回新屋再過來。

  新屋離老屋這裡也就半腳油門的功夫。林啟生嗖地一下,就把車子開到自家的院子前停好。

  三棟一模一樣的二層小樓,就跟小學生排隊一樣,整整齊齊地排成一排。三棟房子之間各自建有一米二的圍牆。每家相鄰的圍牆,開了個小鐵門,方便三家人互相竄門。

  平時林啟生他們夫妻周末就會帶著孩子從縣裡回來住。而林大哥跟林二哥兩家人,基本上就是住在新屋這邊的。

  程曉燕跟著孩子進了老屋,就看到林爺爺跟林奶奶坐在院子的小板凳上,在剝著豌豆。而自家兩個寶寶則是圍著兩個老人家問東西。嘴巴嘰里咕嚕動個不停,胖乎乎的小手手一會兒指著這個,一會兒拿起個豆莢,一看就是在問問題。

  “爺爺、奶奶……”

  “曉燕,回來啦!今天是不是廠里有事啊!我看你爸跟你媽都一大早就出去了。”

  程曉燕點點頭:“這幾天要開封鹹菜缸子,他們應該過去幫忙了。”

  紅星罐頭廠現在主營業務已經從鹹水桃子罐頭擴大了不少。雖然還是主營罐頭食品,但是這食品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平時桃子成熟的季節生產桃子罐頭,平時就是生產鹹菜罐頭、辣菜罐頭、醃蒜罐頭、醃小魚乾罐頭、醃蘿蔔罐頭。

  這麼多種類的罐頭,還是得益於那一年從劉嬸子口中知道的事情。

  自從知道了紅星村裡面的女同志,幾乎人人都有一手醃菜絕活後。程曉燕就安排人帶著自己的醃的菜過來工廠,找了不同年齡段的村民過來試吃。

  從幾十種不同口味的醃菜裡面,挑選了幾種味道最多人夸的作為新產品來生產。

  醃菜的生產周期短,而且取材於村里,成本方面可以降到最低。

  而因為幸運珠的滋養,整個紅星村土地長出來的農作物,味道都比外頭的要美味上三分。這就讓他們工廠的產品具備了其他工廠所沒有的優勢。

  美味蔬菜……這個優勢,奠定了紅星罐頭廠產品的獨一無二。

  自從第一批鹹菜罐頭生產出來後,一開始的顧客主要還是運輸隊的司機為主。當這些司機一個兩個對他們的鹹菜讚不絕口的時候,也就是他們的產品開始大賣的時候。

  因為市場開放了,罐頭廠的產品不再局限於給商店、供銷社供貨。只要是拿貨一箱以上的,他們來者不拒。

  於是,很多附近的小商小販就過來他們工廠拿貨。你拿一箱,我拿一箱,漸漸地,他們紅星罐頭廠的罐頭,開始在整個省里流通。偶爾還有外地過來的司機,吃過後,帶上一兩箱回家的。

  這些產品裡面,最受歡迎的,其實是最近開始賣的小魚乾罐頭。

  這些小魚乾都是從海米村,也就是程曉燕的娘家那邊批發過來的。批發過來的時候,全部都是小魚苗。這些小魚苗只是干吃的話,費時費力,不會有人吃。但是,只要把小魚乾醃製好後,裝在罐頭裡面,作為方便食品。就變得非常受人歡迎了。

  而且,特別受那些需要長期出差或者不方便自己做飯的人群。

  小魚乾價格不貴,加了油來製作,而且方便攜帶,一推出就深受好評。程曉燕自己的辦公室也放了一罐小魚乾。偶爾嘴巴饞的時候,用牙籤戳一條出來,還可以打打牙祭。

  程曉燕在這裡陪著老人家說了好一會兒話,看到春梅、夏蘭過來,就起身,準備去工廠看看你情況。

  路上,林啟生也放好了行李,走到了她的身邊。

  “大嫂那不是說鹹菜都醃好了嗎?”林啟生問道。

  “是啊!但是每次我還是得過來看看。”程曉燕說著,心裡也在盤算著是不是該讓大嫂把整個醃菜部門管理起來。

  現在的各種醃菜,是等到蔬菜大規模成熟的時候,一次性醃製的。所以,每當這個時候,基本上是整個紅星大隊的人都會過來做臨時工,幫忙清洗晾曬蔬菜的。平時,工廠還是維持在正常的二百多個職工上來。

  因為不同罐頭的生產周期不一樣,這樣可以保證工人的工作不會一時多一時少。

  目前,醃菜都是沒有一個統一的管理人,平時每次時令來的時候,是程曉燕親自過來安排的。當然,現在整個紅星罐頭廠的制度都跟剛建廠那會兒不一樣了。

  她做了廠長,管生產的是糖廠那邊退休的一個老幹部,主要是抓一抓生產方面的細節問題。而管帳已經是從外面招過來的大學生。其他的工人,都是他們村的村民。

  林大嫂這兩年也進了罐頭廠,主要做醃菜這一塊。不同的醃菜有不同的醃製要求。比如這醃蘿蔔,就要求醃製的過程中,要按時給蘿蔔加鹽、攪拌、濾水等等。

  所以,程曉燕雖然今年主要抓業務,但是也不敢現在就放手生產方面的事情。

章節目錄